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島嶼教書─《化外之南》拍攝始末

2016-02-09 06:57

? 人氣

化南新村位於文山區萬興里,建於1960年代,是政大教職員工宿舍,巷弄內紅磚朱門與綠色植栽相映,還不時有臺灣國寶鳥臺灣藍鵲的光臨,歷史記憶與生態環境俱有可觀。此區住過1949年來台作育英才的大陸籍知識大師,也見證木柵農民與知識份子交流的歷史,基地保存完整,是戰後台灣少見維持良好的公教眷舍建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5年,政大擬在化南基地興建法學院大樓而要拆除宿舍,預計於2015年年底拆除,居住在化南新村附近的萬興里民及老化南住戶認為此地建築群落具重大歷史意義,而新蓋法學院預計有1500名師生(約佔萬興里的八分之一人口)將進駐社區,對原本寧靜住宅區的居住品質也會有所影響,因此自發性地組成「拯救化南」工作小組。

化南新村興建於1960年代,是北臺灣難得保存良好的公教宿舍,建築與生態俱有可觀。(梁銘剛攝)
化南新村興建於1960年代,是北臺灣難得保存良好的公教宿舍,建築與生態俱有可觀。(梁銘剛攝)

2015年9月,拯救化南小組與政大傳播學院學生四名同學組隊參加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舉辦的都市再生街區經營影像記錄計劃與社會創新提案比賽,開始《化外之南》記錄片的拍攝。10月,拯救化南工作小組以萬興里辦公室為提報單位,向臺北市文化局提報《文化資產保護法》的歷史建築物,11月初由北市文化局依《文資法》審定為歷史建築物追蹤列冊名單,但因未確定為歷史建物,後續能否保留仍未明朗。

三、	住在化南新村的社區人士與政大學生參加了北市都發局的影像記錄及社會創新提案比賽,獲得評審的肯定。(王曉敏提供)
住在化南新村的社區人士與政大學生參加了北市都發局的影像記錄及社會創新提案比賽,獲得評審的肯定。(王曉敏提供)

但化南團隊所拍的化南街區影像記錄片《化外之南》仍不斷進行,2016年1月,歷經半年拍攝的的《化外之南》紀錄片及社會創新提案終於殺青,1月31日獲得北市都發局都市再生街區經營影像記錄影像創作的第二名,社會創新提案的第一名。

在這期間,化南的議題逐漸擴大影響,吸引政大、世新的學生及社區人士的關心。傳播學院、法學院、地政系等同學紛紛就化南的環境、歷史、開發等議題寫作專題報告,法學院環境法課程也利用社區的萬興里辦公室上課,讓同學更能認識社區,並做以化南基地為題,讓居民化南拆建法定決策之過程,並訪問居民及政大同學、教職員等,做成成果報告,也就法學院的空間需求,做成化南未來十四層大樓之想像模型。以前像秘境一樣的化南新村,逐漸被發現、被認識了。

《化外之南》曾在政大法學院環境法課程及街區影像社區成果展兩次公播,目前也仍在「臺北。想不到:街區影像與社會處新提案巡迴發表」中播放,這部片子及我們主張化南的保存人士,想藉著這部分子及社創提案,來說一說,我們為何要保存化南,我們想說的是教育與生活。教育,是價值觀的傳遞,因此,我們也想藉此探討人才的培育及價值觀的選擇。

老化南住戶苑舉民教授說,化南的保留與否,決定高等教育要給下一代什麼視野。(王曉敏提供)
老化南住戶苑舉民教授說,化南的保留與否,決定高等教育要給下一代什麼視野。(王曉敏提供)

化南新村當初係因教育政大莘莘學子的教授而建,它的空間與居所,居所內所住過的人,反映的是一頁政大與中華民國發展史,我們想告訴最想拆化南新村的政大法學院,法律是單一的,但生活是整體的,法律人跟居民講法條,講所有權,講法律程序,這些都沒有錯,但居民最想讓政大,特別是法律人瞭解的是居民與空間的關係,那是活生生的感情與歷史記憶,與硬生生的法條應該是可以等論的。

過去的化南,一磚一瓦都有作育英才的影子,老校友與居民的回憶裡,教授等在化南巷口迎接學生,一起在化南客廳吃火鍋論學,化南「客廳即講堂」,許多老教授眷屬的回憶裡,多少本影響中華民國發展史的學術著作,都在化南院落一扇小窗的書桌下完成,這些有溫度的記憶,是最珍貴的教育精神,透過如今還存在的化南建築空間與格局,仍可以感受。

如今法學院著眼於系館空間不夠,學生教室要與旁系人共用,教授研究室、學生研討室太小太少,想要拆掉歷史化南,因空間需求之故,法學大樓的設計從未放棄在化南基地興建高樓層建築的想像。弔詭的是,法學院諸多教授、學生想要拆掉化南的理由,與當初興建化南的理由類同,都是為了教育。如同法學院募款最力的郭明政教授所說,目前要在化南基地所蓋的法學大樓,是「為了培育教育人才與法治建設」,他認為居民「不能以環境權來妨礙教育建設」,但顯然,化南與政大的歷史關係,居民對土地的感情與記憶並未在拆建化南的考量中。時至今日,我們很難再以論語裡「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來期許讀書人的格局,但今昔精神與物質追求之別,仍令人感懷。 

老建築的化南新村是天然的展覽場所。圖為2015年6月,政大以化南新村為空間舉行藝文展覽,展出的是政大學生對校園的想像。(陳淑美攝)
老建築的化南新村是天然的展覽場所。圖為2015年6月,政大以化南新村為空間舉行藝文展覽,展出的是政大學生對校園的想像。(陳淑美攝)

化南新村的環境是社區的一環,我們在化南賞花、散步,運動、餵貓、遛狗等,晨起聽著鳥聲起床,晚上在桂花香中散步,我們在化南巷弄裡遇到鄰居、得以問候交談,甚至於關心與照顧年高、獨居教授的遺孀,這是居民尋常的生活,有溫度的化南反映的是繁忙都市生活中一處可以呼吸與療癒的空間,這是居民珍惜化南,不忍它被聳高大樓取代的理由。

這樣「有溫度」的化南,或許是多年來一直夢想化南成為大學城之一,想要「利用」化南以此增光「法學建設」的人士所較難體會的吧!最荒謬的是將來可能駐居在此高樓的同學們都會畢業,會離開化南,即便是可能來此任教的教授們,他們也只是來教學上班,他們並不居住在此,但興建高樓所帶來交通、飲食、環境等外部成本,卻由與化南一起生活的我們直接承受。

2016年1月,住過化南新村的呂凱教授以「化南新村」為題書寫春聯對句,贈送給萬興里里長詹晉鑒。左起:中國科大建築系老師孫啟榕、老化南住戶苑舉民、萬興里長詹晉鑒、化南鄰居陳淑美。(林惟崧攝)
2016年1月,住過化南新村的呂凱教授以「化南新村」為題書寫春聯對句,贈送給萬興里里長詹晉鑒。左起:中國科大建築系老師孫啟榕、老化南住戶苑舉民、萬興里長詹晉鑒、化南鄰居陳淑美。(林惟崧攝)

化南所在的萬興里與政大的關係一直很密切,萬興里民許多是政大教職員及其眷屬,以及依戀政大的校友及其親人,關心政大的發展,也關心政大為國家培育人才所肩負的使命。然而,我們對於法學人才培育的想像,卻與計畫在化南原址興建法學大樓的人有所不同。我們以為,如果政大法學院所培育的人才,未來是社會的棟梁,可能擔任法官、檢察官、律師、國會、直轄市或縣市議員、高級文官、政務官、甚至國家或各級地方政府領導者,應該具有更恢宏的視野、高遠的格局、開放的心胸、敏銳的洞察力、堅強的毅力、高超的人文關懷,練達的人情與對世事的洞明,願意且能夠與他人溝通、對話,在有限的資源(包括時間與空間)下竭盡己力,以對的方法、態度,處理對的事務,並止於至善,如此,才能成為優秀的法官、檢察官、律師,公平、合宜地處理人際之間的爭議;擔任稱職的公職人員,有效且適當地處理眾人之事,以卓越的決策力與領導力,解決國家、社會的問題,紓解全民的痛苦,而不是一昧地求取勝利、爭取自己與業主的權益,壯大自己的價值觀。我們認為,對於所培育擁有不同價值與能力人才的想像,影響著對人才培育的環境之看法。

孤懸在主校園之外的法學院大樓,多了法律系師生讀書、研討法學專業的空間,卻少了與其他文理學院、社會科學院、傳播學院、教育學院、商學院……師生間的互動與同儕之間相互學習的良好環境,更可惜的是,目前化南新村現址,有著太多歷史、人文素材,以及過去政大教授的風範,他們無論居廟堂擔任政務官,抑或在學校擔任教職,相信都有值得政大同學學習的身教。純樸風格的建築,不僅述說著1960年代隨政府遷台的教授或學子,在此胼手胝足地打造家園、安身立命,追求至善的典範,他們春風化雨的身影,更是60至80年代政大校友們美好的記憶。一旦拆除化南新村,空間被破壞了,故事消失了、價值也崩塌了……這就是我們這群朋友努力拯救化南的理由。

藉著《化外之南》影片的拍攝,我們想要提出化南歷史、環境、居民記憶與土地感情的價值與意義,與政大對話,這一步,對萬興里居民、政大同學甚至國家社會來說,都深具意義。天佑化南,祝福政大,也祝福台灣!

*作者「拯救化南工作小組」成員,影像作者為政大傳播學院學生趙瑋甄、顏佑珊、紀玟伶、薛若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