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優生跳樓!最心碎台劇拍下「乖孩子」淚水:希望媽媽看到這些傷,跟我說對不起

2018-06-11 08:00

? 人氣

更大的不幸,或許是那朋友有個讀建中又讀台大的哥哥。為了「協助」這妹妹,於蓓華說那時全家族為那朋友開了家族會議,一起公審:妳今天為什麼沒考上北一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公視提供)
茉莉死了,她的影子、她的傷痕卻仍活在台灣社會各個角落(公視提供)

「她沒有順著她哥哥的成功的定義去走,很辛苦,不斷在家庭擠壓跟壓力下,自己母親又無法理解:自己女兒為什麼不是那個成功的人?」於蓓華淡淡說著那些年的心碎。那朋友也曾經跟茉莉一樣自殘、也花了很大力氣逃離家庭,逃離家庭花了20年,才有機會回頭看看母親的無奈

為什麼那麼極端地逼迫她?那是『愛』,還是?她花很長時間才有機會同理她的母親,她不怨恨了……媽媽也有她的背景,她年輕時沒辦法受教育,所以認為唯有受教育才能讓孩子出頭──那過程,她花了20年。」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必須過動〉單元曾在金馬奇幻影展上映,於蓓華說,那朋友帶了70歲的媽媽一起去觀影,遺憾的是無法產生交流,媽媽似乎還是不懂自己當年做錯了什麼:「她問媽媽,覺得這戲好不好看?對話也就到此為止。」

「台灣好像還是沒辦法改變,成功的價值、成功的定義還是那麼單一,所以戲劇才讓人那麼傷心。」於蓓華坦言,她並不期待能用一齣戲劇來改變世界,10年前公視《危險心靈》雖是教育主題之經典,但10年來台灣社會並不是拍了《危險心靈》就能改變。儘管如此,開啟雙方對話,是今日公視拍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初衷。

遭家長批「教壞囝仔大小」 導演:我們不是要撕裂母女關係,而是希望大家正視傷口

之前公視釋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前導預告時,請演員誦讀紀伯倫〈孩子〉這首詩,意外引起兩派網友論戰。公視「青春發言人」主持人柯萱如說,當時有家長質疑:「不然是誰的孩子?」也有家長說:「等經濟獨立再來說好嗎?」紀伯倫那句「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給他們」,太多家長不明白。

「有些家長會說,你們拍這戲教壞囝仔大小,讓小孩要來革大人的命!」導演陳慧翎無奈笑著。陳慧翎坦言,自身成長過程也常因母親的歇斯底里而累積不少傷痕,但長大後試著站在母親的角度想,她不恨了:

「當我坐在媽媽那張椅子,當我變成28歲的、對我說出很可怕的話語的媽媽的時候,我突然可以理解:一個女性20歲生了我,進入陌生的家庭,婆婆對她很差 原生家庭也不理她,她只是家中7個女孩中的一個,國小畢業就去工廠工作,那樣一個傷痕累累的女孩要帶3個小孩,她怎麼辦?我選不出來!甚至我用跟我媽媽一樣的方式跟我講話──於是我就把那傷丟掉了,我知道我媽媽不是故意的,我媽媽是愛我的。

本篇文章共 2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46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