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帝國亞週邊的日本:《帝國的結構》選摘(下)

2015-08-23 05:30

? 人氣

講座派的看法確實很新鮮。因為在馬克思主義以前,對於這一類制度的改革,都只從中國文化的影響去思考。也就是說,只從觀念的層次去觀察。馬克思主義者則從「經濟的下層結構」,重新看待這個問題。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這樣說:『然而,就算這些理論、神學、哲學、道德等等,陷入與現存諸關係的矛盾之中,那也是因為現存社會的諸關係,陷入了與現存生產力的矛盾之中,才可能發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從這個觀點來說,那麼當時日本之所以引進律令制、以及伴隨著律令制的諸多觀念,不只是來自外國的觀念影響;應該把它看作是為了解決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矛盾而發生的、日本社會本身的產物。戰前的講座派馬克思主義者如此認為。當然,他們不只對古代日本這樣想,關於近代日本也是採取同樣的態度。

結果,戰前的馬克思主義者,並沒有去思考古老的天皇制,為什麼會在日本近代資本主義國家中,發揮機能。他們只是一味地從生產關係去說明。照他們的想法,天皇就成了大地主。也就是說,近代日本的天皇制,是地主階級與資本結盟形成的絕對王權。一九二五年以後的日本,重工業已經發展,並且實施普通選舉。在這種時期,他們卻還是以打倒天皇制為第一目標。結果他們不但遭到國家的鎮壓,也受到大眾的孤立,導致最後全體改變立場。

蹈襲著這樣的經驗,戰後的左翼以解開天皇制的祕密作為自己的課題。這時候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態度。第一種態度認為,雖然說天皇制根本上受到經濟的下層結構(生產模式)規定,但仍然應該把它當作獨立於下層結構的觀念領域來觀察。如果根據他們的想法,那麼天皇制頑強地存留,顯示了觀念性上層結構的自主性。

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德國。馬克思主義者只從生產關係的觀點,去捕捉納粹主義的本質,結果全面失敗。於是他們拒絕從前的經濟決定論,開始強調上層結構的自主性。因此,舉例來說,法蘭克福學派在學說中引進了精神分析。日本也是一樣。為了說明天皇制法西斯主義,丸山真男導入了政治學、社會學,吉本隆明構想關於「共同幻想」的理論。但是,像這一類的看法,結果導致對於經濟下層結構的忽視。

但是,我所主張的「經濟的下層結構」,所指的是交換模式的意思。被視為觀念領域的共同體、國家、國族,各自都根源於不同的交換模式,並沒有從交換模式獨立出來。此外,即使看起來完全是經濟的領域,在某種意義下其實是極度觀念性的。舉例來說,資本主義經濟根本上透過「信用」而成立。因為那是商品交換(交換模式C)的發展,必然會產生的現象。馬克思的《資本論》就明白地指出這一點。然而,大多數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懂得交換模式的觀點,硬是將經濟的基礎與觀念的領域區分開來,他們所進行的議論也就不具建設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