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和台灣沒有深交卻大膽挺台?立陶宛人的勇敢,要從30年前為了自由上街擋坦克說起

2022-10-30 10:00

? 人氣

想要讀立陶宛文、保存自己的文化,就得依靠走私書的人鋌而走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親友的聯繫,也被審查,甚至中斷。二〇二二年初,立陶宛郵局發布新聞,他們在整修舊建築時,發現了一批日期遠在五十年前被寄出、卻未曾被收到的信。這些信都已被開啟,信封跟信紙被分開放置。在當時,寫信是唯一可以跟親友聯繫的方式,立陶宛人藉此交代家人的近況,分享生活與感懷,還有一些信是要寄到海外的家書,全都被蘇聯拆開、過濾、擋了下來。工作人員努力依著信封與信件上的字跡等線索配對,重新組裝它們,試圖將這些信重新寄達當時的地址,但也不敢抱厚望。因為五十年來,有多少街名改了、建築拆了又重建、人們搬家或離世?半個世紀前無法寄達的喜怒哀樂,以及引領企盼、擔心親友的收信心情,早在當時都化做時代的眼淚。

數十萬人上街擋坦克、爭自由

蘇聯一直打壓、禁止立陶宛人集會抗議,但立陶宛的這股氣卻愈挫愈勇。一九八八年六月,十萬人上街支持立陶宛爭取獨立。同年八月二十三日,二十五萬人上街抗議蘇聯曾與德軍在一九三九年簽訂密約,瓜分波羅的海國家,侵吞立陶宛,應該把自由還給他們。這啟發了一九八九年的同一天,德蘇密約滿五十年時,二百萬、也就是四分之一的波羅的海三國人民|牽手串起六七五公里的人鏈,抗議德蘇史上的惡行,要求蘇聯還他們自由。

一九九〇年,立陶宛在蘇聯體制下的選舉中,追求獨立的一方勝選,通過了《立陶宛復國法案》。三月十一日,宣布獨立。

但故事還沒有完結,蘇聯當然不會輕易放手。先是經濟制裁,停止供應立陶宛能源,斬斷必要物資,甚至連熱水都沒有,要立陶宛人放棄獨立。但是立陶宛人沒有低頭。於是,等不及的蘇聯在一九九一年一月,開始出兵,還對立陶宛最高議會下達最後通牒,威脅立陶宛就範。軍隊陸續佔領立陶宛的國防部、出版中心、鐵路調度辦公室、甚至電視塔等建築,試圖破壞這個國家的運作。但換來的,是愈來愈多立陶宛人自發性地走出家門,上街圍成人牆,守護最高議會國會大樓、廣播電台、電視塔、電話局……。國會大樓旁的國家圖書館,還有醫療人員排班,就怕國會前的人們受傷。

一月十三日,蘇聯軍隊向守衛電視塔的民眾動武,殺害十三人、並導致另一人心臟病發身亡,還有七百多人受傷。這促動了更多、數萬名立陶宛人上街保衛家園,有人甚至穿越大半個國土,到維爾紐斯來,在坦克車前高歌、呼口號,加上國際聲援,遏制了蘇聯軍隊動武,也引爆更多前蘇聯國家的人們走出來,支持立陶宛。

這也正是立陶宛一月事件的由來(January Event),後來被稱為自由捍衛者日(Freedom Defenders' Day)。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