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籌股的真相:《正解!中國經濟數據》選摘(4)

2016-04-22 05:20

? 人氣

除非能確認管理階層都是正港的共產黨員,否則政治的影響力往往不容易量化。即使沒有明確證據顯示管理階層能用黨員的身分走後門抄捷徑,但少了這層關係多半會走許多冤枉路,才能得到同樣的結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政治影響力的另一個觀察指標,是民營企業收到國家補貼的金額數字。有時候同樣是民營企業,得到的政府補貼數字卻天差地遠。獨立研究機構參透中國(Fathom China)的總裁傅睦友(Matthew Forney)在2013年第2季的《中國經濟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中發表了一篇文章〈海綿的寄生生活〉(Sponging a Living),文中以該機構研究的50家在美國和香港掛牌的中國民營企業為例,以相當的篇幅描述了政府補貼的差異。研究顯示,其中17家公司收受政府補貼的金額超過公司淨利的5%,而當中有7家更超過了10%。

這是令人驚訝的調查結果,顯示有些公司的獲利能力其實遠低於財報上所公布的數字(再次強調仔細查核財務資料真的相當重要)。即使身分上是民營企業,卻有著濃厚的國營色彩。這類補貼在會計上通常是以「其他收入」表示,最後呈現在獲利數字上,而對於「其他收入」的來源則三緘其口。有些公司聲稱這些補貼是地方政府在合法權限下給予企業的協助。但傅睦友質疑如此大額的補貼,其實是中央政府給的。他同時指出有些公司得到的補貼特別多,多半是因為政府的某種政治偏袒;建立旗艦品牌,扶植部分樣板成為產業的領頭羊。

參透中國的研究中還提到,中國政府並沒有減少對民間企業的影響力,反而是經由增加對民營上市公司的補貼來擴大其話語權。中國政府把資金投放在民營企業,重整一個較公平競爭環境的做法,看起來似乎比單給國營企業好處要好一些,但對我而言,這只是一種保護垂死企業、人為扭曲市場、允許無效率和營運 不良企業繼續存在的方式,而要為此付出代價的是其他更有效率和經營良好的企業。

例如傅睦友在文章中提到的運動用品大廠李寧,他們得到的補貼是同產業中最多的,比第二多的公司高出一倍有餘。李寧自2008年北京奧運後就深受大量庫存之苦,這是由於公司管理不善以及對市場動態的現況缺乏認識所致。不過因為補貼,李寧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也不會進一步檢討管理方法和經營模式,做出必要的緊縮和裁撤。政策補貼保護了不良的管理和營運模式,同時讓李寧對競爭者的威脅比過去更加強大。無論補貼背後的真實原因為何 (例如保障就業、保護北京奧運的樣板品牌等等),說穿了就是政治因素,不是商業,也不是市場。

給讀者的小提醒:中國本來就有價值,不必刻意放大

補貼只會扭曲市場價值,無助於改善中國股市表現疲弱的事實。企業生存靠的是本身的優勢,市場也應該對其優勢有相對的回應,而不是刻意放大公司的價值。除非能夠反映真正的優勢和價值,否則中國股市預計仍將疲弱。公司所有權和外在的影響力應該更透明,才能讓外界投資人提高對中國上市公司的信心,對公司在市場中真正的競爭地位有更好的了解。.

郭馬修和他的新著《正解!中國經濟數據》(早安財經)
郭馬修和他的新著《正解!中國經濟數據》(早安財經)

*作者郭馬修(Matthew Crabbe),為研究機構「解讀亞洲」(Access Asia)合夥人,深入研究中國零售市場多年,認為官方公布的零售數字無法呈現中國消費市場真正樣貌,花費極大心力在互相矛盾的數據中梳理脈絡。過去20年來,曾針對中國消費市場發表過數百篇研究報告,備受媒體矚目。本文選自作者新著《正解!中國經濟數據》(早安財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