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者們》選摘(7):會思考的電腦

2015-10-08 05:00

? 人氣

人工智慧被認為是數位矽時代的終極高峰。(取自網路)

人工智慧被認為是數位矽時代的終極高峰。(取自網路)

勒夫雷思夫人的反對意見

愛達應該會很開心吧,因為在她過世超過一百五十年之後,我們還在揣摩她的想法有沒有可能是真的。不難想見如果她還在世的話,一定會很自豪的寫信宣揚自己的真知灼見,譬如說,計算用的機器有一天會演化成全方位的多功能機器,精緻程度不只用於處理數字問題,甚至還能作曲和處理文書,而且「它的運算機制能結合一連串各式各樣、毫無止境的通用符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詩人拜倫女兒電腦先驅愛達
150年後,我們還在揣摩詩人拜倫女兒、電腦先驅愛達提出的想法之真實性。

這類型的機器在1950 年代開始踏上歷史舞台,在接下來三十年內又有兩項深具歷史意義的創新,使它們徹底顛覆我們的日常生活:先是微晶片的問世讓電腦體積小到可以成為個人使用的工具,封包交換網路又讓電腦可以做為一個又一個的節點,串連成規模龐大的網路世界。個人電腦與網際網路帶來數位化的創新,讓我們可以彼此分享資訊、建立社群網路,踏入愛達所謂「詩意的科學」的境界—科技和創意經緯交錯,有如紡織機編織成的華麗繡毯。

人工智慧迷長年以來一直希望,或者說是威脅,像HAL 這樣的電腦很快就會跟大家碰面,證實愛達的預言錯誤。閔斯基和麥卡西在1956 年就是以此為前提,於達特茅斯舉辦研討會正式開啟人工智慧的研究領域,並且在研討會上做出結論,指出人工智慧將在二十年內有長足進展;但事後證明這並沒有發生。接下來,我們度過一個又一個的十年,一波又一波的專家都主張人工智慧的成果就在不遠的前方,或許花不到二十年;但是時至今日,它仍是海市蜃樓,永遠要再二十年才能實現。

1957 年,奠定現代數位電腦架構的馮諾伊曼,在過世前曾經短暫研究過人工智慧的課題,他認為人腦跟電腦的結構截然不同,數位化的電腦只能處理精確的計量,至於人腦,在我們目前已知的範圍內會包含一部分的類比系統,因此可以用連續體的概念處理機率問題。也就是說,人類心智運作的流程包含許多來自神經系統的脈衝訊號和類比波動,這些數位脈衝與類比波匯流後不只會產生「是」與「非」的二分法資訊,還會在兩極之間產生「或許」、「可能」與其他種種無法勝數的微妙差異,甚至有時還會導致困惑的結果。

IBM的深藍電腦擊敗棋王
IBM的深藍電腦擊敗棋王,被認為是人工智慧的一個里程碑。(取自網路)

會下棋的深藍

後來IBM 專門下西洋棋的「深藍」電腦在1997 年打敗世界棋王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v)的消息,帶動一波媒體報導,讓我們對於人工智慧的討論變得比較熱絡。接下來,可以用人類自然語言回答問題的「華生」電腦也在2011 年益智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中擊敗盧特(B. Rutter)和詹寧斯(K. Jennings)成為優勝者,IBM 的執行長羅曼堤(Ginni Rometty)高興的表示:「我想,這個結果足以讓所有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人員同感振奮。」結果羅曼堤也是第一位承認「華生電腦並非真正在人工智慧領域有任何重大突破」的人。深藍的表現純粹來自於無人能及的棋局比對能力:每秒鐘可以算出兩億種棋局的後續可能發展,同時和過去七十萬筆西洋棋大師賽的紀錄進行比對。深藍的運算能力的確不凡,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會把這種能力視為「真正會思考」,卡斯帕羅夫就說:「這麼說不是因為我輸不起,不過深藍在智力上的表現,就只等於用電腦程式控制的鬧鈴罷了,而我輸給了這台價值一千萬美元的鬧鈴。」

華生電腦也是因為超強的運算能力才能成為「危險邊緣」的優勝者:在華生電腦四兆位元組的儲存空間裡,總共有兩億頁的文件資料,其中維基百科的內容也只不過占去0.2% 的儲存空間。華生電腦可以在一秒內查閱相當於一百萬本書的資料,處理英文俚語的表現也相當不錯,但是應該不會有人認為,華生電腦有辦法通過圖靈測試。事實上,華生電腦的計畫主持人就是擔心「危險邊緣」製作單位會故意出一些擾亂電腦的題目,把節目轉變成某種型態的圖靈測試,因此堅持只能從先前沒播出過的比賽彙整題庫。儘管如此,華生電腦還是會因為陷阱題顯現出它無法像人類一樣思考的原形,比方有一題問到:什麼是前奧運體操選手艾瑟(George Eyser)的生理奇觀?正確答案是艾瑟少了一隻腳,結果華生電腦回答成:「一隻腳。」根據參與IBM 華生電腦計畫的費路奇(David Ferrucci)解釋,問題出在華生電腦不了解「奇觀」的涵義,「電腦不知道少一隻腳才是最不尋常的事。」

華生電腦
華生電腦是人工智慧的另一個高峰。(取自網路)

就連IBM 內部的人也同意瑟爾的說法。他們從來沒對外宣稱華生電腦是「有智慧的」電腦,華生電腦的研究主管凱利三世在見證深藍和華生電腦的獲勝後表示:「現在的電腦只能算是表現優異的白痴。它們有非常強大的儲存資料能力,數值運算的表現也不遑多讓,人類在這兩項的表現已經遠遠不是電腦的對手了。但是如果我們換成另一種能力再做比較,譬如說是理解、學習、調適和互動能力,電腦的表現就遠遠不及人類。」

總而言之,與其說深藍和華生電腦的表現,往證明機器可以擁有人工智慧的方向邁進,倒不如說它們恰好可以做為反證。麻省理工學院「大腦心智與機器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Brains, Minds &Machines)主任伯吉歐(Tomaso Poggio)教授挑明了講:「近期的研究成果反而諷刺的讓我們看見,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發展極限。

人腦與電腦殊異

莫拉維克對於矛盾現象的描述,佐證了馮諾伊曼早在半世紀以前就提出的觀點:人類大腦以碳元素為基礎進行化學反應的運作方式,與電腦以矽元素為基礎所形成的二進位邏輯電路,大不相同。

大腦不是硬體,大腦不只包含數位與類比訊號,同時還是類似網際網路的分散式架構,迥異於電腦的中央處理模式。電腦中央處理器執行指令的速度,就算是人類把腦神經燒掉也追不上,「但是人腦的長處不在這邊,」人工智慧兩位首屈一指的教科書作者羅素(Stuart Russell)和諾米格(Peter Norvig)說:「要知道,人類所有神經元和突觸都能在同時間一起運作,而時下常見的電腦卻只有一顆或少數幾顆中央處理器而已。」

那麼,只要模仿人腦運作的方式來設計電腦,問題不就解決了嗎?關於這一點,蓋茲推測:「到最後,我們一定可以完成人類基因組定序,完全掌握以碳元素為基礎的智慧到底有哪些本質。說穿了,這就是一種用反向工程解決問題的做法。」說起來很簡單,但是科學家光是為了比對一公釐長迴蟲的神經運作方式,就花了四十年的時間。一公釐長的迴蟲只有302 個神經元和8,000 個突觸 ,而人類的大腦有860 億個神經元和150 兆個突觸。

2013 年年底,《紐約時報》在報導中提到:「研發成果將帶來一顆數位化的腦袋」、「新一代的人工智慧有可能做出人類可以輕易完成的動作:看、說、聽、探索、操作、控制等等。」這些句子不禁讓人回想起,1958 年新聞媒體對於「感知器」的描述(會走路、會說話,看得見也會寫字,能自我複製,並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這次的研究方法一樣是採取複製人腦神經網路運作的策略,《時代》雜誌指出:「新一代的電腦是以生物神經系統的架構為基礎,主要聚焦於神經對外部刺激的反應,以及不同神經元如何串連、詮釋接收到資訊的意義。」IBM 和高通分別透露公司內部正在推動「類神經」領域的研究計畫,讓電腦的處理器能夠像人腦一樣運作,歐洲也有幾個單位組成「人類大腦計畫」(Human Brain Project)的研發聯盟,宣稱他們「已經可以在一顆八寸矽晶圓上做出類神經微晶片,上面有五千萬個塑膠突觸和二十萬個仿生的神經元模型」。 †

或許最新一輪的科技報導正在見證未來數十年後可能真的會有像人類一樣思考的機器。「我們有一張清單,上面羅列各種機器不會做的事,諸如下棋、開車、翻譯之類的。我們不斷檢視這張清單,不時把機器學會做的事情刪掉,」柏納-李說:「總有一天,我們一定可以把清單上的項目統統刪光。」

最新科技的進展也有可導致所謂的「奇異點」(Singularity)。奇異點是馮諾伊曼首創的詞彙,經未來學家科茲威爾(Ray Kurzweil)和科幻小說家文奇(Vernor Vinge)推廣,愈來愈廣為人知,它描述電腦發展到某個時間點後,不只會比人類聰明,還會不斷自我改良出愈來愈聰明的機型,屆時科技發展將不會再有人類可以扮演的角色。文奇大膽預言,這個時間點會發生在2030 年。

反之,這些科技進展的結果也有可能重蹈1950 年代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徒然描述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海市蜃樓。真正的人工智慧可能還要再等好幾個世代,甚至是好幾個世紀以後才會誕生,到底哪種情境是真的,就交給未來學家去爭辯吧。事實上,如果對「意識」採取最嚴格的定義,我們大可直指根本沒有人工智慧這回事,但這個議題也留給哲學家和神學家去辯論吧。畫出象徵藝術與科學完美結合的終極作品「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的達文西就說:「人類再怎樣有天分,也無法做出比大自然更精簡、更美觀、也更有意義的發明。」

不過我們還有另一條發展路徑,一條愛達會舉雙手贊同的路徑,也是半世紀以來,從布許到李克萊德再到恩格巴特一脈相承的電腦發展走向。

人工智慧華生電腦
IBM的華生電腦把人工智慧再推向另一個高峰。(取自網路)

人與電腦的和諧互動:「華生,過來這兒」

「分析機完全沒有創造任何東西的意圖,」愛達說:「只要我們知道如何對它發號施令,它就會一一執行。」愛達從不認為機器可以取代人腦,但是卻堅持機器是人類的最佳拍檔,在與機器的合作關係中,人類能提供的就是原創力和創造力。

這個理念支撐著另一條不同於人工智慧的電腦發展路徑:和人類建立伙伴關係,擴增人類智能。這條路徑結合電腦與人類雙方面的能力,實現人與電腦的和諧互動,成效比讓電腦擁有思考能力的發展豐碩許多。

2005 年,一場西洋棋錦標賽就在這個理念下展開。參賽者可以選擇不同的電腦組隊參加,不但有很多西洋棋大師共襄盛舉,會場裡各種先進電腦也讓人目不暇給。然而比賽最後的贏家既不是西洋棋大師,也不是最先進的電腦,而是由與電腦合作最密切的參賽者獲勝。「人和電腦的搭檔可以輕易贏過功能最強大的電腦,」卡斯帕羅夫說:「人類戰略規劃能力再加上電腦精確的戰術執行,會產生無與倫比的效果。」這場錦標賽的最後贏家不但不是西洋棋大師或是最先進的電腦,也不是人與電腦隨便組成的雜牌軍,而是兩位美國籍業餘棋手和三台電腦組成的團隊。他們兩人知道如何讓自己與三台電腦同步運作的成果最佳化,卡斯帕羅夫的評價是:「他們能夠有效指揮、操作電腦深入思考不同棋路的意義,有效反制解讀棋局能力比他們優異的西洋棋高手,也能擊退其他功能更強大的電腦對手。」

換句話說,未來贏家將是能夠和電腦建立最佳合作伙伴關係的人。

*本文選自天下文化出版的《創新者們》一書,本書作者為以撰寫《賈伯斯傳》而聞名的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他畢業於哈佛大學文學院,後以羅德學者身分在牛津大學進修,並取得哲學及政經碩士學位。曾任《時代》雜誌執行總編輯、CNN董事長兼執行長,在歐巴馬總統上任後,被指派擔任美國廣播理事會(BBG)主席。他不僅是傑出的記者,更是備受讚譽的傳記作家,寫作功力一流。著有《賈伯斯傳》(Steve Jobs)、《愛因斯坦》(Einstein: His Life and Universe)、《富蘭克林傳》(Benjamin Franklin: An American Life)、《季辛吉傳》(Kissinger: A Biography)等暢銷傳記。

創新者書封與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