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質能源到底是什麼?又能用在什麼地方?專家揭台灣能源三太子的其中秘密

2020-12-14 13:10
生質能於全世界電力發展佔有一席之地,但又有多少人了解其中的分類和作用呢?(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近年重要國際大企業紛紛宣示自己的綠能目標,今年(2020)台積電、鴻海等企業陸續宣布在2050年之前要達到碳中和。不僅是企業,歐盟、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等政府也陸續宣布了碳中和計畫,美國政府是否會在明年(2021)宣布,各界正拭目以待。

「碳中和」就是「名義上不製造額外的溫室氣體」。想要達到碳中和的目標,綠電是非常關鍵的要件,除非我們不再用電了。台積電、鴻海都宣布要達到碳中和,在全球各地的生產基地就必須有足夠的綠電可用,這也告訴我們,臺灣如果沒有足夠的綠電供應,就無法在越來越綠的國際供應鏈上扮演角色了。

綠電包含再生能源,但再生能源不等於全部的綠電。

綠電就是太陽光電和風電嗎?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的定義,綠電包括太陽能、風力、生質能、地熱、沼氣以及小型水力發電等,只要產生的碳排放很低、甚至是零的發電型式,就是綠電。

臺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定義再生能源則為:太陽能、風力、生質能、地熱能、海洋能、非抽蓄式水力、國內一般廢棄物與一般事業廢棄物等直接利用或經處理所產生之能源,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可永續利用之能源。

綠電包含再生能源,而再生能源不等於全部的綠電,不管怎麼變,生質能都不變。我們大多數人只知道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在《環保流言終結者—燒垃圾真的不環保嗎?》中我們第一次介紹生質能出場,因此很少人知道,生質能是全球綠電/再生能源家族中重要的一員,其貢獻僅次於水力發電及風力發電。

生質物就是「生物+物質」(biomass),所以也就有一般物質的「三態」:氣態、液態、固態。它有非常多樣化的技術選項與應用型態(註一),用來發電或當作替代燃料。

氣態生質能包含沼氣、合成氣,沼氣目前還有FIT綠電保價收購。

氣態生質能常見的種類包含沼氣(biogas)及合成氣(syngas)。沼氣就是把垃圾掩埋場的垃圾、廚餘、污泥、動物糞便、農林廢棄物等各種生物質中的有機物,以厭氧發酵程序所取得的氣體,主要組成為甲烷。臺灣目前已有很多養豬戶會把豬糞轉為沼氣,再來發電,且其綠電保價收購制度(Feed-in-Tariffs, FIT)拿得比其他再生能源還高!經過很好的管理,不會產生環境的問題,把垃圾變黃金,還可以算是循環經濟的典範,發完電之後,液體的部分成為沼液,固體的部分成為沼渣,可以澆灌在農地裡,當肥料的一種。

目前沼氣在臺灣的產業發展面臨規模經濟的問題,因為本地養豬戶養的豬隻幾乎都在5,000頭以下,但5,000頭豬產生的排泄物不會太多,用小型沼氣發電設備就足夠,而若干國家養豬戶隨便一養就是幾萬頭,沼氣的發電量夠大,才稱得上規模經濟,當然這也就是為什麼本地的沼氣綠電收購價比太陽能、風力發電還高的原因!不過政府現在希望由台糖帶頭,讓養豬戶規模變大,再加上臺灣回收做得好且農業體系完整,未來也可能像歐盟一樣,生產沼氣的原料不再侷限於豬糞,而會擴大到廚餘與農林廢棄物,這是兩個可能的機會點。 (相關報導: 燒垃圾真的不環保嗎?專家一席話,打臉一般人的環保迷思 更多文章

合成氣則是經過氣化技術在高溫、低氧環境中進行化學反應,將生物質轉換成的氣體,這種氣體也可用於發電。不過由於氣化的技術門檻較高,在臺灣有長期運轉的案例非常有限,要計算出所需要的收購價格,還需要更多的資訊,目前只能用最低的生質能躉購費率收購,也因此就無法構成產業投產的誘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買漫畫報公帳挨轟!蘇貞昌「霸氣滅火」:不知道、有人多事
「以耶穌之名,讓火燒盡這些惡魔疫苗吧!」南非首席大法官抵制疫苗「會腐蝕人類DNA」
台積電將除息!每股配2.5元、58萬股民參與,股價表現眾人關注
站在巨人肩膀上發光!這些台灣賣家有何特色,憑什麼獲得亞馬遜「年度大獎」?
結束奇幻旅程!文策院長胡晴舫臉書宣布辭職
中天關台後 《文茜周報》TVBS重起爐灶
貪汙,最常發生在業務部和採購部!他舉發主管A錢慘遭革職,辦公室生存3守則要牢記
「中國將成最大贏家!」 川普揚言否決美國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
鴻海劉揚偉:2021上半年景氣佳,電動車市況「會非常好!」
揪團買菜!美團、滴滴、阿里到京東,中國網路巨頭最新生意:團購生鮮蔬菜
封測業明年上半年迎難得旺季 價格續揚可期
大型尾牙幾乎全取消!餐廳、飯店強碰,拼命轉型搶接單
委內瑞拉女郎華麗轉身的非凡經歷:從賣菜女到指揮家
脫歐貿易協議談判破局,英國與歐盟同意再次延期繼續談
股市大跌投資人該跑還是留?他公開2心法站穩腳步,股災也能獲利30%
國際企業商辦首選 林鴻明分享15年前建台北101的心法
徐國勇氣喘復發、左肩胛骨扭傷緊急送醫!內政部證實了
蘇貞昌報統編又被抓包!政院「霸氣回應」被宅神一語狠譏
醫師生日當天動手術會有什麼影響?最新研究曝驚人真相:患者術後死亡率更高
非洲友邦史瓦帝尼總理染疫病逝南非 外交部致哀:他是偉大友人
如何用保費聰明節稅?多數人不知道的5大投保迷思一次看
蘇揆稱標示萊劑恐遭報復,馬辦批反駁,馬總統任內標示基改食品也沒問題
丁真熱潮:中原思維的藏地想像,不見藏族邊緣困境
台積電不妙了?外界盛傳「蘋果砍單」 分析師揭背後玄機
海巡特勤罕見上岸、戰術背心下著私人服裝?可能是為了這件事
六都社宅興建數曝光!中央喊蓋1萬5000戶 實際成果悲劇了
北市CP值最高社會住宅就在這!3房租金還不到明倫社宅一半
為何國民黨顧人怨,侯友宜2024依然強勢?他揭2大關鍵
賴清德2024還有希望?他曝「最大劣勢」:鄭文燦卻很在行
啖海鮮吞塑膠!微塑膠危害最新研究出爐 一張圖讓你看懂台灣那些出海口最嚴重
新冠疫苗》歐美紛紛開始接種 何時才會輪到亞洲國家?
1年600萬公斤、8萬寶特瓶,台灣海洋垃圾汙染多嚴重?這地區最「母湯」
為何共享汽車Uber能成功,共享單車卻慘敗收場?行銷專家點出5大關鍵原因
日本太太跟你想得不一樣:她們溫柔又顧家,但有40%對另一半隱瞞收入!
中國又傳官員墜樓! 清查煤炭貪腐官場動盪 內蒙包頭市副市長身亡
風評:「無風也起浪」的金融股取消配息
陳師孟專文:誰是「壞人」─值得為被判重刑者喊冤嗎?
孫維德觀點:美國選出首位女副總統─性平讓競爭力升級
何志勇觀點:打破美選迷思一二
孫慶餘專欄:「美豬日食抗爭」應適可而止!
王瀚興觀點:君安與日使有故?顧立雄伉儷夜訪日使不必臆測但應公開
聯發科能搶到新訂單?華為忍痛切割後,榮耀將重新採購5G晶片
李忠謙專欄:麥克阿瑟對日本皇室埋下的定時炸彈,卻在她身上無聲引爆:憂鬱的大和皇后雅子
觀點投書:狼群戰術遭排擠,「微突艇」該何去何從?
觀點投書:這件事,民進黨政府確應說清楚講明白
點教育》莫讓僵硬的制度成為教育熱情的墳場
觀點投書:建請政府正視能源議題
觀點投書:董事會對於企業文化與價值觀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