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和女人其實一樣八卦!最新研究發現:竊竊私語說人壞話,竟是社交中最寶貴的一刻

2020-11-24 10:17

? 人氣

八卦為何對人有益?(示意圖/取自photoAC)

八卦為何對人有益?(示意圖/取自photoAC)

對我來說,正面的八卦跟波本威士忌一樣香氣四溢。這兩種在我曾姑婆家的雞尾酒時間都會現身。這時大家會自動靠過去—不是喝酒,而是想聽八卦。曾姑婆家住德州的加爾維斯敦,享壽九十七歲,她生前我會跟她一起去墨西哥灣海釣,在她家院子裡摘香豌豆,開她那台靛藍色的奧斯莫比敞篷車去兜風,一起消磨好幾個鐘頭的時間。說是八卦,她一定會臉紅脖子粗,但我們在一起談論的不外是我們對人的愛恨情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八卦往往帶有負面意涵,但其實具有正面的社交功能。這就是為什麼大人的對話有三分之二是八卦— 至少兩個人一起談論某個不在場的人。男人跟女人一樣八卦,小孩從五歲起就很會八卦。無人不八卦(雖然不像我曾姑婆那麼拿手),因為八卦能讓我們判斷誰值得信任或效法、事情有多嚴重、誰是敵是友。因為如此,聽八卦有助於形成我們的倫理道德觀,成為社會的一分子。

從親友、同事、老師和宗教領袖那裡聽到的消息傳言,讓我們更加社會化。耶穌的寓言和佛陀說的故事,不都是記錄下來的八卦嗎?荷蘭的研究發現,聽正面的八卦讓人起而仿效,負面的八卦則讓人覺得自己沒那麼糟。另一項研究顯示,八卦愈是讓你震驚或激動,你愈有可能從中學到教訓。

如果你是八卦的主角,當然更可能改過自新。史丹福大學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研究發現,玩金融遊戲時,受試者一有機會就想八卦不老實的玩家,也因此讓這些人及時悔改,贏回其他人的尊重。結論就是,一個組織若允許成員八卦,會比禁止八卦的組織更能互相合作,避免成員只顧自己。

即使八卦不一定是事實也一樣。澳洲和英國的社會心理學和經濟學者合作的研究發現,任何八卦無論真確與否,都會產生對「名聲」的需求。他們讓受試者玩一個以信任為基礎、必須分配報酬的遊戲。當玩家可以自由批評或讚美隊員正直與否時,即便評論不正確,跟不允許八卦的隊伍相比,還是表現更好,行動更有效率。根據研究者的觀察,評論失準多半是因為想更嚴厲處罰表現不好的成員(人有時會誇大騙子的惡劣行徑)。另外,聽人說長論短時,無論內容是真是假,透露的不只是八卦對象的事,還有八卦的人本身,甚至更多。

難怪八卦會讓人反射性靠過去,壓低聲音竊竊私語,像在狼狽為奸。那是寶貴的一刻。我曾姑婆跟我說到特別敏感的事情時,幾乎要跟我額頭碰額頭,即使四下無人。八卦不若我們想像的瑣碎、膚淺或愚蠢,有多到讓人吃驚的證據指出,聽人八卦是一種智力活動,對適應環境不可或缺。八卦學者(比你想像的多)說,談論別人是觀察學習的延伸,讓你從認識甚或不認識的人成功或受苦的經驗中學習。

第四章提過的英國人類學家及演化心理學家羅賓.鄧巴研究友誼的同時,也一併研究了八卦。他告訴我,儘管一般人覺得八卦多半懷有惡意,其實只有三到四%真的心懷惡意。「八卦就是在籬笆上、門廊上或搖椅上消磨時間。」他說:「多半不是在討論你跟另一個人相處的問題,就是社群裡發生了什麼事,還有人際網絡裡的狀況—誰跟誰鬧翻了。」

社群動態變化迅速,也複雜得不可思議。人與人之間的每個決定和行為,都是某個時刻出現在兩個人之間的各種因素造成的結果。同樣的互動可能微不足道,也可能徹底失控,端賴幾個變數而定。鄧巴說,試著瞭解這件複雜的事極具挑戰性,所以「我們才那麼愛聽別人的事情跟比較許許多多的例子,試著理解遊戲規則,這樣才能處理得更好」。確實,大家來我曾姑婆的雞尾酒派對,就是為了收集這些消息。加爾維斯敦或許是一個安靜的濱海小鎮,但要跟上所有的趣事傳聞也不簡單。

根據鄧巴的說法,要瞭解八卦的來源,我們只需要觀察黑猩猩幫彼此梳毛的舉動就知道。早期人類也像黑猩猩一樣,藉由互相梳毛形成社交圈。幫彼此抓癢和抓蝨子能促進友好關係,日後雙方就可能分享香蕉或互相保護。但人類愈來愈聰明,從事的活動日漸複雜,社群規模隨之擴大的同時,語言以及更具體的八卦,取代了梳毛,成為建立和維持關係的方法,雖然我們還是會拍拍或摸摸最親近的人。

鄧巴認為,八卦相較於梳毛更具優勢,因為它是「社群凝聚和社群學習更有效的機制」。梳毛多半是一對一的活動,要花不少時間(看對方的毛多亂或蝨子多多而定),面對面說話就比較快,而且最多可以包含四個人(一個說話,三個當聽眾)。一旦超過四人,通常就會拆成更小的團體。你或許在大型派對上看過賓客自然而然形成二到四人的交談圈。

這或許說明了社群媒體為什麼這麼有吸引力。八卦在網路上流傳的速度,還有數量本身,都遠遠超過了面對面互動能引發和掌控的程度。所以人才會想要一直上去確認自己還在不在對話圈裡。但你當然永遠跟不上更新的速度。再加上敘述和詮釋如此之多,訊息本身的品質和價值也一落千丈。

作者介紹|凱特‧墨菲(Kate Murphy)

記者,報導散見於《紐約時報》、《經濟學人》、《法新社》及《德州月刊》,目前定居於德州休士頓。她寫的文章兼容並蓄,流傳甚廣,題材包羅萬象,舉凡健康、科技、科學、設計、技術、航空、商業、金融、時尚、餐飲、旅行和房地產,應有盡有。她擅長以平易近人的語言解釋複雜難懂的題材,特別是人類互動背後的科學原理,幫助讀者瞭解人類行為的由來。此外,她也擁有商業飛行執照,受託前往偏遠地區報導時,即能派上用場。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塊文化《你都沒在聽:科技讓交談愈來愈容易,人卻愈來愈不會聆聽。聆聽不但給別人慰藉,也給自己出路》(原標題:為什麼八卦對人有益—傾聽的道德問題)

責任編輯/焦家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