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西門町曾經是墳場?戰後的電影街有多熱鬧?6張老照片一窺台北西區的前世今生

2021-10-28 10:04

? 人氣

王詩琅在〈西門町憶舊〉一文寫出:「日人在台北市的人口,充其量也不過祇是有兩三萬人,可是他們只在西門町就有這麼廣大的娛樂地區,這麼多的娛樂場所,來供這些統治者的消遣、享受,相反地台胞們的這種設備,不但相形見絀,毋寧說是太可憐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現今西門捷運站前身,日治時期橢型圓環全景。(圖/時報出版提供)
現今西門捷運站前身,日治時期橢型圓環全景。(圖/時報出版提供)
現今西門捷運站前身,日治時期橢型圓環全景。(圖/時報出版提供)
現今西門捷運站前身,日治時期橢型圓環全景。(圖/時報出版提供)

戰後初期,暗藏春色

戰爭結束後,日本人被一批批地遣返,台灣人將西門町的攤棚,據為己有,由竹搭慢慢改建為木造,而且再加蓋半樓,供伙計打鋪蓋,但這些「半樓」卻成了暗藏春色的地方,那些陪酒的「半樓仔查某」,成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尋芳客尋樂的對象。大陸來台的人士們,也將之視為買醉的地方,這是當時百業蕭條的社會中,一個很不正常的現象。以後,治安當局嚴厲取締了「半樓露店」,想趕走色情,但是此時社會的昇平現象已漸浮現,於是「純喫茶」(咖啡座)、浴室、酒館、歌場、舞廳又將「西門町」打造成了一個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

1949年,國府遷台,台北市政府為了安置這些大陸來台的小商人,委託警民協會將從北門到小南門間縱貫鐵路兩側的空地,搭蓋了三列臨時棚屋,以安定他們的生活。這些隨軍來台的小生意人,以開設大陸各省口味的餐飲麵食營生,因為生意不惡,而且歸期渺茫,於是違建越建越長,將台北站南下到萬華站縱貫鐵路的兩側似乎給占滿了,既不雅觀,又不衛生,成了台北市之瘤。

台北市政府為整頓市容,擬訂了中華商場整建的計劃,終於1960年春,將鐵路兩側的棚屋全部拆除,在東側建造全長1171公尺的鋼筋水泥三層店鋪八棟,自北而南以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命名,計有1644個鋪面,是台灣最大的小商販商場,以當時的台北市來說,可以說是美侖美奐的百貨總匯商場;商人且利用商場樓頂架起高聳的廣告霓虹燈,入晚後,閃爍燈光,給台北增加了鮮豔瑰麗的天幕。

但等到中華路兩側高樓崛起後,中華商場就顯得不上眼了,加以火車長年通過商場,將後牆燻得黑漆漆的,住戶又將廢品雜物胡亂堆積在那裏,更顯得不堪入目。每當北上列車將進台北火車站時,便會對台北市產生了一種先入為主的雜亂印象,中華商場又再度成為了「台北市之瘤」;鐵路地下化完工後,中華商場的存廢,成了市政建設的重大課題。

時任台北市長的馬英九先生,曾經提出一個構想,希望能夠將目前已經廢除的中華商場一帶,建設成台北的「香榭里舍大道」,北門則是那座輝煌的「凱旋門」,至今尚未成形,未來則有待時間觀察。

中華路早期棚屋景象。(圖/時報出版提供)
中華路早期棚屋景象。(圖/時報出版提供)
中華商場。(圖/時報出版提供)
中華商場。(圖/時報出版提供)

媽祖坐鎮,鬧區淨土

西門町寸土寸金,一分地都很難「得」,但成都路北側近西寧南路口卻有一座廟,稱為台灣省天后宮,是台灣地價最貴的廟宇;位於西門町鬧區核心地帶的媽祖廟原來是日本人的弘法寺,戰後,失火燒燬;1950年,信徒將原艋舺新興宮的媽祖金身,迎接安置,乃改名新興堂,後再改稱台灣省天后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