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  

約 451 項搜尋結果
賴清德總統近期多次使用帶有劃界意味的語言,雖可能出於政治考量,卻也不自覺強化了敵我意識,削弱了異議對話的可能性。(總統府提供)

觀點投書:仇恨帶不來希望:我們需要怎樣的領導者?

xAI表示,Grok「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被修改」。(圖片來源:via華爾街日報)

科技熱議》馬斯克麾下AI又惹禍!Grok成仇恨傳聲筒,讓AI發展蒙塵?

鄭州一群青少年在同志交友APP上假扮同志釣魚,約到人後在公園公然施暴。(圖/翻攝自微博)

同志變狩獵目標!約見面竟「一群人在等」,慘遭圍毆羞辱:你來找男人?

從言論自由的觀點,檢察官圖卡屬於政治性、批判性言論,並未具備構成「真實威脅」的主客觀條件。圖為社群流傳台北地檢署11名檢察官的照片及名字。(圖/翻攝自Threads)

楊智傑觀點:圖卡恐嚇?濫用恐嚇罪、個資罪與羈押制度

總統賴清德。(資料照/劉偉宏攝)

批藍營「不敢對賴清德講重話」!他揭大罷免警訊 認1事最棘手:國民黨很寒磣

大罷免威脅在野黨國會優勢席次,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見圖)將改變戰略方法。(顏麟宇攝)

幕後》柯文哲理性務實先放一邊!黃國昌點頭民眾黨戰大罷免用「暗黑兵法」

資深媒體人黃暐瀚。(資料照/柯承惠攝)

點明藍營反罷免「最佳良藥」?認可賴清德這句話 黃暐瀚揭1關鍵:仇恨值瞬間降低

面對伊朗革命後的敵意,以色列初期選擇與西方國家聯手孤立伊朗,後來更走向主動反制,1990年代,隨著伊朗逐步推進核計畫,以色列開始高度警戒,2000年後,雙方的衝突漸由外交角力走向軍事間諜與網戰。(美聯社)

以、伊為何從盟友變死對頭?「70年決裂史」全面攤牌 最深的仇恨來自這件事

(翻攝許淑華臉書)

陸配街頭直播引發的獵巫狂潮:結構性的仇恨與恐懼,恐讓台灣民主自廢武功

台灣網紅「館長」陳之漢近日展開六天五夜中國自由行,行程橫跨上海各大景點並開設直播。(圖/翻攝自館長惡名昭彰)

館長自嘲「其餘人口」!陳之漢返台面對「這場硬仗」:仇恨來自不瞭解

李中議員在中市議會抨擊,民進黨政府正事不做大搞罷免,還要求警力協助罷團相關活動,卻在立院不支持「警察人員人事條例」修法,阻擋提高警察福利。(圖/李中議員服務處)

藍委辦親子活動遭罷團鬧場 不分黨派議員發聲痛批

社子島居民權益促進會至內政部外集結,支持開發社子島。(資料照,顏麟宇攝)

觀點投書:開發社子島—反對方除了詛咒仇恨還剩什麼?

旅美學者翁履中表示,台灣社會不缺煽風點火的攻擊手,但非常缺乏那些願意讓仇恨降溫的消防隊員。(資料照,顏麟宇攝)

青鳥嗆陸客「滾回中國」 學者讚員警這句話:台灣缺乏讓仇恨降溫的消防隊員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的二階罷免連署達到通過門檻。(資料照,劉偉宏攝)

直言賴士葆二階過關「不意外」 沈富雄曝高仇恨原因:別跟翁曉玲一個鼻孔出氣

2025年3月9日,馬斯克(Elon Musk)在華盛頓白宮南草坪上行走時,向媒體展示了他寫著「DOGE」的T恤。(資料照,美聯社)

馬斯克仇恨值有多高?股市大輸家、特斯拉被燒 謝金河揭川普苦差事驚人後座力

筆者表示,大罷免需要花費12億經費,而中選會經費不夠,勢必動用行政院二備金,等於又讓全民為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買單。(資料照,柯承惠攝)

觀點投書:當罷免淪為政黨博弈工具,是民主之恥!

 四輛Tesla Cybertruck火燒車,是自燃還是仇恨馬斯克抗議者縱火?

四輛Tesla Cybertruck火燒車,是自燃還是仇恨馬斯克抗議者縱火?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見圖)一度被青鳥鎖定為罷免對象,他近期的爭議,促使罷免聲浪再起。(柯承惠攝)

幕後》擒賊先擒王!民進黨看到秘密數字 大罷免調轉槍頭對準花蓮王傅崐萁

總統賴清德28日出席「二二八事件78周年中樞紀念儀式」。(顏麟宇攝)

賴清德指「蔣介石犯下228滔天罪行」 蕭旭岑批仇恨動員:是針對「這個人」

時任副總統賴清德2024年2月28日出席「台南市各界紀念二二八事件77周年和平追思會」時表示,政府非常重視轉型正義,未來他也會團結國家人民,不讓二二八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總統府提供)

風評:放下仇恨,二二八是和解與和平的起點

全台大罷免烽火四起。(資料照,柯承惠攝)

大罷免能量衰退?黃揚明指危險藍委脫離險境:史書華、曹興誠讓中間選民縮起來

筆者認為,台灣情緒政治與仇恨動員源自於深層的自卑心理與身份認同衝突,並加劇了社會分裂與理性對話的喪失。圖為罷免團體13日到中選會遞件。(資料照,柯承惠攝)

郭力昕觀點:面對仇恨動員的心理狀態

朝野對立嚴重,大罷免烽煙四起。(資料照,柯承惠攝)

大罷免被迫站隊?政黨版圖有塊大萎縮 林濁水預言:高仇恨值一罷哀鴻遍野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右)、世代共好協會理事長張育萌(左)7日舉辦「吳春城直直壯綁架政府,廢惡法還青年世代正義」記者會。(顏麟宇攝)

黃國昌表態協助大罷免 王婉諭酸:是要救國民黨還是幫補仇恨值?

作者認為,兩岸問題朝野各有支持者,但在野卻時常被執政者斷章取義地栽贓是「跪舔」大陸,導致其支持者以情緒判定在野是「親中」政黨。(資料照,柯承惠攝)

金彥斌觀點:讓武器噤聲,讓仇恨沒有避風港

柯建銘預告大罷免潮即將來臨。(資料照,顏麟宇攝)

立委根本罷不掉?7成國人不挺大罷免 他點出民調一危險數字:仇恨值又要飆囉

民進黨立委許智傑提出罷免藍委名單。(資料照,顏麟宇攝)

民進黨要精準獵殺9藍委?許智傑列「危險榜單」3類條件:衝高罷免成功率

總統賴清德(見圖)16日接見韓國瑜與跨黨派的代表團成員。(資料照,蔡親傑攝)

「福爾摩沙沒有仇恨放不下!」賴清德接見韓國瑜 交付赴美3任務

蔣經國逝世37周年,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率領黨務主管到桃園大溪頭寮陵寢謁陵。(國民黨提供)

蔣經國逝世37周年朱立倫頭寮謁陵談大罷免潮 要賴清德放下仇恨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6日揚言要罷免立法院正副院長韓國瑜與江啟臣,以及41席國民黨區域立委。國民黨立委賴士葆7日回擊,國民黨立院黨團大會決議,全面開戰,罷免民進黨38席區域立委,預計分階段進行。大罷免浪潮要來了嗎?(資料照,柯承惠攝)

風評:冤冤相「罷」何時了?

對於「不義遺址」時代範圍爭議,文化部長李遠9日對在野黨立委表示,希望能沒有帶有任何的仇恨或控訴,去勇敢反省過去所發生的事情。(資料照,顏麟宇攝)

藍委不滿「不義遺址」針對國民政府 李遠曝不含日治原因:掀起仇恨不是我們要的

2024年9月25日,Meta公司在美國加州舉辦Connect 2024年度開發者大會,由祖克柏親自主持,發表多項AI服務與新品。(美聯社)

事實查核「退流行」了?祖克柏為何喊停,對臉書又有什麼影響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登高一呼,預告大罷免潮來臨。(資料照,劉偉宏攝)

大罷免潮哪幾席立委危險了?他提3大觀戰指標:戰力、聲量與仇恨值成正比

2025年1月1日,紐奧良警方在發生疑似恐攻的波旁街(Bourbon Street)拉起封鎖線。(美聯社)

恐怖威脅從未走遠:盤點全球近十年重大恐攻與仇恨犯罪,中國也有一起

青鳥網路上不斷的散播傅崐萁與黃國昌等人的靈堂照。。(蔡親傑攝)

觀點投書:政治不能泯滅人性

民眾黨今日在社群平台上公開柯文哲與妻子陳佩琪一起吃飯的照片。(取自民眾黨IG)

與陳佩琪吃飯照曝光!柯文哲吐被押114天心聲:至少我沒有因此充滿仇恨

財劃法修法過關,屏東縣長周春米28日表示,恐造成民眾的相對剝奪感。(羅立邦攝)

批新版財劃法各縣市分配不均 周春米:恐造成都市間的仇恨

年僅26歲的盧伊吉・曼喬尼(Luigi Mangione),在紐約希爾頓酒店外射殺聯合健康保險執行長湯普森。(美聯社)

美國保險CEO刺殺案:4成年輕世代「接受」湯普森遇害,槍手曼喬尼將面臨終身監禁

由紐約警方提供的布萊恩・湯普森(Brian Thompson)命案嫌犯照片。(美聯社)

美保險業太惹人嫌!聯合醫保執行長命案,兇嫌相關商品竟熱賣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以312張選舉人團票贏得本屆總統大選。(資料照,美聯社)

觀點投書:選舉應該是國家進步的契機,而非仇恨的根源

在選舉聲勢屈居下風的最後關頭,賀錦麗仍然狂打墮胎這種左派議題企圖逆轉勝。(資料照,美聯社)

許詠翔觀點:打敗賀錦麗的是川普,還是製造仇恨的覺醒文化

一名女子帶著日本人入住騰衝市一家飯店但被拒絕。(圖/翻攝自微博)

中國這裡「全城排日」播空襲警報趕客:每個人都知道!近2萬人戰死仇恨曝

2024年11月1日,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在密西根州造勢。(美聯社)

川普公開威脅女性政敵:要用「9把步槍」對著她!賀錦麗痛批「這種人沒資格選總統」

香港金融業發達,吸引不少美國亞裔菁英人士到此工作、生活。(資料照,美聯社)

亞裔看美國大選》「希望新總統壓制中國更強硬!」金融業菁英:香港一旦不能用Google,我第一個離開

相對其他族群,亞裔選民成長快速,今年大選將發揮關鍵影響力。民主黨參議員廣野靜子(左二)是具代表性的亞裔政治人物。(取自@maziehirono X)

亞裔看美國大選》470萬華裔人士支持誰?青年、壯世代、銀髮族都想投給「不操弄仇恨的新總統」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計時階段,川普與賀錦麗兩人支持度互有領先,但川普仇恨值明顯較高。(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大選》川普仇恨值高不利選情?盧業中:台灣需留意賀錦麗國安團隊「新人新政」影響

前立委蔡正元質疑,身為台獨大師的林濁水說仇恨值得動員、冤冤相報,卻怪國父孫中山提倡罷免權?(資料照,顏麟宇攝)

林濁水指「仇恨值得動員、冤冤相報」 蔡正元點名2綠委:以仇恨回敬仇恨

以哈衝突屆滿一年,圖為在迪爾巴拉地區一家醫院的停屍間,巴勒斯坦人哀悼在以色列轟炸加薩走廊時喪生的親屬。(美聯社)

閻紀宇專欄:死亡、破壞與仇恨的一周年

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一直在官媒和課堂上宣揚愛國主義,推動民族主義狂熱情緒。(美聯社)

國際熱議》「小粉紅」已經變成暴力紅衛兵!北京刻意營造的「仇恨教育」,會成為經濟復甦的大阻礙?

2024年9月30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烈士紀念日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經過學童。(AP)

華爾街日報》在中國,愛國主義情緒時而走向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