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金正恩到底搞的是什麼名堂?

2015-06-10 15:02

? 人氣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真裡有假,假裡興許也有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出了北韓,金正恩儼然就是個魔鬼形象。倫敦有個剃頭的,敢拿他開玩笑,這斯就派人來找茬。這胖乎乎的花花公子,還喜歡瑞士奶酪,跑車和靚女。

但在北韓,他卻是君主,最高領袖,一舉一動跟上帝沒有兩樣。北韓百姓鼓掌歡迎他,手掌都拍得紅腫起來。

國家媒體報導他如何在全國巡遊和發布指示,比如最近有關養殖鑽紋龜的問題。

北韓《勞動新聞》報導,在平壤的這家養殖場是在他父親金正日的領導下建立的,「為人民提供可口的有營養的鑽紋龜,在古代人們就知道這種龜的珍貴營養價值。」

金正恩的指示來得太及時了,因為這家養殖場原來做得很不好,沒養出多少龜來,思想工作也沒跟上。因此《勞動新聞》引述他說:「養殖場甚至沒有安排進行革命歷史教育的房間,這讓人很難理解。」

更糟的是,養殖龍蝦花了不少銀子,現在也泡湯了。「大同江鑽紋龜養殖場」算是惹上事了。

恐懼

金正恩指導養殖鑽文龜。(BBC中文網)
金正恩指導養殖鑽紋龜。(BBC中文網)

這一切只能說明要真正了解金正恩有多難。他在國際上的惡霸形像,被各方宣傳能手或塗金抹粉或塗鴉。但是最近南韓情報機構聲稱北韓高官被清洗,著實讓人感到意外,只能說明,對在北韓的專家來說,金正恩也是個讓人無法捉摸的主兒。

外邊的專家都不抱希望。一些人認為金正恩近來的行為很無常,他父親都不會這樣做。在金正日手下,他周圍的人都不會出事,將軍們位子坐得穩穩地,也不會掉頭。這應該說明金正日的人都支持他。

所以自然的推論就是:金正恩突然殺了自己的姑父張成澤,或許還有國防部長玄永哲,讓他周圍的人都害怕自己將是下一個被宰的目標,而對不知何時會突然喪命的恐懼會讓那些握有權力的人先行動起來。

英國利茲大學高級研究員佛斯特卡爾特(Aidan Foster-Carter)說,「如果忠誠的幹部認為,他們隨時都會無緣無故地成為下一個目標,這就損害了忠誠,甚至會鼓勵他們叛逃。」

或許更糟的是,「如果精英階層都覺得不安全,你能怪他們會思變嗎。」

黔驢技窮

到底是忠誠還是極端不忠誠能化解險情?(BBC中文網)
到底是忠誠還是極端不忠誠能化解險情?(BBC中文網)

接下來就好好算計一下了:到底是忠誠還是極端不忠誠能化解險情?

歷史上,陰謀者都命不長。

  • 暗殺希特勒的一切預謀都以失敗告終,參與策劃暗殺的都被抓獲並處決。
  • 史達林清除了所有潛在的反對派。
  • 在南韓,朴正熙總統在飯桌上被自己的情報頭子金載圭刺殺身亡,而金載圭受審後被吊死。

佛斯特卡爾特認為金正恩已經黔驢技窮。他對BBC表示金正日當初並不為人知曉,「但是我們現在知道金正日非常能幹。他父親金日成用了20年時間培養他。」

而金正恩還不到三十就被推上這個職位,以前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國外度過的,在瑞士上學,因此他在平壤是個局外人,可能對那裡政治運作的方式並不能輕車熟路。

形象問題

多年來,外間許多專家都看到了北韓政策中的某種邏輯,當它想得到外國幫助時就顯出一臉窮兇極惡的樣子。(BBC中文網)
多年來,外間許多專家都看到了北韓政策中的某種邏輯,當它想得到外國幫助時就顯出一臉窮兇極惡的樣子。(BBC中文網)

多年來,外間許多專家都看到了北韓政策中的某種邏輯,當它想得到外國幫助時就顯出一臉窮兇極惡的樣子。

但是金正恩的行動卻讓人看出不他的意圖。佛斯特卡爾特說,「我無法告訴你他的外交政策是什麼。突然他要去俄國,但隨後又取消計劃。」 他下令關閉在南韓邊界的工業園區,也沒有明確目的。「他撤走工人,為什麼呀?」

另一位深諳北韓事務的專家也對金正恩上台三年的表現不感冒。

麥亞斯(Brian Myers)在韓國東西大學教書。他撰寫了一本書,專講北韓的宣傳。他對BBC表示:「要說金正恩,我的感覺是,他沒有他父親聰明。我覺得他把自己的形像搞得很糟。」

在北韓,這可不是小事。「北韓人並不像我們這樣看金正恩。可是他們不是傻瓜。他們比我們想像的要成熟得多。金正恩太年輕,太幼稚,太無長者風度,對人民不會像他父親那樣產生很大魅力。」

麥亞斯認為他邀請美國籃球明星羅德曼訪問朝鮮,完全是一步錯棋:「金日成和金正日接見外賓的照片,都是外國人單膝跪地鞠躬,領袖站得筆直,意思是外國人根本不重要。」

「金正恩見羅德曼的影片中,這位退役明星蹺著二郎腿,面前一罐可口可樂,臉上一副墨鏡,頭頂板球帽。可以看到坐在他身後的人的表情,他們難以理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看到這些影片片斷後,覺得也許金正恩是在國外長大,與北韓官方文化不合拍。今後,這可能會給他帶來麻煩。」

(撰稿:BBC記者埃文斯/翻譯:董樂/責編:歐陽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