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日曆翻身文創商品,進軍線上課程創千萬營收:這家新創如何做出知識經濟百變樣貌?

2021-12-22 09:49

? 人氣

攤開數據,生鮮時書今年線上課程的業績是去年5倍之多。劉俊佑表示,公司營收來源主要是實體課程、線上課程與文創商品;在過去,文創商品是金雞母,讀曆書店尤其是主角,現在線上課程正式超車,成為生鮮時書的營收、獲利主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11207-專訪生鮮時書創辦人劉俊佑。(柯承惠攝)
生鮮時書今年線上課程的業績,是去年的 5 倍。(柯承惠攝)

新創才懂新創!聯手市場龍頭打群架

特別的是,生鮮時書這次募資對象並不是找大企業等「富爸爸」,而是接受PressPlay、天使放大等「老新創」投資。劉俊佑坦言,最初也曾與大企業洽談,但他們的決策速度慢,需要層層審批,而且大公司主事者多半不懂新創,即使有資金,但無法充分提供相應的協助。剛剛與劉俊佑成為策略夥伴的PressPlay共同創辦人林鼎鈞則認為,新創彼此投資,優點在於新創企業更有彈性,也能從創業者的經驗與角度,提供被投資者更合適的建議與方向。他表示,PressPlay將積極拓展這種新的合作模式,與更多課程製作者發展策略聯盟。

「像PressPlay這類較『資深』的新創,就比較懂我們的真正需求。」劉俊佑表示,之所以選擇與PressPlay合作,是因為對方已經累積與YouTuber或明星合作的豐富經驗,產品類型更多樣,多角化經營的特性與生鮮時書很像,是個很好的學習對象。「而且PressPlay跟我們一樣都是新創,有種被資深前輩帶領一起成長的感覺。」

合作上,生鮮時書與PPA是共生關係,前者產製內容,利用後者的平台曝光課程並從中分潤;後者等於將產製課程的工作外包,而生鮮時舒將網站平台的架設與經營工作外包給PPA,雙方相輔相成。

「這種合作模式過去很少見,但未來可能會愈來愈頻繁」,言果學習創辦人鄭均祥認為,因為線上課程平台需要重金支撐營運,從影片拍攝到後製,過程需要大量設備與人力,平台若能與品質穩定的內容製作公司合作,便能以較低成本獲取更高品質的內容;至於從內容產製者的角度來看,課程完成後有大量行銷的需要,與課程平台合作,也能以較低的通路成本曝光,確實有機會互利共生。

劉俊佑指出,目前生鮮時書產製的線上課程都放在PPA平台上,並不打算放在自家網頁。「對我們來說最迫切的,是提升課程的產製能力。因為從前置、募資、拍攝到後製,製作一套課程至少要花三個月,雖然比編輯書籍的半年至一年快,但影音課程更吃人力,除了編輯企劃,還要拍攝與後製、剪輯,這些都需要練習。」

必須趕上影音趨勢,讓知識傳遞更多元

影音內容,顯然已是不可逆的趨勢。「現在小孩是在充斥影音的世界長大,更習慣看YouTube,讓他們透過文字學習反而比較辛苦。所以我們就想,該如何把好的知識,以用戶更能適應、接受的方式呈現。」劉俊佑說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

郭家宏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