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貿易戰、科技戰打到金融戰,能源轉型也不能輸?美、中減碳政策大盤點

2021-12-11 08:50

? 人氣

中國:不走大補貼路線,以降低碳排行業為主軸

身為全球最大的製造大國,也是第一碳排放的國家(約佔全球碳排放量 30%),在全球環保及永續環境意識逐漸抬頭下,中國也在加快減碳減排的步伐。2021 年 10 月 印發「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給予明確的減碳目標,訂出在 2025 年和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分別達到 20%、25% 的水準(2020 年為 15%),以及單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較 2005 年下降 65% 以上,順利達成 2030 年碳達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註:2030 年碳達峰是整體碳排放量在 2030 年前就達到高峰

與美國不同的點在於,中國主要碳排放並非來自交通運輸,而是來自「電力行業」以及「鋼鐵」,電力就佔了將近四成的碳排放,最主要原因是中國仍是以火力發電為主,其中煤炭的消耗佔比超過一半,且目前中國高爐鋼鐵的佔比仍高達 90%,因此發展再生能源對於中國在減碳這條路上是不可避免的。

註:2020 年中國每千人擁有的汽車數量僅只有 173 輛,遠低於美國的 837 輛,也是造成中國交通運輸碳排放占比較低的原因

行動方案中也提到包括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兩者的裝載容量都要在 2030 年達到 12 億千瓦以上(2020 年為 5.3 億千瓦),同時為了克服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儲能設備的投資也不可少,目標是新型儲能設備在 2030 年達到 30 萬千瓦的規模(2020 年為 3.2 萬千瓦)。

至於作為碳排第四來源的「交通運輸」,低碳運輸也被寫入了碳達峰行動方案中,除了興建綠色交通設施外,同時要推動交通運輸工具朝向低碳轉型,目標為 2030 年新增的新能源交通工具比例要達到 40% 左右。根據該項目標,並假設 2030 年中國每年乘用車銷量可達 2500 萬輛,新能源汽車就有將近 1250 萬輛的銷售量,相較於 2020 年的 136 萬銷售量有將近 10 倍的成長。

(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因應上述的碳達峰目標,中國政府部門也相繼強化新能源領域的補貼政策,中國財政部在 2021 年 11 月提前下達 2022 年風電、太陽能、生物質發電補助資金預算 38.7 億人民幣,其中風電 15.5 億元人民幣、太陽能 22.8 億元、生質能 3824 萬元;人民銀行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且國務院常務會又決定在此基礎上增加 2000 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也延長至 2022 年底。

另外為了更有效率地達到碳中和的目標,中國於 2021/7 正式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也是目前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財經M平方,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林彥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