冬天容易出現心臟、心血管疾病!專家曝光背後原因,1簡單動作就能養腎防寒

2024-01-21 09:30

? 人氣

養腎防寒是冬季保健的必要關鍵。(資料照/吳逸驊攝)

養腎防寒是冬季保健的必要關鍵。(資料照/吳逸驊攝)

人與自然共生在這片土地上,如果我們能了解四季的不同、食用當令的食物,將拍打融入生活之中,對養生將大有效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黃帝內經》中提到,「智者之養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四季輪迴、寒暑更替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生物適應四季變化形成的規律,也是四季養生的最大原則。

春暖花開,樹木開始紛紛萌芽,春天是萬物復甦、生機滿溢的時節,因此春季養生首重在「生」。

按著自然界的屬性,春屬木,與身體的肝相呼應,所以春天也是養肝為主的養生季節。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主疏泄在志為怒,惡抑郁而喜調達。」所以,春天少生氣是養肝的上上之策,以免氣都用來生氣,而不是生長,徒耗身體從冬天所儲存的能量。

春天適宜加強膽經及肝經的排毒

春天是人體陽氣升發的季節,是身體修復損傷的起點。維護好這份能量,身體的復原能力將會令你大吃一驚。

春天身體的陽氣發動時,很多病徵都會在這時候出現,就是氣沖病灶的現象。氣(炁)越強,衝擊越大。所以不舒服的感覺會稍微強烈一些,此時可以加強膽經及肝經的排毒。膽經從眼睛出發,經過頸部、肩膀,到身體的外側,往下延伸到大腿外側、小腿外側,這些部位都是可以好好清理的地方。適當的清理可以加速身體的排毒,減少衝擊的能量和時期,不管是陰虛還是陽虛都會有一定的幫助。

可以多吃一點綠色的蔬菜來養肝,肝主疏泄,所以也可以多吃一些辛甘的食物,像是青蔥、大蒜、香菜、韭菜、豌豆苗、山藥都不錯。肝屬木,腎屬水,肝臟要好也有需要有水液的滋潤,所以在拍膽經的同時,也可以多拍拍膀胱經,這樣可以達到水木相生的功效,身體的復原更是立竿見影。

春天也是運動的好時間,運動時間多一些,可以助長陽氣,生筋長肌的效果最好。肌肉生長得好,淋巴循環也一定會好,免疫力才會更上一層樓。在新冠疫情衝擊的年代裡,好好培養自己的陽氣,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靜心、養心是夏季養生重點

夏季養「長」,適當宣洩體內的瘀滯來帶動循環,在夏天好好排除秋冬轉涼可能的病根,是重要的養生法,所以中醫常說冬病夏治。

夏天溼氣重,在五行裡,夏屬土,身體的肉也為土,脾為土主生長。中醫概念裡的脾溼,最常發生在夏季,因為環境溼氣重,身體代謝溼的能力是相對困難的,如何能夠帶動循環,又不至於過頭,造成心火、肝火過旺。因為火過旺,人也容易變得暴躁、脾氣不好、愛生氣,所以如何靜心、養心是夏季養生的重點。

《黃帝內經》把人體的五臟六腑命名為十二官,其中心為君主之官,所謂「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心的循環要好,水很重要。身體的體液、血液都是水組成的。夏天高溫容易流汗,也容易產生電解質不平衡的問題,必須適當補充鹽分,喝進去的水才能為身體所用。鹽和水經過腎的轉化,變成身體的電解質,這才是真正身體可以用的水。

夏天也不要喝太冰的水,因為身體的體溫高,如果喝進冰冷的水會造成身體的急速冷卻,對內臟是一個衝擊,容易引起頭痛及內部器官的問題。女性更易因此引起嚴重的經痛等生殖、泌尿系統的問題。

中醫裡,心有主導的地位,心經的表經為小腸經,所以心經堵塞也會影響小腸的消化吸收。

心開竅於舌,心臟的情況可從舌頭的色澤及形體表現出來。心的功能正常,則舌紅潤柔軟、運動靈活、味覺靈敏、語言流利;氣血不足則色澤淡白、舌體胖嫩;心有瘀血則舌質暗紫色,重者有瘀斑;心火上炎則舌尖紅或生瘡。可以好好檢查一下自己的舌頭,看看心臟的狀況。

從生理學角度來看,人體血液正常狀態下的酸鹼值在 7.3到 7.4 之間,略成鹼性。夏天人體代謝旺盛,體內產生的酸性廢物(尿酸)較多,更容易造成酸性體質,引發各種病症。血液過酸,血鈣也容易增高,痛風、骨鬆等問題會跟著來。

夏季食補關鍵在於清、苦。適宜夏季養生的食材有綠豆、夏荷(蓮子、荷葉、蓮藕)、桑葉(可當夏季的茶飲)、苦瓜。中醫認為,荷葉味苦,性平,歸肝、脾、胃經,有清熱解暑、清陽、涼血止血的功效。荷葉燙熟後,做成荷葉飯是不錯的選擇。蓮子有補脾益腎養心安神作用。蓮藕開脾健胃容易消化,

具有止血化瘀的作用。 夏季是瓜果量產的季節,苦瓜是清肝解毒的好食材,苦瓜排骨湯簡單易上手,是不錯的選擇。

夏季容易燥,心情上要懂得放下,別管太寬管太多,情緒能傷的只有自己,無法放下就會傷心又傷身。

秋天可以加強肺經與大腸經的清理

秋天時節,滋陰潤肺是最重要的事。《黃帝內經》說,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意思是說,秋天氣急而生燥,燥與金氣相應,金能產生辛味,辛味能滋養肺氣,肺氣能滋養皮毛,皮毛潤澤則又能養腎,肺氣關聯於鼻。

台灣的秋天不明顯,短短一段時間,很快就轉而入冬。趁著秋高氣爽的日子,潤肺保溼,照顧好呼吸系統與皮膚,是最重要的功課。潤肺保溼的關鍵是,要讓體內有充足的電解質,同時運送能力也要好。身體的電解質需要有鹽分來保持,每天攝取足量的鹽分,才能讓體內電解質不虞匱乏。

平日多食用含有膠原蛋白的物質,可以保持皮膚光滑,提早為冬天來臨做點準備。

秋天可以加強肺經與大腸經的清理,維護呼吸道的暢通,身體的溼潤與炁的流通有相輔相成的效果。此外,膀胱經也不要忽略,讓腎水的循環更加暢順,達到保溼潤肺的效果,預防呼吸道的毛病。

養腎防寒是冬季保健的必要關鍵

在台灣,春、秋兩季逐漸減短,炎夏及寒冬變得更長。到了冬季,特別是北部,天氣越來越冷,出現心臟、心血管毛病的人也隨之增多。有些是胸悶呼吸不順,心室亂顫,坐著心跳也會飆到 160 下。

隨著的氣溫遽降身體也會做出一些改變。身體的能量不只是用於代謝、抵抗外來的病毒,也需要產生更多熱量來抵抗天氣的寒冷。在寒冷的天氣下,肌肉組織也會跟著瑟縮,使循環更不容易,導致免疫系統退步,促使更多疾病生成。所以,保暖成為冬季養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冬季養「藏」,人體能量和熱量的總來源在腎,腎水的循環好,自然就能健康。要提升腎氣,最好的辦法就是清理膀胱經。此外,泡腳能讓外來熱能回流身,每天超慢跑半小時可讓循環更加旺盛產生更多能量,達到顧腎抗寒的最佳功效。

倘若出現胸悶、呼吸不順、心室亂顫、心跳飆快等這些問題,要好好拍拍心經,前肩的大肌肉更需要好好清理。

作者介紹|林英權

國立臺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畢業,在聯詠、台積電等科技公司服務近二十年。

因長期過勞,加上飲食不定,開始出現各種亞健康狀況,肝指數爆表。因緣際會下,嘗試以經絡拍打來恢復身體的自癒力,由科學實證的角度來探究中醫經絡學,從「對病不理解」,到明白「原來這樣才會生病」,再到掌握「如何解開病的束縛」,逐漸重拾健康,逆轉衰老徵兆。

十年來他由兼職到專職分享拍毒養生,以講座及實作方式助人找回健康,參與人數已達上萬人次。著有《拍毒聖經》。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塊文化《拍毒聖經2.0:解開病的束縛,開啟不老、不痛、不生病的嶄新人生》。(原標題:Part5 四季養生之道)

責任編輯/李艾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