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癌症患者差點拿掉子宮,多吃1類蔬菜,半年後癌細胞全消失!名醫曝光5種必吃防癌聖品

2023-04-10 14:50

? 人氣

癌症雖已不算絕症,但在過程中需面臨的治療時間與其併發症,仍舊是重要的健康課題。(示意圖/取自freepik)

癌症雖已不算絕症,但在過程中需面臨的治療時間與其併發症,仍舊是重要的健康課題。(示意圖/取自freepik)

衛福部公布的110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惡性腫瘤)已連續40年成為第一名,去年更奪走台灣人5萬餘條生命。癌症雖已不算絕症,但在過程中需面臨的治療時間與其併發症,仍舊是重要的健康課題。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在由謝哲青、路怡珍主持的《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揭開「防癌到底該吃些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0種症狀恐是癌症前兆

劉博仁表示,常見的罹癌前兆包括「體重莫名減輕」、「耳朵莫名痛不停」、「一直食慾不振,噁心想吐」、「身體長出不明原因的腫塊」、「聲音突變沙啞」、「傷口久不癒合」、「大小便不正常出血」、「皮膚發癢找不出原因」、「痣發生明顯變化」以及「更年期後陰道出血」。

劉博仁分析,當自己發現體重莫名減輕時,先別高興得太早,「因為身體可能出問題」。他說,變瘦並非完全是癌症的前兆,但高機率有些內臟的疾病。劉博仁分享,之前有個案例是,一病患變瘦時稱自己容易倦怠、食慾不振,懷疑是不是營養不良,「兩個月內瘦了7、8公斤」後來一照超音波才發現胰臟有異物,且CA19-9(人類大腸癌細胞株中發現的一種抗原,大腸癌或胰臟癌、膽管癌均會高度表現CA19-9)不斷往上跑,劉博仁驚覺不妙,安排該病患至大醫院做斷層,「結果發現胰臟癌,而且居然肝臟也轉移。」

劉博仁指出,像這種內臟的腫瘤來講,會導致我們吃得不是很好、吸收不好、體重下降等,所以需特別小心。他也說,若莫名的感覺自己胃口不好,高機率是消化系統出問題,包含食道、胃、大腸,乃至肝、膽與胰臟等;而針對「體重莫名減輕」有何標準,劉博仁提及,三個月內若體重減輕原來體重的5%,就要當心了。

此外,「聲音沙啞」也是大眾常見的毛病之一,劉博仁解釋,聲帶為兩個肌肉,而聲帶可能因為唱歌或吸菸、酗酒、胃酸逆流等導致磨損。「如果我的聲帶運動,有一邊聲帶不動,會造成聲音較特殊的沙啞,這種沙啞類似氣音,就要注意可能是甲狀腺癌或肺腺癌。」不過,劉博仁也說,不是沙啞就是癌症,還是要請醫生檢查確認。

針對「皮膚發癢找不出原因」,劉博仁表示,若是全身性的皮膚發癢,就要注意一下,而這種發癢不像蕁麻疹一塊一塊的「風疹塊」,而是慢性的癢、東抓西抓的,很可能是肝臟或膽囊出問題,比如膽汁排泄出狀況,所以膽紅素會偏高,進而刺激皮膚發癢;若皮膚異常發癢合併食慾不佳、體重下降等現象,就要立即就醫。

吃什麼癌細胞會消失?醫公開5大防癌聖品

1.十字花科蔬菜

像花椰菜、高麗菜、大小白菜與青江菜等,它們內含特殊的營養素,像異硫氰酸鹽,好處為幫助肝臟解毒,多數人平常吸收太多塑化劑與環境荷爾蒙,這些都會致癌,若肝臟解毒力強,塑化劑等有害物質代謝會快一點點,「加上多喝水,排毒機制就會非常強。」至於烹煮方式,劉博仁建議以水煮、蒸、加水炒(油水炒)或小火慢燉為主。

劉博仁醫師表示,曾有一位罹患子宮內膜癌早期年約30歲的病患,有醫師建議該位女患者要拿掉子宮。劉博仁醫師和該為病患說,按照西醫的理論應該是要拿掉子宮,不過該位未婚的患者覺得不行拿掉,因此劉醫師建議他改善生活習慣,像是不熬夜、多運動、多喝水、多吃「十字花科蔬菜」,再加上醫師搭配抗癌營養素的治療,過了半年後該位女患者的切片報告結果已沒有癌細胞。

不過,還是要提醒一下大家,每位患者的情況不一定相同,應與醫師討論治療對策,並改善飲食與作息,才能找到更適合每位患者的治療方式。

2.大蒜或薑黃

劉博仁分享,大蒜裡面的大蒜素與大蒜烯,它們除了能抗菌,也對於細胞中DNA的保護、預防細胞DNA鏈結的斷裂是有好處的,「所以以前有研究稱常吃大蒜的人,大腸內的息肉比較少,大腸癌發生的機率會降低很多;甚至有研究認為,大蒜對於幽門桿菌的抑制是有某種程度的效果。」

3.菇類

近來有研究發現,常吃菇的女生,可以降低60%至70%的乳癌。劉博仁表示,菇內含多醣體,多醣體是一種葡萄糖聚合物,可以促進人體腸子旁邊的所有淋巴結活化,去幫你抗癌;另外,菇裡面還有維生素D2,叫做麥角固醇,在身體裡會轉換成我們需要的D。

4.中小型的海魚

劉博仁指出,它裡面的EPA(二十碳五烯酸)與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對人體來說可抗發炎與抗腫瘤,「尤其是EPA,對腫瘤預防是有根據的。」至於該怎麼「挑魚」,劉博仁說,國內有醫學中心做過研究,若長期吃大型魚(旗魚、鮪魚、鯊魚、圓鱈等),容易汞中毒;此外,劉博仁提及,有一種小型魚叫馬頭魚,它的mercury汞很高,在美國FDA是blue,就是警告孕婦不要吃。

相較於大型魚,鮭魚、鯖魚、秋刀魚與竹筴魚等中小型的海魚,是比較安全的;淡水魚來講,它EPA與DHA比較少,所以多食用對抗癌也是有幫助的。

5.好油脂

目前對人體最健康的為Omega3與Omega9,劉博仁進一步解釋,像是苦茶油、橄欖油、酪梨油或所有玄米油這一類的裡面皆富含Omega9這種油酸,苦茶油有助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抗癌的部分,Omega3脂肪酸(就是EPA與DHA),魚的話就補充點魚油,「吃素的人也可選擇偏素食的Omega3,像是紫蘇油、亞麻仁籽油等,稱做ALA,效果雖不像魚的EPA與DHA來得好,但多少補充的話,它還是會轉變到EPA及DHA,具有某種程度抗發炎的功能。」此外,若要選出真正的「好油」,來避免肺癌,需注意以下三點「暗色玻璃瓶裝」、「冷壓榨取完整保留營養素」以及「注意發煙點」。

多吃水果、蔬菜汁可以防癌抗癌嗎?

三大癌症迷思中,第一個為「水果、蔬菜汁可以防癌抗癌?」劉博仁直言,需打上問號。以蔬菜為例,裡面纖維質非常高,效果極佳,水果也不錯但缺點為糖度太高,「多蔬少果」就是希望避開糖。若把水果打成汁,它的升糖指數會變高,增加肥胖與心臟疾病的風險。所以飲用水果汁、蔬菜汁並不能說可以防癌抗癌,但是對身體有幫助,且要謹記一原則「儘量吃原型的食物」;蔬菜的部分,煮熟的蔬菜一碗約兩份,一天三餐至少六份。

第二個迷思為「少吃飯能餓死癌細胞?」劉博仁表示,少吃飯可以減重,但完全無法餓死癌細胞,他說,有一種飲食法為生酮飲食,就是把碳水從原來的50%到60%,降到5%,屬非常嚴格的生酮,逼著你的細胞不去利用葡萄糖,是用油脂,那相對餓死癌細胞「可以說得通」;但若不吃飯,可是我一樣吃水果,這樣碳水加起來還是超過很多,所以並不能說少吃飯就能餓死癌細胞,但少吃飯少吃澱粉確實可以變瘦,「且它會讓人體內胰島素阻抗下降,這就是所謂的減糖飲食。」至於最後一個迷思「抗發炎吃藥比吃食物有效?」劉博仁指出,從抗發炎的食物來吃一定對身體比較好。

抗癌必備3類食材

1.好的蛋白質

劉博仁說明,白肉蛋白與植物蛋白都是好的蛋白質,對抗癌有幫助;

2.好油

如上述所言,人體內約70%由水分組成,而剩下的30%有一半是由油所構成,所以吃好油很重要,Omega9與Omega3皆屬好油,「但你如果常常外食吃太多,外面店家多半是使用調和油或沙拉油,這都Omega6很強的,非常容易促進發炎。」

3.營養素補充

劉博仁推薦,益生菌是一定要吃的,因為其已被證明功能不光只是抗過敏,甚至對化療、放療及做標靶藥物等皆有輔助的效果,所以益生菌從腸道的黏膜調整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魚油、鋅、維生素C與維生素D3都有抗癌的幫助,而「硒」這個元素是在肝臟一個解毒酵素稱「谷胱肝肽」裡是一個重要因子,它對於像乳癌以及甲狀腺癌、大腸癌的預防都有幫助,而該元素在大蒜、堅果裡有很多

責任編輯/梁溶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