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作人觀點:歷史在這裡歎息─關於浦志強案的思考

2015-06-18 05:40

? 人氣

中國改革開放後三十年的基本特色,是市場化和法制化。前三十年,國家領袖在政治上無法無天,恣意妄為;後三十年,各級政府在執政中體現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因此可以說,法制建設和依法治國,是改革開放前後三十年的歷史分水嶺。這是現代中國的立國之本,動搖不得,倒退不得。只有在依法治國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形成最基本的國家和民族共識,進而由初級階段的專政,發展到較高階段的憲政,建設一個現代國家,實現實質意義上的民族復興。憲政問題,是國家民族的基本共識。如果沒有這個共識,如果誰要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以專政對抗憲政,大搞階級鬥爭,國家的前景,可想而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上所述,本為最基本的法律常識。在此卻由一個曾經的刑案當事人,非專業人士來向司法部門和法官大人由衷訴說,向專業人員進行普法宣傳教育,這不是很可笑嗎?是的,這是可笑的。然而,當你看見這個可笑的現象,想到這一現象的原因,想到浦案的成因,想到法治的環境,你能笑得起來嗎?你只有歎息。    

無論什麼樣的時代,無論什麼樣的經濟奇跡,如果存在言論罪和文字獄,如果還有因為思想和言論而坐牢的政治犯,這樣的社會,不可能自信。無須抹黑,事實不證自明。資訊時代的道路以目,不可能成為中國好風景。

在嚴格的意義上,浦志強不是一個通常意義上的執業律師。他是一個大律師,因為他來自歷史。浦律本科是歷史系出身,讀研是法律史。正是在讀研時期,他成為獻身社會的廣場之子。這段經歷和後來二十多年的社會變遷的歷史,鑄就了他的大歷史人格。他為改善這個國家而受苦受難。他可能感動不了肉食者的“中國”,他卻感動了億萬中國人,感動了世界。他的受審,就是國家頒發給他的官方證明。他以肉身走進司法史,以慈善之心走進歷史,他應該感謝誰嗎?

也許,你和他都只有歎息。不公在眼前發生,歷史就在這裡。

近年來,由於認識和利益問題的不確定,甚至尖銳對立,導致各種矛盾交織,利益紛爭,局面混亂。在司法公正方面,有進有退。司法的進步固然振奮人心,但某些方面的倒退,卻更令人寒心。僅從浦案、高案、唐案等言論案可以看出,在保障公民政治權利特別是言論自由權利方面,出現了大面積倒退。這種退步,與市場經濟時代的商業違約毀約行為,十分類似。而在立法司法上的違約毀約,無異於啟動自毀程式的政治冒險,這種冒險可能導致改革開放的法治成果前功盡棄,甚至歸零。中國傳統的治亂迴圈,也許將重新開始。

從秦政到清朝,從民國到新國,從一元王朝到二元語系,從全民體制到兩個階級,惡狠狠和軟綿綿,如同兄弟演戲。看得太多,進而無語。

前所未有的奔跑,前所未有的撕裂,前所未有的失落,前所未有的自信!掉隊你不能罵人,跌倒你不能哭泣,輸家你不准下桌,贏家要跑?那也不行。勝利者書寫的歷史,B面都是羞恥。.看得太多,進而無語。

為什麼,你的正,對我是負的,我的正,對你也是負的?如果任由屁股指揮腦袋,任由拳頭命令腦袋,你我的人生,只能成為一場賭博,一場零和遊戲。

這是誰的叢林?官民為何對立?看得太多,進而無語。

不看那麼多,行不?可你不怕絞肉機,只怕洗腦機。你不是超人,當然恐懼,但你更恐懼精神殘疾。所以你只有歎息。歎歷史之痛,息入世之心。

*作者曾任《文化人》主編,中國民間組織「綠色江河」副秘書長。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自「新公民運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