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民不聊生的台灣,如何創造經濟奇蹟?前經建會副主委憶當年「2大關鍵」成就輝煌紀錄

2021-12-22 10:02

? 人氣

由於以上敘述,可知在尹仲容先生主持下,不僅光復初期的重建工作完成,他推動的各項改革,在有關部會通力合作、貫徹實施,為今後30至50年經濟發展奠定基礎。故在美援於1965年6月底停止後,臺灣經濟成長率不僅未下降,而且更為提升。自1951至1965年接受美援時期,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9.1%;美援停止後的1966至1987年,提升為9.8%。1970年代,從落後的農業社會,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年尹仲容先生身兼三職,顯示最高當局對其信任與器重,但其責任重大,奮力為國,日理萬機,連生病都沒有時間看醫生,終至於1962年底百病齊發,醫藥無效,於1963年1月24日仙逝,時年61歲。當時被產業界稱尹仲容為「臺灣的歐哈德」,英年早逝,怎不令人痛惜! (歐哈德是西德經濟部長,對戰後的復興與建設做出重大貢獻,深受人民愛戴;我產業界以此稱呼尹先生,表示對其尊敬)。

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

(一)自勞力密集產業轉向重化工業為主

1972年蔣經國接任行政院長,鑒於當時經濟快速成長,基本設施建設趕不上整體經濟發展的需要,同時勞力密集產業的蓬勃發展,勞力已有不足,工資大幅上漲的壓力。於是蔣院長於1973年12月毅然宣布,自明年起於五年間完成「十項重要建設」,後人改稱為「十大建設」。

「十大建設」其中六項如中山高速公路、西部鐵路電氣化、中正國際機場......等屬交通建設,以及核能發電等,均是基本設施建設,是壯大經濟動脈、充實能源供應,為繁榮經濟與提高國民生活水準所必須。另三項為重化工業,包括一貫作業鋼鐵廠(即中鋼)、大造船廠 (中船)與石化工業,則是改善工業結構,奠定重化工業基礎的關鍵產業。

蔣院長明知基本設施建設及重化工業同時進行,大量投資與人力,必將遭遇很多困難,故他提出「今日不做,明日便後悔」的名言,表示他的堅定的意志與決心。在他的號召下,凝聚國人共識,共同努力克服一切困難,於1978至1979年先後完成。

美援時期結束,大量的美國品牌來台灣設代工工廠,RCA帶著先進的設備和嶄新的工作福利來到臺灣,然而,幾年後爆發污染情事閉廠,訴訟持續,留給臺灣不小的傷害。(圖/公視提供)
美援時期結束,大量的美國品牌來台灣設代工工廠,RCA帶著先進的設備和嶄新的工作福利來到臺灣,然而,幾年後爆發污染情事閉廠,訴訟持續,留給臺灣不小的傷害。(圖/公視提供)

(二)開創技術密集產業時代

1. 建立「積體電路」產業

當1974年初「十大建設」剛起步時,爆發石油危機,石油價格飆漲,蔣院長認為高油價將是未來長期趨勢,他推動「十大建設」中的三項重化工業,不是長久之計。於是他對行政院秘書長費驊說明他的看法,指示費驊要他對未來工業發展,想辦法做重大突破。

費驊奉示後,隨即邀請他交大同學在美國RCA公司擔任研究部主任的潘文淵博士,儘速來台,與經濟部長孫運璿、交通部長高玉樹、工研院、電信總局負責人及企業界、學術界代表聽取潘文淵建言。潘博士說他發現當時臺灣製電子計算機及電子錶的工廠如雨後春筍的興起,但該等產品所需的重要零件「積體電路 (IC)」是進口裝配,毫無技術可言。而「積體電路」是所有電子產品的核心零件,如臺灣發展「積體電路」有成,可帶動整體電子工業發展,進入技術密集產業時代。經與會人士三小時討論無人反對,孫運璿部長遂決定,全力推動「積體電路」工業發展。後選定美國RCA為合作對象,並由工業技術研究院選定約40人,分兩批赴RCA實習一年,回來後在工研院「積體電路」試驗工廠研製「三吋晶圓」成功。按照原規劃將「積體電路」製造設備及人員外移,成立民營的「聯華電子公司」(簡稱「聯電」),以便促進整體電子工業的發展。「聯電」成立後,很快研製4吋晶圓成功,且與美國RCA同步,增強政府對發展「積體電路」工業的信心與決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