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這是什麼話?尊重公投結果但能源政策不變!

2018-12-17 07:30
蔡英文是鐵了心不管公投結果、不調整能源政策?(簡必丞攝)
蔡英文是鐵了心不管公投結果、不調整能源政策?(簡必丞攝)

任何一個想知道政客的話術是多「高深」又多令人厭惡的人,都可以去欣賞蔡總統最近說的一番話;她說,政府一定尊重公投結果,但對再生能源發展的決心不變、能源政策「沒有急轉彎的問題」。

那到底能源政策要改還是不改?如果不改,以核養綠公投通過是好看、好玩的嗎?在此之前小英已說過「非核家園目標不變」的話,當時外界還認為「目標不變但會務實調整」,但現在看來可能連務實調整都難期待了。小英這番話確實讓人看不到一絲絲對敗選的反省、對法令及其精神的遵守、對新民意(公投結果)的尊重、對錯誤能源政策的檢討。

以核養綠公投實質上是廢除電業法中2025年全面廢核的法條,過去蔡政府都以2025年法律規定全面廢核,為其能源政策背書;但這個能源政策推動2年多,明顯問題百出,缺電風險提高、各地「輪流停電」頻率大增、發生過全台大停電,排放增加與空污惡化,更兼以高保證價格購電以推動風電的政策,讓未來20年民眾要多繳交兆元電稅給開發商。以核養綠公投通過,其實就是民眾明確表達對其能源政策的否定。

而以能源專業與以核養綠精神來看,公投結果不是要終止推動綠電,但卻是明白告訴蔡政府:民眾接受也願意使用核電,結果總統說能源政策「沒有急轉彎問題」是說不修改、繼續推動,代表依然是全面廢核。

那請問:總統前面那句「一定尊重公投結果」,不是擺明了是謊言、唬爛嗎?

小英說因為政府尊重公投結果,所以電業法相關條文就廢除了;但這是一句百分之百的誑言;公投通過導致電業法的2025年廢核條文要廢除,是明訂在法律中的「硬性結果」(通過後3日失效,蔡政府想讓它不失效亦不可得),由不得主政者打馬虎眼;真正表現尊重公投結果,當然是要檢討修改能源政策,不再以廢核為唯一且不能變更的前提。但顯然總統仍執意繼續推動其錯誤的能源政策,寧可與近600萬支持以核養綠(即不廢核)的公民對抗,這種作法算那門子的「尊重公投結果」?

而從公投通過後政府有關單位的反應來看,也確實看不太出來官員真心接受並執行公投結果的誠意。一開始行政院發言人就說:核一、二、三要延役來不及,核四要啟用也來不及;被打臉是說謊後,行政院才改口說核三評估延役,在社會壓力下最後又「追加」核二是否延役則視核三延役後的用電需求而定。而對躉購價格過高的離岸風電,縱然外界抨擊不斷,經濟部也寧可加速簽約讓開發商拿到好價格─這代表民眾要付出更多電稅。

馬政府後期因為難擋反核四政治壓力(林義雄絕食),決定封存核四、留待日後決定,這也是為日後萬一缺電時留下一個備胎;蔡政府作法則完全不同,在其增加綠電計劃尚未到位,占比最高的離岸風電甚至還在行政程序時,已經急著要把核電儘速廢除,不論是核四燃料棒急著外送、公投後仍推著核電除役,都大有要造成既成事實,「木已成舟」,你奈我何的味道。

不過,能源政策萬一誤入歧途,要回頭不是一朝一夕即可作到,任何大型電廠、輸配電系統從提出構想到規劃、建設再到最後完成,往往是要10年左右甚至更久。蔡政府能源政策的最大錯誤其實就在躁進,號稱要以綠電代替核電,但在綠電「八字沒一撇」時就停用核電;坦白說,不少人對此規劃有質疑,一來要在2025年前完成綠電占比20%的可能性極低,因為問題多多、興建速度不可能如此快,更兼有輸配電問題;二來綠電不穩定的特性並不能真正代替核電,對電網穩定亦有壓力;三來核電少了甚至沒了,綠電又未完成,就只能拚命增加火力發電,排放增加空污惡化(現在就是如此),社會承受度多大需要驗證。

穩健之道其實就緩廢核,再根據綠電建設情況,在供電維持穩定、排放不增加、環境不惡化的前提下,再考慮逐步對各種發電方式的比例作調整,至於最後是否能達成非核家園目標,要視實際電力供需、減碳需要等情況而定─蔡政府每每以非核家園是世界趨勢欺騙國人,但事實上全世界除了德國繼續要廢核外,已無任何一個國家推動非核家園,原因是減碳優先於廢核。 (相關報導: 高銘志觀點:以核養綠公投揭穿電業法非核家園大騙局 更多文章

在公投結果已非常明確顯示,近600萬公民同意以核養綠後,如果蔡政府仍堅持能源政策不轉彎,執意繼續搞躁進廢核,1年後的大選民進黨再敗事小,把台灣推入能源與環境災難中事大。懸崖勒馬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頭痛的不止台灣!全世界有413座核反應爐,卻連一個高階核廢最終處置場都沒有
安置核廢「只」需要26公頃的土地,卻是台灣40年來解不開的習題
「核電廠要除役,燃料棒卻拿不出來,這種事全世界都沒聽過!」核一如何走到無法除役這一步?
入冬首波冷氣團夾帶霾害 周一影響空氣品質
冷氣團來襲 北部低溫12℃ 日夜溫差偏大
NBA》威斯布魯克巧遇前第一夫人,歐巴馬夫婦若當老闆將會百分百效忠
孫慶餘專欄:吳寶春被霸凌後還要被獵巫?
NBA》我的父親跟傳奇球星是好麻吉!巴克利與亞裔美國人的動人故事
MLB》《富比世》掛保證14名被低估投手(1)陳偉殷也上榜!
梁國源專欄:務實的大阪給台灣城市發展的啟示
高銘志觀點:經濟部老叫離岸風電業者拿出數據,那你自己呢?
謝明瑞觀點:國銀響應新南向仍應兼顧授信風險
陳豐年觀點:引進金融有限執照 加速金融科技業發展
許文昌觀點:比特幣打回原型 經典泡沫深具研究價值
觀點投書:管制網路發訊息?政府沒有懂媒體的人
觀點投書:乃公退黨!新舊潮流之爭,鄭文燦成了舊潮流的眼中釘
曾泰元觀點:2018台灣年度英文─skr
觀點投書:民進黨捲土重來,柯文哲虎視眈眈,國民黨腹背受敵?
觀點投書:讓經濟100分,政治0分
觀點投書:拚經濟要像藝術家一樣的思考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代表歷史屈辱的告示牌依然存在:《滾出中國》選摘 (1)
籃球》富邦人壽「不老勇士GO來盃」 傳奇國手許智超、曾增球秀球技
籃球》張博勝狂飆28分 台銀獲本季第3勝
「像是晴天霹靂」北海道札幌居酒屋大爆炸 42人輕重傷 可能噴霧罐瓦斯肇禍
豬瘟風暴還沒止息 彰化入冬首傳禽流感 鹿港撲殺6958隻土雞
棒球》青少棒球員拚日本留學 林威助、吳念庭、廖任磊擔任評審
「想好、做好、讓人民說好」 卓榮泰:用3個好,讓民進黨重新出發
羽球》石宇奇扳倒桃田賢斗 終止對戰3連敗
張泰山引退儀式》盧秀燕中斷表演挨轟 滅火器主唱:現場噓聲讓我笑呵呵
盧秀燕公布一級單位主管 新舊並存重台中經驗
鄧紫棋首登新北耶誕城 鐵肺爆發high全場
籃球》夢想家阿提諾身體不適下場難擋吸血鬼猛攻連勝遭中斷
減肥超難,甚至愈減愈胖?學者:用有樂趣的方式瘦身才會成功
追憶一位早逝的女作家》王健壯、張大春、黃寶萍……一起來談談他們心中的李維菁
段宜康PO與卓榮泰舊日合照:21年,人的關係變化很大
【Gene思書齋】說好的尊重專業呢?凡事問臉書、谷歌大神、鄉民懶人包 美國也面臨「專業之死」
棒球》明年動向未定 郭泓志盼與王建民當隊友
韓國瑜選後聲量直直落?學者稱「正常現象」:未來在「這時」直播,觀看人數會再創佳績
遭監委報告指「侵害王炳忠人權」 北檢澄清:有誤會
奇幻的氣體巨星》NASA送「她」去木星,如今「她」傳回一幅又一幅「水彩畫」,有鳥、有烏賊、還有海豚!
棒球》談眼中的建仔 郭泓志:很慶幸活在有王建民的時代
為大巨蛋疏散槓文化部 柯文哲:以後溝通全錄影,才知誰在卡誰
歐巴馬健保成新國會攻防議題?德州聯邦法官判違憲 川普樂翻天:我早預言啦!
羽球》辛度直落二擊倒奧原希望 成首位在年終賽奪冠的印度選手
從台灣60年歷史舞台謝幕!「永遠最菜的一群」末代義務役年底全面退伍
不一樣的「江陳會」……弔唁老友江丙坤 海協會前會長陳雲林20日將以「個人名義」來台
《巴黎協定》期中考過關!一再陷入僵局、聯合國秘書長三度上場救援……波蘭氣候峰會終於達成協議
中國改革開放40年》茅於軾:市場化的成功需要政治清明、言論自由、民眾監督、獨立司法
髒髒包事件》何志偉兩度致歉 柯文哲:有需要的時候都會道歉啦
《魂囚西門》明年2月開播!蕭敬騰同台對尬謝盈萱 扮心理醫生「幫鬼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