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人袖手旁觀,看著她當街慘死!多數人誤解長達50年的「旁觀者效應」,結局真相讓人超意外

2022-02-19 08:00

? 人氣

這一切只是讓凱蒂的名聲火上加油。她的故事一路擠進了前十大心理學教科書,到今日都還被眾多記者及名嘴所引用。這徹底成了一個當代寓言,寓示著大都市生活中危險至極的匿名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儘管許多教科書可能還在教旁觀者效應,但一份2011年發表的整合分析,重新闡述了緊急時刻旁觀者會做什麼。整合分析(meta-analysis,譯註:又稱元分析、後設分析)是對研究進行的研究,代表它分析了大批的其他研究。這個整合分析回顧了過去五十年最重要的一百零五項旁觀者效應研究,包括拉塔內和達利的第一個(把學生放在房間的)實驗。

這個針對研究的研究洞察到兩件事。首先:旁觀者效應存在。我們在緊急時刻會覺得自己不需介入,有時是因為覺得讓別人來掌管比較合理。有時候我們會怕做錯事,所以出於害怕受譴責而不介入。有時候我們就是不覺得哪裡有錯,因為我們也沒看到別人採取行動。

那第二件事呢?如果緊急情況威脅了生命(某人溺水或遇襲)且如果旁觀者可以彼此溝通的話(他們沒有被分隔在不同房間),那麼就會有一個「逆向」的旁觀者效應。「額外的旁觀者,」作者的文章寫道,「甚至會產生更多援助,而不是更少。」

而且不只如此。在訪問魯本談及他那段自發性救人行動的幾個月後,我和丹麥心理學家瑪麗.林德加德(Marie Lindegaard)約在阿姆斯特丹的一間小餐館見面。她邊甩掉身上雨水邊坐了下來,打開了她的筆電,在我面前放下一堆文件然後開始一番演說。

瑪麗是最早問我「為什麼我們會想出這一切錯綜複雜的實驗、問卷和訪談」的其中一位研究者。我們為什麼不直接去看真人在真實狀況下的真實影片呢?畢竟,現代城市可是塞滿了攝影機呢。

這想法很棒,瑪麗的同事如此回答,但妳永遠拿不到那些影片的。對此瑪麗回應:等著瞧。如今,瑪麗擁有一個資料庫,包含了超過一千部來自哥本哈根、開普敦、倫敦和阿姆斯特丹的影片。這些影片記錄了鬥毆、性侵和謀殺未遂事件,而她的發現在社會科學界開啟了一場小革命。

她把她的筆電朝我推過來。「你看,明天我們就要把這篇論文提交到頂尖心理學期刊去了。」

我讀著暫定的標題:你自認所知的旁觀者效應幾乎全都是錯的(Almost Everything You Think You Know About the Bystander Effect is Wrong)。

瑪麗往下滑並指著一個表格,「你再看,這裡你可以看到在百分之九十的案子裡,人都會幫助別人解決困難。

百分之九十。

現在的問題是:1964年3月13日凱蒂.吉諾維斯遇害那晚發生了什麼事?那個眾人皆知的故事有多少是真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