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絕對不是抗壓性不夠,才會容易想不開!陪病7年的她,道出多數人誤解的3大真相

2022-11-22 18:10
造成憂鬱症的原因非常多,會因每個人的性格與歷程,呈現的方式不能一概而論。(示意圖/取自PAKUTASO)
造成憂鬱症的原因非常多,會因每個人的性格與歷程,呈現的方式不能一概而論。(示意圖/取自PAKUTASO)

「憂鬱症的人都是因為抗壓性不夠,所以才會因為這點挫折就想不開。」在遇到憂鬱伴侶之前,偶爾會聽見親友或同事提出對於憂鬱症的見解。

當時的我並沒有特別的想法,只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歷程或罩門,對不同的人事物有程度不一的敏感反應,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跟憂不憂鬱有什麼關係嗎?

與伴侶相處6、7年的我,近期偶然間再次聽到「憂鬱症是因為抗壓性不夠」的見解。長期地向伴侶提問與對話,讓我學習不少,這次我有意識地聽出了別人言語中的個人投射。

由感而發的本篇,記錄了「伴侶的憂鬱傾向,是否真的與抗壓性太低有關?」的觀察,期望提供一點靈感給需要的陪伴者,接下來將進入我粗淺的3點分享:

1. 伴侶挫折時的想法

伴侶一次工作後回家,神情木然且不發一語,這是一次低潮來襲。在沈默許久後,我們開始對話,她大致描述了事情的經過,我仔細傾聽著伴侶在意的地方。

伴侶認為自己在與他人互動時,應該要表現得更好。「還可以這麼說」、「我應該這樣反應會比較好」事後不斷檢討自己的言行舉止,認為自己的表現很失敗、很不討喜、很無趣,因此陷入了情緒的漩渦之中。

「那是什麼感覺呢?覺得自己很失敗、很不討喜或無趣?」我問。

「我不喜歡自己今天的表現,覺得很挫折。我就是有想要的樣子!但我當下反應不過來,我知道我應該要表現得好。」伴侶回答。

2. 我捕捉到的含義

上面這段再普通不過的對話,我想連結並回應到「抗壓性低」的見解上。

不知道是不是我腦補了,我認為伴侶的回應是積極的,暫且不論想要「更好」是出於什麼因素(想得到他人認可或想做完美的自己)。

總之,我並沒有在伴侶身上感覺到想放棄抵抗、被壓在地面上摩擦的被動軟弱感,也就是提出「抗壓性低」的人,語調上想呈現的那種消極退縮的風向。

正因為聽出了她在追求著更好、更符合自己或他人理想的模樣,讓我明白了真正壓垮她的不是脆弱退縮的念頭,而是腦氣自己不能夠「更好」的這份自我否定。

3. 憂鬱症是因為抗壓性不夠嗎?

在伴侶的例子中,我認為不是。

前面提到,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歷程,也有各自的敏感帶(內心的地雷),因此不需要特地將憂鬱聯想到抗壓性夠不夠的面向上。

透過實際提問與伴侶的回覆,我認為憂鬱症不全然是「抗壓性低」能概括的。撇除生理性因素,在心理方面產生挫折與情緒的動力,並非只單因被他人、外境傷害,才會感到難受與痛苦。更多的時候是因為對自己的要求過高而無法放過自己,才會深陷在無法釋懷的糾結之中。

或許每個人對「抗壓性」的定義不同,但有鑒於目前遇過提出這番見解之人,後釋的語意和補充的想法,不難發現言論大都圍繞在符合他們個人的邏輯裡。他們認為:只有心智不夠堅強、玻璃心的人,才會因為遇到小挫折而走不出來。如果抗壓性很高,就不會在意這種小事。

每種說法都各有立場、皆有道理。「抗壓性」本身也是中性的詞彙,在此並非要評判誰對誰錯,只期望透過一個故事、一段想法,提出相處上理解與共融的可能。

總結

之於我而言,待人處事最基礎的友善,也包含了不輕易對他人下評斷。

任何事情的起因或許都不是單一的,若只是為了讓事情符合自己邏輯,並且擅自以片面的見解評論他人,我想不僅對有憂鬱症狀、憂鬱傾向的人有失理解,以此對待沒有憂鬱困擾的人也只是非常狹隘且平面的認識。

憂鬱傾向會因每個人的性格與歷程,呈現的方式不能一概而論,當然,適合的陪伴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我與伴侶的相處方式可能是誤打誤撞,也可能是真的歸整出了讓某些情境能夠有效溝通的方法。只期望能夠提供需要的人一點靈感,祝您平安。

作者介紹|閒人 Kuiza

喜歡對話、強留一些小事的閒人。紀錄伴侶的憂鬱時刻、一起直面個人極限與突破的過程。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

透過提問理解他人觀點,認為事情是中性的,直至當事人賦予其意義為止|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方格子(原標題:陪伴憂鬱伴侶:「抗壓性低」才會得憂鬱症?) (相關報導: 艾成長期憂鬱症,身邊親友為何不帶他看醫生?重鬱患者揭背後痛苦真相,不是吃個藥就沒事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林俐

 
更多文章
朋友發喜帖都有出席!準新娘嘆自己辦婚禮卻沒人要來,過來人點出關鍵原因
大賣場乾淨方便,為何傳統菜市場不會沒落?內行人揭4大關鍵優勢,量販店、網購無法取代
為何平常不想買手搖杯,旅行卻捨得花100買飲料?打破心理帳戶陷阱,投資自己才是王道
每月房貸破百萬元!大S、汪小菲當年買下的豪宅究竟何方神聖?實價登錄全揭露
台電帳單「本期碳排量」是什麼?專家一席話,道出一度電產生多少二氧化碳的秘密
桃園市社會住宅好夥伴購物節 加碼好禮滿額消費送
它有望崛起成下一個亞洲大國!《經濟學人》:全球權力平衡甚至可能改變
高雄房子賣不動,房價卻不斷創新高!台積電利多消退,買賣雙方進入拉鋸戰
體內濕氣重無法代謝,皮膚紅疹、乾癢容易反覆發作!中醫師曝NG飲食習慣,想改善一定要戒掉
北市老房子攝影徵件活動頒獎 活動特展邀你凝視臺北城市風情
花蓮縣府攜手畜牧農友 爭取中央經費建立現代化生產模式
今迎小雪節氣!晚間變天連濕3日,選舉投票日天氣出爐
凍卵已是現代女性人生規劃的顯學 專家籲即早規劃生機無限
營造友善公廁環境 雲縣府舉辦抽獎活動並邀企業認養
震後觀光復甦 花蓮縣政府千萬旅遊補助24日截止
花蓮創生團隊Meet Taipei發光 縣府成功媒合企業投資
華爾街日報》Google與蘋果的下一場大戰:控制你的汽車
2022「小雪」節氣不宜飲酒、緊閉窗門!民俗專家曝6大禁忌要注意,沒做好小心健康出問題
慘!印尼西爪哇發生大地震,逾160人罹難、數百人受傷、1萬3000人疏散
中國想用人民幣買石油?郭正亮舉2前例:政權都被推翻,美國絕對不容許
美國晶片禁令被挑戰?荷蘭不想照單全收 郭正亮:對日、韓將出現困境
台灣只是經濟體,不能加入CPTPP?郭正亮分析澳洲總理故意話中有話
「高虹安若當選是教科書等級例子!」黃揚明:所有媒體人的思考都會變
中國經濟陷入困境?如何脫困?BBC邀四位專家深入分析
通膨終點將至!9張關鍵圖表,透露我們即將告別通膨惡夢的時機點
風評:呱吉真心話大冒險,揭穿黑道治國的真相
趙春山觀點:「岸習會」,日本憂「台灣有事」
闕志克觀點:美國中間選民如何擊退川普亂流
公孫策專欄: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政警黑一家親
汪志雄觀點:衛福部除了沾惹桃花畫唬爛,還能幹啥?
金融熱議》金童?還是騙徒?幣圈界的FTX「雷曼風暴」,不是因景氣急凍,而是一場100億的詐騙行為?
朱淑娟專欄:高雄空汙誰在乎?誰能救?
閻紀宇專欄:川普確定參戰2024,拜登也會撩落去嗎?
觀點投書:「抱歉了蔡總統」─年輕人放棄民進黨的三個原因
觀點投書:政治泥巴仗,道德虛無主義的沃土
胡又天專欄:和台灣社會神經搭錯線的柯賜海─走了!
觀點投書:找到民進黨的大秘寶
觀點投書:法務部第3度淪為政治打手
觀點投書:對原住民來說,曹興誠也是「中國」
觀點投書:尋人突圍與展望─北市原民議員候選人的都會叢林選戰
相隔十年,在后里陋巷裡的法式餐廳訪舊友:《時空旅人》選摘(3)
青年儲蓄帳戶執行率最高僅3成 為何高中職畢業生對「職場體驗」卻步?
2022小雪節氣不宜肉食、飲酒!民俗專家曝6大禁忌,沒做好小心健康出問題
2022小雪節氣到!命理專家曝3生肖財氣旺,第一名偏財運強、第三名想換工作跑道正對時
認真做事若被分票等於是懲罰!林智鴻、趙天麟 呼籲將選票投給孩子未來
馬英九、連勝文南下搶救李雅靜 籲集中選票力挺
林志誠競選影片感性出擊 呼籲讓年輕進議會來拚
年末聚會必備 三澧企業「人氣耶誕蛋糕」限量開賣
「林耕仁中計成綠營打手」國民黨竹市副議長余邦彥高喊:市長票投能下架民進黨的高虹安
「陳時中背後有民進黨最邪惡派系」 呱吉自爆「唯一選擇」的痛苦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