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柳太朗的晚年焦慮

2016-10-06 07:00

? 人氣

一九七〇年代日本電影再度被禁止進口,我再也看不到柳太朗的新作品,以及任何他的消息。後來閱讀相關資料,才知道柳太朗六〇年代的許多影片未在台灣上映,例如《十兵衛暗殺劍》(1964)以及《11個武士》(1967)。他晚期影劇作品十分精采,以反派角色另闢一片新天地,沒有以前想像的落魄,而且,還有「大友柳太朗之友會」的組織,也出版了他的傳記──《大友柳太朗快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年輕柳太朗和他的傳記。
年輕柳太朗和他的傳記。

一九七〇、八〇年代,時代劇電影衰退,電視劇銳不可當,柳太朗跟著進入電視圈,演出NHK的連續劇《國盜物語》,《新東京物語》,《阿信》及富士電視台的《從北國來》等等,他經常扮演溫和穩重的老人角色,在許多日本電影評論家印象中,柳太朗晚年的電視劇演出,更能看出他善良的人格特質,以及五十年累積下來的純厚演技。不過,《阿信》在台灣熱烈上演時,我也沒注意到在裡面扮演加賀屋陶藝匠師榮造的柳太朗。

我對柳太朗的印象不是持續性或累積性的,他的死亡是我童年、青少年時代銀幕英雄的隕落。柳太朗自殺事件當年在日本曾引起震撼,全日本各大媒體包括《讀賣新聞》、《每日新聞》及《朝日新聞》都有詳細的報導。畢竟柳太朗在五、六○年代曾經主演許多膾炙人口的電影。柳太朗跳樓引起日本人重視的另一個原因,在於日本人喜歡統計名人自殺事件,日本傳播媒體對這類案例一向具有挖掘的興趣。

《吹笛童子》劇照。
《吹笛童子》劇照。

柳太朗的生活嚴謹,幾乎不喝酒,在日本演員中十分少有。他的興趣是短歌俳句,與著名的文學家石田波鄉是多年好友。他曾出版作品集,講談社刊行的《昭和萬葉集》裡也收錄他的四首作品。八〇年代以後,年近七旬的柳太朗仍然經常參與演出,但背誦台詞的記憶力變差。依照赤坂警察署的調查,當時的柳太朗有精神障礙的傾向,以及老人痴呆之症狀,熱愛電影的他常因記不住台詞而意志消沈。

媒體報導柳太朗死前的怪異行為:9月27日早上8點半左右,柳太朗要求大樓管理員打開地下室的個人倉庫,獨自進入裡面,不久他的夫人澄子至管理員室詢問柳太朗下落,透露丈夫最近舉止怪異,讓她十分擔心。澄子會同管理員用鑰匙把地下室倉庫大門打開,將獨自在裡面的柳太朗帶回樓上住家,這時是9月27日早上9點15分左右。柳太朗被妻子帶回家相隔不久,就趁她在打電話,沒注意到他,迅速從東京都港區南青山的住家房間跑至七樓頂樓,翻過一、二層高的柵欄,跳樓自殺,被行人發現報警送醫,然而還是救不了柳太朗的性命。

柳太朗從自家大樓屋頂跳樓自殺身亡,令人難過與惋惜。當時他正在拍攝伊丹十三導演的電影《蒲公英》,讓人不勝唏噓的,小柳太朗二十一歲的伊丹十三,也在十二年後的1997年12月20日,戲劇性的從東京的大樓跳樓身亡,享年六十四歲。

《孔雀城花嫁》(左)和《快傑黑頭巾》(右)劇照。
《孔雀城花嫁》(左)和《快傑黑頭巾》(右)劇照。

曾經紅極一時的影劇演員──尤其女明星,在年華逐漸老去,後浪一波波推著前浪,有些明星選擇在當紅時急流勇退,有些始終站在影劇舞台上。然而,上台總有下台時,如何調整角色?主要看他們的心態而定。柳太朗跳樓事件已逐漸隨著時光逝去,從觀眾印象中消褪,日本如此,遑論台灣的「老」觀眾了。

從柳太朗自殺到今日已經過了三十個年頭,如果他當年不跳樓,而且身體康健,今天就是百歲了,也許已經遠離人世,也許依然健在人間。從結果論來看,結局都是一樣──一位已離開世間,或即將離開世間的老者。那麼從1985年迄今三十年,多出來的人生真正意義何在?數十年的人生旅程在他人、後世眼中,又是如何?從這位異國演藝人員跳躍式的記憶,有種難以形容的感觸與啟發。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