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產業多年,轉換跑道過去的經歷都白費了?Google總監教3招,讓你換工作無往不利

2023-12-17 09:30

? 人氣

即使現階段職涯發展不如預期,也不必感到焦慮。人生還很長,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示意圖/取自pixabay)

即使現階段職涯發展不如預期,也不必感到焦慮。人生還很長,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示意圖/取自pixabay)

編按:「在行銷部門待了五年,我該繼續留在這個部門嗎?」、「業務當了十年,現在還能換到其他部門學新的工作嗎?」、「如果現在轉換跑道,過去累積的這些經歷不都白費了嗎?」,面對轉職、職涯規劃的問題Google總監給出三點建議,幫助人人都可以成專才也能做通才。

剛進Google韓國那年,在山景城舉辦了—場年度女性領袖峰會, 對象是三百多名Google女性主管。行銷、公關、工程等各部門主管齊聚一堂,我也參與了這場盛會。第二天一大早,四位Google女性高階主管應邀上臺, 進行一場名為「與女性領袖對話」座談會。這四位都是從Google草創期就加入的高階主管,對於剛進Google的我而言,能夠聽到公司高層的分享,內心滿是期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會議進行方式是由主持人提問、來賓回答, 進行到一半時, 主持人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請問您十年後打算做什麼?請與我們分享您的職涯規劃。」

這真是有趣的問題。在當時,我也有明確的職涯規劃。因為我認為當別人提出這個問題時,如果無法侃侃而談說出自己的願景,就會被批評是個毫無計畫的草包。我滿心期待聽到她們的分享,答案卻令人出乎意料。

我的計畫就是沒有計畫?

「我沒有任何計畫耶!席拉,妳呢?」一名主管問了身旁另一位主管。

「我也沒有耶,哈哈哈!」

「我也是。」

「我也一樣!」

主持人驚訝地問:「天啊!您們四位都沒有職涯規劃嗎?」

「不是啊,就連明天會發生什麼事都不知道了,十年後的事要怎麼規劃?」

四位主管相視而笑,她們的回答,豈不是在說自己的職涯規劃就是「沒有規劃」嗎?她們卻露出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哈哈大笑著,這讓我有點不知所措。

緊接著,主持人的下一個問題是:「請問妳們當初進公司時的部門,和現在一樣嗎?」所有人的回答也都是否定的,每個人目前從事的工作,都和一開始進公司時不同。接下來的問題是:「到目前為止,一共換過幾個部門?」依照她們的回答,平均換過四、五個部門,遇過六、七位主管。其中有一名高階主管甚至表示:「當初進公司時,我很排斥進入我目前任職的部門,但現在覺得這份工作有趣極了。」

另一名主管繼續接著說:「因為Google這間公司成長迅速,就算下定決心要一直待在某個部門,但是過了一兩年後,隨著公司持續成長,可能會和其他部門合併,或基於發展考量被迫解散,都是很常見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陷入職涯規劃的僵局,就無法拓展自己的視野。被困在計畫中動彈不得,反而容易錯過許多機會。在追求快速成長和求新求變的IT產業中,即使設定計畫,仍會出現許多新的機會。因此,最好把目光放長遠,沒有計畫並不是件丟臉的事。」

我一直認為所有事情都必須按照計畫進行,她們的一席話,帶給我相當大的衝擊。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她們只是隨波逐流地活著,什麼都不做嗎?不是的,而是我想做的事情「總是」會改變,也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機會出現。因此,應該抱著開放的心態,面對一切未知的可能性。

雖然當時聽到她們沒有任何計畫,像是當頭棒喝一樣震撼,但在Google工作過十五年後,我完全可以理解她們當年說這些話的意思。因為Google一直以超驚人的速度持續成長,提供了在一般公司內無法經歷到的各種機會,出現了許多過去不存在的部門(就像我現在所待的部門一樣),多了許多過去沒有的機會。三年後要做什麼、七年後做什麼、十年後做什麼⋯⋯制定周詳的計畫和充分的準備固然重要,但隨著年紀增長,我深刻體認到對職涯抱持開放態度,相信自己的潛力,接納所有可能性,更是關鍵。

因此,不妨試著關注過去不曾出現過的工作和新興產業,靈活地制定計畫,並隨時睜大眼睛觀察,張開耳朵聆聽。尤其是職位晉升到越高的高階主管,若能不斷累積適用於各部門的知識或經驗,透過相關部門輪調,學會綜觀性思考並抱持開放的工作態度,以通力合作的方式展現成果,像這樣的專業通才,將迎來更大的機會。以我的經驗來看,以專業知識為基礎,朝通才發展,從初階攀升至高階主管後,能力會變得更強大。因此,即使現階段職涯發展不如預期,也不必感到焦慮。人生還很長,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專才vs.通才

「在行銷部門待了五年,我該繼續留在這個部門嗎?」

「業務當了十年,現在還能換到其他部門學新的工作嗎?」

「如果現在轉換跑道,過去累積的這些經歷不都白費了嗎?」

職場後輩們來找我諮詢時,最常問我這些問題。不只是在公司內進行部門輪調,當換新工作或轉換跑道時,也會猶豫到底是繼續從事原本的工作,還是趁現在換跑道比較好?會有這樣的煩惱是很正常的,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糾結不已的問題。

我工作的產業領域從手機通信業到製藥業,最後換到IT產業;待過的部門從公關部換到行銷部,最後又回到公關部。過程中,我不斷思考一件事,我究竟是要成為一個領域的專才,還是精通各個領域的通才?毫不誇張地說,我思考了這個問題長達三十年的時間。

以下是我思考過後找到的答案:第一,你必須在專業領域累積專業知識至少三到十年的時間。也就是說,要先成為專才。先把自己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到最好,鍛鍊自己的思維,去看見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嘗試別人沒試過的方法,鑽研實務知識並累積實戰經驗。同時在工作中建立自己的口碑,讓別人相信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讓對方覺得:「啊!聽露易絲的話準沒錯!」做到獲得別人信賴的程度。

測試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最少需要花三年時間。無論做任何事,在第一年內都很難確定自己表現好,究竟是因為能力好還是運氣好,或者表現不好是因為運氣不好或能力不足。在第二年時,就可以開始學以致用。若是第一年成績斐然,第二年就能試著找出更好的方法;反之,若是第一年成效不彰,就必須傾盡所學避免重蹈覆轍。在第一、二年內了解工作如何運作後,接著第三年開始擴大規模。除了擴大成效外,也必須拓展人脈和自己的視野。至少要等到第三年,目光才會更精準明確,並對自己的表現充滿自信,以客觀角度來看,必須具備相當程度的專業能力(不只是自認為,同時也要獲得他人肯定)。

第二,累積專業知識和經驗,並藉由與相關部門合作,拓展你的實戰經驗。可以透過專案和相關部門共事,或調到其他部門學習。如果是中層管理階級,除了熟悉自己的工作外,也必須了解其他部門的工作。就我個人經驗而言,當我還是中階管理者時,曾和四位好同事建立了長達二十年的友誼,我們會分享彼此的工作經驗,藉此拓展視野,這就是成為領袖的練習。曾經待過行銷和公關部門的這項經驗,成了我寶貴的資產。看待事情的角度變得更寬廣,讓我能同時顧及公關和行銷,比任何人更有效地創造出更多合作機會。當你具備某個產業的相關專業和經驗後,再以此為基礎,廣泛累積各種知識和經驗。了解產業後掌握住機會,並對公司決策提出見解,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合作關係就能更加無往不利。

第三,累積經驗後,接著就要邁向通才之路。倘若已經具備足夠的實務能力,那麼現在正是擴大格局,培養領導力的時候了。專才和通才之間的區別,不僅在於工作專業領域的多樣性。所謂的通才,是指懂得與其他部門合作,創造雙贏局面,並站在創造公司最大利益考量,具有執行能力的人。像這樣具備宏觀思維和工作態度的員工,除了自己本身的工作外,也會著眼大局,進而培養洞察力。在未來的十年後、二十年後,他們將會為自己贏來更大的機會。

透過「逆向工程」創造美好未來

如果沒有具體規劃,內心感到焦慮不安,最後也可以嘗試以下方法,利用「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打造自己的人生。逆向工程是指追蹤已經建構完成的系統,進而推導出原始文件或設計技術等資料的工程技術。這套方法也可以運用在規劃職涯道路和人生,我們要找到該領域中的最佳典範,試著了解他是如何辦到的。就像我們品嘗美味的料理時,會細細推敲這道料理用了哪些食材一樣,試著描繪出十年後自己理想中的樣貌,鉅細靡遺地列出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必須經歷哪些過程,並思考如何準備。

先問問自己:「五年後(或十年後),我想過怎樣的生活?」假設回答是:「十年後我想成為全球NGO代表,負責處理人權問題,同時致力於提升韓國身障者及性少數者人權,著手推動立法及教育活動。」

然後,再試著思考以下問題:「我是如何成為NGO代表的?過程中做了哪些努力?」回答這個問題時,要盡可能以具體方式說明。首先,必須先找出誰是最接近你想成為的領域專家,或誰是最接近你人生價值觀的榜樣,試著找出並研究他們成功的原因。像是應該學習哪些知識、要累積哪些經驗、需要具備什麼證照或語言能力、必須培養哪些人脈等。最後,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付諸實踐。以我為例,可以像這樣回答:「這一路走來,歷經了許多峰迴路轉。我在離開Google 前,加入了XYZ人權運動團體,明白NGO組織如何運作,甚至了解到我所關心的立法過程,三年後我離開公司……」

藉由像這樣的自問自答,盡可能以具體的方式回答完問題,勾勒出未來五年、十年後想成為的模樣後,就能更清楚知道如何達成目標。今日所描繪出的藍圖,將會成為明日的導航,帶領著我們充實地度過每一天。

作者介紹|鄭金慶淑

曾待過韓國摩托羅拉、韓國禮來行銷部及宣傳部,二〇〇七年加入Google Korea,擔任媒體公關主管,年資合計十二年。在步入五十歲那年,也就是二〇一九年,她決心勇闖美國矽谷,擔任Google總部全球國際媒體公關部門總監。

個性生性怯懦,比A型還要A型的她,憑著不放棄的執著和耐力,在Google內被稱為「鋼鐵女王」。在到處都是天才的Google裡,讓她撐下去的武器正是鋼鐵般的意志和體力,比誰都還要認真學習,甚至念了五間研究所;從四十歲開始,每天花三、四個小時持續不間斷地學習英文,讓她能勇於挑戰就連母語人士都難以勝任的職位。

學了七年多的大笒,還是吹不出聲音;為了戰勝恐水症,五十歲開始學游泳;持續不間斷學了劍道十四年,終於練到四段當上教練;無論如何,每到周末都堅持去爬山和背包旅行……這股熱情和能量,正是讓她在職場上能夠屹立不搖,也是她堅持下去的原動力。

在Google Korea任職期間,她運用公司提供的額外資源,推動Google新聞實驗室獎學金和K-START UP生態系補助專案,並在國內成立唯一一間LGBT青少年危機支援中心。數年來,與Google員工共同致力於推動青少年輔導專案,持續以實現社會價值為目標而努力。

以「金慶淑」這個名字活了二十九個年頭的她,母親猶如她生命中的另一半,是她相當重視的人,因此她決定在名字前冠上母親的姓氏,對外皆以「鄭金慶淑」這個名字活動。

本書是她的第一本書,在書中將能看見她一路走來堅持的人生態度與人生動力。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采實文化《Google公關總監的職場慢爬成功學:四十歲學英文、五十歲前進矽谷,突破限制,打造不倦怠的人生動力》

責任編輯/梁溶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