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能力不足,先別急著離職!專家教你4解方,不怕變成同事拖油瓶

2023-06-14 15:50

? 人氣

彼得延伸法:了解直屬長官的報酬

檢視升職後的實際獎勵內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先仔細了解一下升職後的報酬,千萬不要什麼都搞不清楚,只看到棒子上掛了胡蘿蔔,就拚命往前衝。倘若你得到了這些報酬,你的生活會是什麼模樣,它們會不會激勵你爭取更多的報酬?它們是否可以帶來持久的滿足感和內心的平靜?結合你透過「彼得檔案」得到的發現,彼得延伸法可以幫助你判斷,哪個職位可以為你帶來長久的快樂與滿足,適時的拒絕升遷。

彼得開箱寶:別被與己無關的瑣事困擾

切忌隨波逐流、只知從眾。

有些人只知道遵循社會規範,完全不明白為何自己內心為何隱隱有著不滿的情緒,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苦於認同危機。

反面案例

提姆.艾得利(Tim Iddly)是個沒有主見的人,因為害怕與人起爭執,從不反駁他人意見。他買東西,看的是品牌;看電影,靠的是影評。他對老闆泰坤(Ty Kune)言聽計從,對他說的那些老掉牙的笑話,也總是賣力的捧場大笑。提姆的消費行為深受明星廣告代言的影響。但他也不想想,藝人的私生活之所以那麼混亂,正是因為他們欠缺理性判斷的能力。提姆讓社會形塑他的行為,結果卻讓自己不再能適應這個社會。

大量生產、大量廣告、大眾消費主義以及大眾流行時尚,主宰了大眾的品味,也使得個別化銷聲匿跡。每個人都應該要認清並析日益嚴重的去個人化與機械化社會的現象,然後才能拿回生活的主導權,展現自己的獨特風格。

彼得專精術:專心致志於自身擅長的領域

在自己的崗位上,追求更佳的表現,實現自我。

在階層體系中的每一個層級,都有自我實現的機會。不一定非得當上捕鼠器公司的總裁,才能造出更好的捕鼠器。說實話,一旦當上總裁,你可能根本沒空思考該如何改良產品。因此,要從過去的經驗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專注在擅長的領域上,不要盲目追求升職。

如果你是一個研究當下社會問題的大學生,你就應該運用專業知識來創造最大效益。比方說,你主修的是科學,你就能運用科學專業和實驗室的器材來測試環境採樣,然後將檢驗結果交付傳播媒體、保育人士或政治活動團體,為改善環境品質貢獻一己之力。如果你主修的是文學,就用你的寫作長才來闡述和平之美、戰爭之恐,並提出促進世界和平的具體行動方案,為和平做出貢獻。如果你主修的是心理學,你可以憑藉自己對行為矯正的知識;透過強化群眾領袖對社會公義作出的每一分努力,對社會正義做出貢獻。無論你主修的是工程、法律、教育或醫學,都可以運用所學的專業,為你所關心的議題提供解決方針。

階層升級可能會讓你離開專業領域,轉而從事你無法勝任的活動。但這並不代表你不應該參與政治活動,而是說每個學生都可以透過他在科學、人文、或藝術方面的專業知識,對社會做出貢獻。

敬業的人們在其工作崗位上發揮高度的技術與能力,是人類生活品質真正得到改善的原因。而造成個人對現狀不滿、產品與服務水準低落的原因,大多是因為有人滿心滿眼只想往上爬,不肯腳踏實地的做好手上的工作。

倘若「彼得專精術」能夠徹底落實的話,各個工作崗位上都是有才之士,屆時,每個人都能對社會做出獨特的貢獻。

作者介紹|勞倫斯‧彼得(Dr. Lawrence J. Peter)

管理學經典大師

華盛頓州立大學教育哲學博士,曾任教師、顧問、大學教授,以《彼得原理》、《彼得處方》、《彼得計畫》等著作聞名全球。
他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學者之一,「彼得原理」和「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並稱為20世紀西方文化中最傑出的三大發現。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樂金文化《彼得處方:《彼得原理》作者送給百萬讀者的終極職場解方》(原標題:拒當職場害蟲!優秀人才如何讓自己持續發揮才能、避免「晚節不保」?《彼得原理》作者提供4處方,確保職場能力圈所在!)

責任編輯/李艾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