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為何大多都發生在秋冬?歷史課本沒寫的4大原因,既現實又有智慧

2023-07-22 09:41

? 人氣

古代戰爭為什麼總是發生在秋冬?(示意圖/取自imdb官網)

古代戰爭為什麼總是發生在秋冬?(示意圖/取自imdb官網)

自古以來,戰爭是一種政治延續的手段,古代的戰爭有所謂「打秋風」、「秋獵」等說法,不過,你是否有發現過,古時候的戰爭很多時候都發生在秋天?會有這樣的情況,其實和當時的文明與社會有關,主要和4大原因有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 農業文明

根據《搜狐網》報導,由於古代社會的生產力較低,因此特別重視農務的時節,一旦錯過了耕種的時機,可能就會面臨飢荒,因此春天和夏天等耕種時期就不適合打仗。

2. 兵農合一

在古代的封建制度下,大多是「兵農合一」,士兵在戰爭以外的時間,是必須耕農的,因此在春夏耕種的時期,也無法召集人們發動戰爭,直到秋天才能夠舉兵出戰,而這種習慣也一直被延續下去。

3. 儲備糧食

《孫子兵法》說:「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也就是在發動戰爭前,必須先儲備足夠的糧食,否則會自毀根基。因此經過春夏的準備後,秋天就能有充足的糧草能夠支撐作戰。另外,秋天戰爭的好處是,由於敵人也剛經歷秋收,若自己後勤糧草不足,則可以搶奪敵人的資源,同時消耗敵方的作戰能量。

4. 天氣

正所謂秋高氣爽,這樣的天氣對於士兵來說是最舒適的,相比夏天熱、冬天冷,秋天成為最利於作戰的季節。此外,天氣也影響軍事行動,因夏季常常正值雨季,易造成道路泥濘,會影響行軍作戰,而冬天則天寒地凍,同樣會對於軍事作戰導致不利的影響。

資料來源:《搜狐網》

責任編輯/林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