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遷專文─《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

2015-08-20 06:30

? 人氣

康熙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取自網路)

康熙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取自網路)

簡介:《康熙》分別從六個不同的領域(遊、治、思、壽、阿哥、諭),「戲仿」康熙的語氣,揭露他的統治思維、用人原則,乃至於生活態度、嗜好、教養子女與養生之道。透過第一人稱敘述,史料中的細節似乎活了起來:舉凡他在面對死亡、立儲引發的爭鬥時的執著與淡然,為政兼顧理、義、情,凡事親力親為、謹慎求實,展現決斷力,又不時反躬自省。這些「原料」,經過史景遷的巧手重新剪裁、拼貼、縫製後,勾勒出一幅立體的人物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同於歷史小說所創造的場景,可就著歷史的骨架空隙自由發揮,《康熙》處理的史料有憑有據,但處理的方式有別於一般學術著述:假康熙之手,一手揣著一只鏡子,自我端詳,一手拿著一枝看不見絲線所牽引的筆,自我描繪。這只鏡子、這條絲線代表什麼,牽涉到歷史的追求,讀者定各有體會。重要的是,康熙的語氣與性情的再現,讓這位古代君王走下龍椅,褪去厚重的歷史感,呈現生活化與人性的一面。

康熙王朝

本書是悠遊康熙帝國世界的導覽,他是一六六一至一七二二年在位的中國皇帝。這趟遊歷之目的,乃是要揣摩康熙的內心世界:他憑恃著什麼樣的心理素質來治理中國?他自周遭的世界學到什麼教訓?他如何看待治下的子民?什麼事情能令他龍心嘉悅,又是什麼事情惹得龍顏勃然震怒?身為滿族征服者的苗裔,他如何適應於漢人的學術和政治環境,又是如何受到來京西洋傳教士所夾帶的西方科學與宗教思想的洗禮?

任何窺視皇帝內心世界的意圖,縱然旨在揭示他的異秉之處和人性特質,也勢必會被康熙的子民視為大逆不道的行徑。紹承大統之後,康熙便被載入一千八百餘年來帝王之家的史冊,融入中國賡續兩千年不絕的正史進程。根據官方的說辭,皇帝並非尋常之人;反過來說,假若皇帝流露尋常人的特質,這些特質也必然符合歷史記載的帝王行為模式。一旦貴為皇帝,康熙便成為俗世的中心象徵,天、地兩界的橋樑,依據中國人的語彙,「天子」統治著這「中國」。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必須耗費在儀禮之上:在紫禁城內接受朝覲陛見,前往天壇祭祀,出席朝廷碩儒講授儒家典籍的講座,到宗廟去奉祀滿族祖先。若非出外巡幸,便是幽居北京城內或附近美侖美奐的宮殿,外有高牆環抱,千萬精銳鐵衛拱護。生活上幾乎每一個細節都突出他的唯我獨尊及崇榮地位,彰顯他的永垂不朽:唯有他能坐北朝南,群臣只能北面而望;唯獨他能用朱砂,群臣僅能使用黑色墨汁;他孩提時代的漢名「玄燁」兩個字應避諱,朝廷文牘凡出現「上」字均須抬頭;龍袍、龍帽是他的專屬服飾;臣民在他面前必須行叩頭之禮;甚至他自稱的「朕」這個字,也不容他人僭越使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