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靖宇觀點:兩次九合一選舉證明 藍綠都箍不住中間選民

2018-12-16 06:50

? 人氣

作者認為,透過2014、2018年九合一選後數據庫進行分析,中間選民成重點、民兩黨都有大幅度衰退,凸顯了民眾對兩黨的失望。(資料照,蘇仲泓攝)

作者認為,透過2014、2018年九合一選後數據庫進行分析,中間選民成重點、民兩黨都有大幅度衰退,凸顯了民眾對兩黨的失望。(資料照,蘇仲泓攝)

「數據政治」是政治透過通訊技術與社會運作相互滲透的一種活動。簡單來說「數據政治」更一種結合大數據所產生的資料與紀錄平台來進行的政治互動行為,比如說各種不同的選舉民調、社會議題民調等。但透過數據所傳達的資料是否正確又或者訊息的準確性、客觀性受到不同的民調平台而有所異,從而導致數據的真實度經常令人存疑。除此之外,通過政治活動後的大數據生產與紀錄方能保證數據的公正性、客觀性,同時也有利於研究者可以進行資料探勘(Data Mining)、文字探勘(Text Mining)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此,隨著2018年底的九合一選舉結束,筆者試圖透過中選會所提供的2014、2018年兩次九合一選後數據庫進行分析,分別從中央到地方就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不含原住民)及鄉鎮市代表(不含原住民)四類得票來對國民黨、民進黨與無黨籍(筆者視無黨籍為中間選民)進行比較。其目的就是要釐清這次選舉究竟是「民進黨大敗?」還是「國民黨大勝?」

20181124-107年度九合一選舉投開票所畫面,高雄市長選舉公報。(甘岱民攝)
2九合一選舉投開票所畫面,高雄市長選舉公報。(甘岱民攝)

第一、縣市長得票分析。國民黨部分,2014年獲得5,830,106選票,2018年獲得6,102,876選票,選票增加了272,770選票,相對成長4.68 %;民進黨部分,2014年獲得4,990,677選票,2018年獲得4,897,730選票,選票減少了92,947選票,相對成長 -1.86 %;無黨籍部分,2014年獲得1,434,851選票,2018年獲得1,413,821選票,選票減少了21,030選票,相對成長 -1.47 %。筆者認為從兩次的對比來看並沒有太大的選票消長,相對地,如果把無黨籍選票分別配置給國、民兩黨時,確實有可能會造成極大的選票差距,也就是說2020年大選誰能拿到中間選民的信賴,誰就能獲勝。

第二、縣市議員得票分析。國民黨部分,2014年獲得4,488,789選票(386席次),2018年獲得5,001,157選票(394席次),選票增加了512,770選票,相對成長11.41 %(+8席次);民進黨部分,2014年獲得4,515,532選票(291席次),2018年獲得3,844,245選票(238席次),選票減少了671,287選票,相對成長 -14.87 %(-53席次);無黨籍部分,2014年獲得2,442,281選票(203席次),2018年獲得2,632,480選票(234席次),選票增加了190,199選票,相對成長 7.79 %(+31席次)。從上述之資料可以明顯的看到民進黨的席次大幅下降,而國民黨卻沒有大幅上升,反到是無黨籍市議員席次大增。由此可以推論,人民對民進黨的教訓意味較為濃厚,對國民黨並沒有特別的支持。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靖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