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很多時間在臉書上看好友的動態?研究曝玩社群軟體有這4大現象的人,越容易觸發憂鬱症

2023-09-17 09:30

? 人氣

人們不自覺地在社群媒體上尋找新奇,然而過量的投入可能產生會負面影響。(示意圖/取自pakutaso)

人們不自覺地在社群媒體上尋找新奇,然而過量的投入可能產生會負面影響。(示意圖/取自pakutaso)

從演化的觀點來看,人類需要彼此互助才能生存下來,因此我們渴望連結。網路社群媒體,例如臉書或推特等,讓大家可以不受距離限制產生緊密連結,於是吸引了非常多人投入經營社群媒體。然而,與完全不會接觸到的陌生人連結,不見得真的能透過互助而有助於生存,但人們還是深陷其中,在意這些可能我們並不瞭解或不認識的陌生人評價,就像麗恩一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社群媒體吸引人的不只是連結,還有新奇。陌生人給予的回應本身就是一種新奇的事物,社群網站的各種廣告、新聞、影片,以及手機通訊媒體傳來的簡訊,各個都是新奇事物。

大腦具有喜新厭舊、追求新奇的特性。倫敦大學學院教授尼可‧邦札克(Nico Bunzeck)與馬德堡大學教授艾蘭‧杜贊(Emrah Duzel)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技術,觀察大腦在看到新圖片這樣的新奇刺激時,大腦的「新奇中心」腹側背蓋區會發亮。他們推測,多巴胺會在此時被釋出,讓我們感到愉悅。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探索環境發現新資源、新的做事方式,或發現環境中可能危及安全的新變化,有助於我們生存,具有演化上的好處。

邦札克教授與杜贊教授同時也發現,大腦的「新奇中心」只會對全新刺激產生反應,當新刺激被注意到,變得不再新奇,就會淪為不被注意的背景雜音。接著我們因為感到無聊,就會尋求下一個新的刺激,以獲得多巴胺分泌時帶來的愉悅。這種愉悅令人上癮,獲得越多,就渴求越多 。於是,人們不自覺地耗費更多時間在社群媒體上,尋找帶來愉悅的新奇刺激。而網路與社群媒體正好可以無止盡地提供新奇資訊,這是讓麗恩難以脫離社群媒體的因素之一。而另一個吸引麗恩的是,來自他人的關注。

特莉絲坦‧稻垣(Tristen Inagaki)與娜歐蜜‧艾森柏格(Naomi Eisenberge)研究發現,當人們聽到親友們讚美自己的信件內容(例如:你是唯一關心我勝過關心自己的人),相較於不帶情緒的事實陳述(例如:你的頭髮顏色是棕色),得到的滿足愉悅,就跟吃下一球冰淇淋一樣,大腦的獎賞系統腹側紋狀體會活化。即使是陌生人給的回饋,也可以讓我們感到愉悅。當研究參與者躺在大腦掃描儀中,得知眼前螢幕中完全不認識的人願意跟他在線上聊天(即使參與者沒有意願跟對方聊天),或是聽到這些完全不曾接觸過的陌生人的稱讚,大腦腹側紋狀體也都會活化 。

大腦告訴我們,受人喜愛是件開心的事情。因為從演化的觀點來看,能夠受別人喜愛,就有機會獲得照顧,而獲得照顧,有利於存活。因此,當麗恩在社群媒體上受人讚美——即便這些人是她完全沒見過面的陌生人——大腦的獎賞系統就會啟動,讓她覺得這是件美妙、愉悅的事,進而持續追求更多人的認可,並深陷在社群媒體之中。然而,當人們花過量的時間與心力投入其中,就可能產生各種負面影響。

馬里蘭大學曾經進行一項研究,要求兩百位學生停止使用社群媒體與簡訊二十四小時。許多學生因此出現焦慮、渴望等成癮戒斷症狀的現象。美國心理學會的期刊研究也發現,許多傳簡訊的青少年也都有類似上述的症狀,另外還出現包括失眠、無法中斷活動以及為了掩蓋自己的這些行為而說謊的傾向。紐約州立大學阿爾巴尼分校的研究也得到類似的結果,該研究顯示,兩百五十三位大學生填寫的問卷中,有接近百分之十的人在使用臉書時,出現了戒斷症狀、渴求以及耐受性提高等問題。除了成癮的問題,脊骨神經醫師費斯曼(Dean Fishman)博士還注意到,許多人因為常使用手機,導致肩膀和頸背疼痛而就診。許多的研究也發現,跟想像的不同,網路上的好友越多,帶來的不見得是越多的快樂。

越多好友越憂鬱

休士頓大學研究發現,當我們在網路社群如臉書上看到同儕或同學過著充實美好的生活,而自己正好陷入低潮,會讓人覺得沮喪。而花很多時間在臉書上和別人比較的使用者,更容易因此感到憂鬱  。

奧地利茵斯布魯克大學的格雷特梅爾(Christina Sagioglou)也針對臉書使用者的情緒狀態進行研究。結果顯示,花時間使用臉書的實驗組,相較於花時間瀏覽網路但不使用社群媒體的控制組而言,更容易心情惡化。也就是說,使用者花越長時間在臉書,心情會越差,且兩者有明顯的因果關係。他們還發現,研究參與者在使用臉書時,會產生浪費時間、沒用以及沒意義的感覺,而這些感覺明顯與他們心情不好有關,因為他們原本期待使用臉書會使自己心情變好,但事實上反而更糟 。

相關的研究也發現,有11.5%的學生每天花三個小時以上瀏覽社群網站,他們憂鬱、壓力大、物質濫用、睡眠不佳、學校表現不佳且自殺率較高,相較於較少瀏覽社群網站者而言,他們使用非法藥物的機率高出84%、嘗試性行為的機率高出69%、擁有四個以上性伴侶的機率高出60%、打架的機率高出94%。

柏林大學學院的布利斯(Charlotte Rosalind Blease)總覽了臉書憂鬱症的研究後提到,使用臉書的人容易受到幾個觸發憂鬱症的因素影響,包括了「好友的人數越多」、「使用者花越多時間瀏覽朋友的動態」、「使用者瀏覽臉書動態的頻率越高」,以及「貼文內容自吹自擂成分越高」。他同時指出,臉書使用者所留下的極端負面評論也可能會導致憂鬱與低自尊。

心理學家蘇勒(John Suler)認為,相較於面對面的互動,人們在網路上的互動,會更加直接、充滿刻薄、嘲弄或攻擊性,特別是當人們匿名在網路上發表言論,這樣的效應會更加強烈,他稱之為「網路去抑制效應」。

菲利普‧金巴多(Philip Zimbardo)教授研究發現,「匿名」會讓人在實驗中,更容易對陌生的實驗參與者進行電擊以達成實驗目的。「匿名」也會使在實驗中扮演監獄獄卒的人,殘忍地虐待在實驗中扮演囚犯的人。「匿名性」容易使人將其他人不當一回事,因而出現更多攻擊與傷害性的言論與行為,而這正是網路上社群媒體每天都會發生的「酸民」與「毒舌」現象。在社群媒體上閱讀到這些訊息時,很難讓人有好心情。

因此,當麗恩花越多時間在網路社群上,不難想像,她的生活為何會過得越來越不開心。因為她過度投入社群媒體的行為,已經讓經營網路社群這件事情成為一種心靈毒物。

活在他人眼中

麗恩的生活開始失衡。她內心的蹺蹺板最初是因為與朋友疏離的焦慮而下沉,之後利用經營社群媒體的愉悅改善焦慮,但是友情的問題並沒有真正獲得解決,她與朋友間的心結並沒有解開,反而隨著時間拉長而變得更加疏遠,因此需要更多社群媒體的力量以抑制焦慮。為此,她投入更多的時間經營表象、討好他人、獲得更多稱讚來拉抬蹺蹺板下沉的一端,如此循環下,麗恩對社群媒體更加無法自拔,而原本「朋友間疏遠的問題」也淹沒在「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按讚」中,變得微不足道。

自此,社群媒體反客為主。麗恩本來是想把社群媒體當成強化友情連結的工具,最後卻反過來成了將社群媒體利用為拓展自身曝光度與吸引新人加入的工具。社群媒體利用人們對於社交連結的需要,以及對新奇刺激帶來愉悅的渴望,不斷吸引更多像麗恩這樣的人投入。

社群媒體先以「與人產生連結」為訴求來吸引人們加入,在人們加入之後,又提供大量「新奇刺激」以及「按讚得到關注感」來留住人們。個人得以在此平台上發表文章與創設社群來吸引別人觀看並按讚,滿足被關注的愉悅,而社群媒體也能夠藉此獲得個人所提供源源不絕的新奇刺激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然後將這些資料轉換為商業利益數據來賺錢。

在社群中最受關注的議題,不見得是最重要的,但可能是最新奇、最少見,或最具有煽動性的;最有人氣的人物,也不見得是最有才能的,而是最常發文提供新奇刺激、討好別人或爭議性最大的。因此,沉浸在社群媒體中太久,就很容易迷失自我認同,將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別人的眼中。

藉由在社群媒體獲得肯定、被讚美,不斷追求片段、零碎點擊數與按讚數才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人,常常會覺得孤單、不被愛,進而蒐集更多的認同來處理孤獨的問題,但問題卻反而更加嚴重。因為當我們錯認「別人的認同」才是最重要的生命核心,將無法覺察與接納自己的處境,也無法善待與愛自己。唯有認清楚孤獨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議題,不把別人當成消磨寂寞、尋求慰藉以及提升自己的工具,才有能力真正與一個人建立穩定、長遠的關係,也才能不被社群媒體當成圖利的工具,陷入成癮而不自知。

當麗恩將社群媒體上面的陌生人、按讚數當成迴避友情疏遠以及安撫自己焦慮的工具,原本的人際裂痕和自我懷疑並沒有消失,且持續在消耗她的能量,她就必須投注更多時間在網路社群上討好別人,並且不斷藉由新奇刺激來麻痺自己,最後耗竭心力。

借鏡故事的思考練習

如果發現自己沉迷在社群媒體裡不可自拔……

 ●如果最初經營社群媒體是為了與身邊的親朋好友有更緊密的連結,就需要隨時檢視,現在經營社群媒體的方式是否真的達到更緊密連結的目的,還是讓彼此變得更疏遠?

 ●想想經營社群媒體的目的,與當初投入其中的原意落差。

 ●認識與瞭解花了過量時間在社群媒體上對自己大腦和身心造成的傷害。

 ●思考目前花在社群媒體上的時間和心力,對生活的影響為何?對工作、學業、人際關係的影響為何?繼續下去會發生什麼事情?

 ●思考自己對目前的人際關係滿不滿意?對目前的人際處境有什麼樣的責任?可以做什麼來改變?

 ●想想沒有社群媒體之前的人際關係與現在的差異為何?

 ●與身邊的親友當面討論彼此關係的困境。

如果發現家人深陷在社群媒體裡……

 ●面對面與家人討論溝通社群媒體對他的重要性。

 ●當面討論、釐清社群媒體上的朋友、訊息對生活的影響。

 ●分享生活事件除了透過社群媒體外,要盡可能面對面或透過口語直接分享。

作者介紹|郭彥余

諮商心理師、輔導教師。

投入諮商實務工作多年,也長年於教育現場服務。喜歡閱讀與思考,並從中反覆沉澱與更新自己。

著有《隱喻治療:自發性隱喻的存在療癒》《同學,你只是不想太累-那些最快最簡單的方法,為什麼救不了你的學習痛苦?》以及《關係物化:那些假愛之名的需索與控制,是否真是我們想要的愛?》。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世茂心靈毒物:那些原本滋養我們的,是如何變質成了傷害

責任編輯/梁溶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