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往好處想,對現實有幫助嗎?一個心理學實驗,揭「正向思考」背後最可怕真相

2016-11-16 18:04

? 人氣

再想一想,何謂樂觀?

雖然我不太習慣這股隨處可見的樂觀精神,但我對它心存感激,並沒有將之視為毒蛇猛獸,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後果。我覺得一般人都很體貼,不會把自己的問題往別人身上倒。大家都很看重保持好心情,以及讓其他人也能保持好心情。不過,當我在198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樂觀時,我有了一個更微妙的看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最初的靈感,來自我在冷戰期間於東德的所見所聞。當時我正在研究不同文化的行為差異,對象有兩類,分別是居住在共產社會的東德人民,以及居住在更開放的民主社會的西德人民,比較他們在憂鬱行為與樂觀看法上的差異。為了做這項研究,我常去東西柏林交界處附近的酒吧,觀察並追蹤店裡男性酒客的憂鬱徵兆。

當時,西德以及其他許多地方的人都很好奇,共產體系在人民福祉和安全感方面,是否具有實質的優勢。因為照理說,這種社會人人平等,而且都能受到國家照顧,因此每個人保證都有工作和居所。然而我在東德酒吧客人身上看到的明顯憂鬱徵兆,像是垂頭喪氣的姿態、悲傷的表情等等,卻比西德酒吧裡的客人來得多。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和我在東德聊過天的許多人只是靠著盲目的樂觀,以及盡情幻想美好的未來,來打發日子。

有一次,一個東德畫家表示,他很苦惱自己被困在東柏林。他沒有畫布、顏料或其他追求繪畫生涯所需的材料,而且政府當局在意識形態上也明白表示,不鼓勵他從事自己最愛的工作。但是,這位風格接近米羅和克利的藝術家也告訴我說,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出國旅行,追求他的藝術生涯。「總有一天,我會去巴黎,」他帶著微笑,平靜的說;接著又回頭凝視窗外,嘆了口氣。那真個令人心痛的一幕,充分展示了正向的幻想可以為人帶來多大的實質安慰。

這類型的談話給了我靈感,令我想要更加了解樂觀。正向心理學運動的奠基者,同時也是我在賓州大學的指導教授塞利格曼,把樂觀設想成「根據過往成功經驗,對未來所懷抱的信心或期待」。塞利格曼發現,我們在評估現況時,如果已經知道(而且是合理的期待)未來可能會以類似的方式發展,我們將最為樂觀。如果一名打擊者在本球季過去的三個月裡,已有0.3的打擊率,而且擊出20支全壘打,碰到大比賽時,他被球隊經理排在第四棒的機會,將遠大於一名打擊率0.2、只擊出3支全壘打的球員。根據經驗,球隊經理相信,打擊率0.3的打者更有可能上壘,而他,就是抱有「對成功的正向期待」。

但我在東柏林遇到的人們,雖然認為他們的希望很可能不會實現,卻依然懷抱不切實際的夢想。我的藝術家朋友以前從未去過巴黎,而且根據過去的經驗,也沒有任何理由認為他將來會去成。事實上,他過去的經歷顯示,他很可能永遠都不會離開東德。然而他還是一樣,想像自己在巴黎自由自在追求藝術生涯、隨時都在作畫、充滿靈感與刺激、參觀羅浮宮。他的希望完全根植於正向的幻想,對於未來碰巧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進行自由思考與想像,然後在心裡將自己帶往巴黎,任意遨遊。他的懷抱希望,等於是美夢的意外成真,雖然就理性上,他深知自己的經歷以及未來的前景可能十分黯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