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從政治角度重新定義性慾:《為什麼愛讓人受傷?》選摘(3)

2019-01-06 05:10

? 人氣

「性慾幾乎和政治權利畫上等號,兩者之間的連結成為再自然不過的事,一談到性,馬上聯想到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選擇、自決、自主。自從被劃歸到政治權利底下,性慾就成了自我之中自然且常規化的一面,掙脫了女陰柔、男陽剛的道德期許」。(資料照,示意圖非本人/pixabay)

「性慾幾乎和政治權利畫上等號,兩者之間的連結成為再自然不過的事,一談到性,馬上聯想到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選擇、自決、自主。自從被劃歸到政治權利底下,性慾就成了自我之中自然且常規化的一面,掙脫了女陰柔、男陽剛的道德期許」。(資料照,示意圖非本人/pixabay)

打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情色魅力的標準改由攝影及後來的電影主導,由它們來界定什麼叫性感,並予以標準化,促使民眾更加重視自身及他人的外表。既然美的標準統一了,性感的準則和符號旋即傳遍世界各地,許多社會願意接受這一套標準,從而改變了擇偶標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由於美國文化格外強調身體的重要性,加上性和性慾高度商品化,「性魅力」很快就獨立出來,自成一個文化類別,跟道德評價分道揚鑣了。從早期的美貌崇尚,到後來的瘦身熱潮,或是以情色和性感的屬性來定義男子陽剛氣概和女子陰柔氣質……這一切靠的都是文化產業不遺餘力地鼓吹,連帶也引發後續效應:將性魅力和性感轉化成正面的文化類別,性感成為擇偶與人格形塑的核心指標。隨著性和性慾高度商品化──滲透到資本引擎核心──性不再是跟生育、婚姻、情感、長期紐帶有所牽連的屬性跟經驗了。

多虧有精神分析師和心理學家鼎力襄助,賦予權威性及合法性,消費文化才能成功剷除性教條與性禁忌,啟動人體及兩性關係的情色化工程。每當在重新定義自我(selfhood)時,這批專家常把自我的兩大根基歸因於性慾。第一,他們認為個人精神史基本上是環繞(嬰兒時期的)性慾而組建起來;按照這觀點,性慾可說是界定一個人及其精神本質的基本要素。第二、性慾迅速成為「健全」自我的指標和據點。許多臨床心理學家和諮商師聲稱,美好的性生活對民眾的健康福祉具有至高無上的重要性。於是,性慾穩居美好人生和健全自我的核心位置上,為「性經驗」的正面涵義鋪路。心理學將性慾定位成主體的核心──也就是說,現在由性和性慾來承載私密的、獨特的真實自我,性生活健全,人才能擁有美好的自我──性和性慾被擺在自我敘事時間軸的兩端,一個人的過去跟未來皆圍繞著性和性慾打轉。自我不但把自己的故事講成一則性故事,更把性慾當成故事的終極目標,它是理想,也是實踐。

去年川普就職隔天,50萬姊妹發起「女人進軍華盛頓」,要川普重視女權。(美聯社)
1960年代第二波女姓主義的思想崛起,甚至影響了後代人們的思維。(資料照,美聯社)

一九六○年代以降,隨著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掀起的文化革命和性革命浪潮,心理學訊息益發強盛。第二波女性主義浪潮之所以猛烈,正是因為這一批女性主義者改從政治的角度來重新設定性慾的概念。追求性高潮和雙方快感,如今反倒成了合乎道德的行為,肯定兩性平等和個人自主權。性快感現在成了肯定的手段,肯定女人作為一個自由、平等的個體,足以跟男人平起平坐,性慾彷彿一座豐沛的儲藏庫,不斷賦予自我正面、道德上的肯定。同性戀平權運動雖未跟女性主義直接結盟,可是有了他們的裡應外合,性慾幾乎和政治權利畫上等號,兩者之間的連結成為再自然不過的事,一談到性,馬上聯想到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選擇、自決、自主。自從被劃歸到政治權利底下,性慾就成了自我之中自然且常規化的一面,掙脫了女陰柔、男陽剛的道德期許。這幾股文化力量結合起來,不僅讓性、性慾和性感取得了合法化地位,更使它們成為擇偶的核心標準,最後還賦予這一評判標準獨立自主的地位。「被某人的性感所吸引」成了一段感情的必要條件。

隨著「性感」成為全新的文化類別、全新的關係評估模式,特別是現代人常拿它來衡量自己與他人的愛情,這反而凸顯了「性」涵義不同階段的轉變。然而,性魅力和性感並非憑空出現的文化類別,而是多重管道齊頭並進的結果:消費文化把美從品格和道德的桎梏之中解放出來,讓性慾一步步取得獨立自主的地位、足堪代表一個人的為人,再把性高潮包裝成某種令戀人夫妻趨之若鶩的能力。根據《牛津英語字典》記載,「性感」一詞在一九二○年代以前都還帶有負面涵義。約莫到了一九五○年代,這詞用在人身上才顯現出正面現代涵義,與美、道德徹底切割。例如,一九五七年威廉‧坎普(William Camp)在《愛的前景》一書中寫道:「她身上一定有個東西在大聲告訴人家她是個好床伴。女孩子不一定要長得漂亮才能性感。」隨著性感成為普遍的文化現象,性感所指涉的遠遠不只是簡單的外貌;它形容人的本質,雖然涵蓋肉體,可是又不純然侷限在肉體上。蘇菲亞‧羅蘭的說法是:「性感是發自內在的東西,妳身上要麼有、要麼沒有,跟乳房、大腿、噘嘴,真的沒有多大關係。」在蘇菲亞‧羅蘭看來,性感是女人天生固有的普遍特質,性感不僅令女人魅力十足,甚至是民眾擇偶時最看重的特質。舉個例子,艾倫是名五十二歲男性,藥品銷售經理,以下這番言論正反映出多數人普遍的想法:

艾倫:長相對我來說是基本要求;不光臉蛋,腰也很重要,她必須有個楊柳細腰,漂亮豐滿的乳房,扁平的小腹,嗯,還有長長的腿。不過你知道的,比起長相,更重要的是她得性感。

訪談者:這是什麼意思?

艾倫:好比說,你感覺得出她很火辣,她喜歡性愛,她喜歡製造快感,也享受快感。

訪談者:那麼,這樣的女性多嗎?

艾倫:嗯……當然沒那麼多啦,不過我相信還是有一些,這點毫無疑問,不過必須找到真正讓你興奮起來的人。這很難用言語表達,不過你看到你就會明白。性感很重要,可是又很難界定。反正你看到就會知道。

這男人的視覺感官顯然隨時準備好要辨識一些約定成俗的性感特點,偵測性慾化身體的線索和訊號。從艾倫的例子便可看出性感在擇偶一事上具有至高無上的重要性,以及民眾怎麼發展出一套詳盡的評判標準,以捕捉對方的性感。

這裡的重點顯然不是要說性感這概念有多新穎,或證明以前的人不被「性感」之類的東西所吸引。真正的重點毋寧是要表達:肉體吸引已成為一種有意識、明確、合法、可被掌控的擇偶標準,且現代社會提供了更多方法讓男性和女性將他們的性魅力轉化成愛情和婚姻。「我們發現,伴侶的肉體吸引力是好感度最重要的指標,反倒是學術成就、智力、人格評價等等,則跟好感度無關。」肉體吸引力在擇偶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愈來愈大,這點可從底下事實看出:新近研究發現男性或女性都很重視肉體吸引力,顯示現在女性也加入男性陣營,追逐這傳統上只有男性才會特別珍視的東西。在一個大規模、橫跨半個世紀擇偶標準趨勢的研究中,大衛‧巴斯(David Buss)和他的團隊找到了非常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據顯示,美國社會在過去五十多年間,將性魅力當作擇偶標準的現象一直持續穩定上升,男女皆然。換言之,肉體吸引力的地位顯然是隨著媒體、化妝品、時尚產業的擴張而成長。

《為什麼愛讓人受傷?》立體書封。(聯經出版社提供)
《為什麼愛讓人受傷?》立體書封。(聯經出版社提供)

*作者伊娃‧易洛斯(Eva Illouz)社會學家,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教授。本文選自作者新著《為什麼愛讓人受傷?:迷惘、煎熬、躁鬱、厭世……愛情的痛,社會學也懂!》(聯經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