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戒嚴時代,他也讓世界看見台灣!一輩子拒向殖民者低頭的文學大將陳千武

2016-06-22 07:00

? 人氣

這兩人也對此深有自覺,因此都在不同的場合說過,他們認為自己無法成為一流的作家。(倒是許多眼力奇差的台灣文學研究者看不出這點)這是因為他們畢竟都不是在中文的環境下長大,後天無論如何磨練,書寫上總是有其極限。作為一個作家,讀盡了世界第一流的文學作品,卻因為政治因素而只能看著自己寫下生硬的文字,這或許是比窮苦貧困還要更難忍受的拖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陳千武不同。或許是因為他身為詩人,對於煉製文字的心法要比葉、鍾二人有更多的體會,他似乎很快就知道,像他這樣的「(被)跨語世代」作家,如果把全部精力拿去「把國語學好」,這無疑是死路一條──你要怎麼憑著標準中文,去跟當時文壇上那些外省作家競爭?你標準也標準不過他,耍花槍也沒有人家的靈活,那是以短擊長,註定落敗。他的策略更傾向於「破罐子破摔」:好吧,我中文就是破爛,我偏把它砸得再破爛一點,看能不能摔出一點你們這輩子從未見過的紋路。這是劍走偏鋒,大概也只有像陳千武這麼煞氣又充滿自信的創作者才敢走這道偏鋒。

於是,當所有與他同世代的作家,都在苦苦追逐國民政府強行移植的「標準語言」時,只有他一人霸氣地說:「我們要讓語言來找我們。」

把中文改造成台灣人獨有的樣子。總有一天,要換你們倒過來追逐我們。

齊開你我前程

可想而知,這樣心高氣傲又才華洋溢的陳千武,在戰後的戒嚴環境裡面過得不會太愉快。但即使在這樣的壓抑環境中,他還是有辦法做什麼像什麼,把一切都搞大。1964年,日本時代的老前輩吳濁流決定創辦一個本土作家專屬的文學雜誌《台灣文藝》,邀請了包括鍾肇政、陳千武在內的一群本省籍作家開會討論。這本雜誌後來主要由鍾肇政掌舵,從中挖掘了大量的新秀小說家,包括葉石濤也是剛好在路邊買到一本《台灣文藝》,才曉得「原來台灣作家已經集結起來了」而有復出之志。

雖然這本雜誌如此重要,但不管是吳濁流還是鍾肇政,都有一個從日本時代留下來的偏見:他們認為,所有文學類別中,小說是最重要的,詩歌僅是「其餘」。再加上吳濁流本人是一名擅長古典詩的舊詩人,更是看不起現代詩這個文類。

受此座談會的刺激,陳千武並沒有加入《台灣文藝》的編輯陣容,反而另外糾集了林亨泰、趙天儀、杜國清、白萩等詩人,另組了「笠詩社」,發行《笠詩刊》。事實上,這兩個文學團體在美學上、政治立場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同樣是強調本土的、寫實主義的路線,但由於主事者的類型偏見,從此就一分為二,成為戰後本土文壇的兩大陣地。

雖然在刊物企劃上偶有交會,但《台灣文藝》大致上就是以小說為主力、《笠詩刊》基本以詩歌創作為主力。陳千武長期都是笠詩社的核心成員,推動各項社務。從1964年開始,他開始不斷將日本的詩論、詩作翻譯成中文,包括三好達治、西脇順三郎、高橋喜久晴、田村隆一等人:同時也將「笠詩社」同仁的詩作翻譯成日文,透過互有往來的日本詩人傳播出去。以日本的詩人社群為起點,笠詩社也逐漸將觸角伸向韓國,多次參與了台、日、韓三國聯合的亞洲詩人交流活動。在戒嚴時代的封閉環境下,輸入國外的文學資源已是難事,陳千武等人還能逆向輸出,這更是不容易的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