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罰與虐待的界線是什麼?她揭幼稚園老師的虛偽面具!打了孩子卻說:是在管教

2023-07-07 15:20

? 人氣

「我要是敲你的頭,你能夠理解並保持沉默嗎?」

如果你也沒辦法容忍、充滿憤怒的話,請試著想一想,不是只有成年的你會有此感受,孩子們也一樣。我們必須銘記,虐待事件中的重點不是「敲幾下頭」的問題,而是可以達到管教目的之溝通方式不計其數,幼兒園老師如果沒有辦法透過溝通來管教孩子,不得不說是對管教方法無知,不具備老師的資格。職業是管教孩子卻不學習管教孩子的方法,作為老師所必備的理念和資格卻不夠,如果只是為了賺錢而擔任教職,「很抱歉,你絕對不能當老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管教是教導孩子習慣或熟練的行為,其意義與教育相近。當孩子犯錯或失誤時,教師應該在冷靜與理智的狀態下,告訴孩子正確的行為以及如何改正。我們必須明白,辱罵或者使用身體暴力的行為,絕對不是管教,而是虐待。教育是針對『犯錯的行為』,虐待則是針對『犯錯的孩子』。將重點放在讓孩子了解『犯錯的行為會導致什麼結果』是教育,將重點放在『為犯錯的行為付出代價』則是『虐待』。教育給予孩子『機會』和『方法』去導正犯錯的行為,虐待只給予『恐懼』和『痛苦』。」因此,還能堅稱做出虐待行為的老師是在管教孩子嗎?

吳恩英(音譯)博士在廣播中說過的話仍記憶猶新。他強調:「即使是出於善意,父母也不應該自認為可以在控制情緒之下,以教育的方式進行體罰」,以及「從一開始就不應該使用體罰」。就像「別用花打孩子」這句話的含意,無論出自何種理由,都不應將兒童虐待正當化。現在我們必須對虐待和管教有正確的認識,即使自己的孩子沒有、當然也不應該受到虐待,我希望所有人都能關心這個議題,防止任何以管教為名的虐待再度發生。所有以管教作為保護色的虐待都必須停止。

作者介紹|金智恩

大學期間曾擔任英語教師和網絡新聞記者。兩個孩子的母親,同時經營英語補習班,因此有許多與孩子交流的機會。透過參加青年志工團體和地方性活動,以及在兒童支援機構擔任志工發現了全新的自己。對單親家庭、少年輔育院的孩子、兒童政策等兒童議題懷抱熱忱,所以時常實地走訪和參與討論來思考改善的方法。

作者真誠地希望本書能成為遏止兒童虐待的一小步。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台灣東販《當管教變成虐待:多角度剖析兒虐事件的真實樣貌,守護孩子健全成長機會的教養省思》(原標題:以管教為名的虐待─改變大眾對於虐待問題的認知)

責任編輯/梁溶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