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需要升級版新南向政策!越南學者建議納入3太平洋邦交國

2024-05-25 13:00

? 人氣

 2020年10月8日,時任副總統賴清德出席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舉辦的「2020年玉山論壇:亞洲創新與進步對話 」論壇。(蔡親傑攝)

2020年10月8日,時任副總統賴清德出席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舉辦的「2020年玉山論壇:亞洲創新與進步對話 」論壇。(蔡親傑攝)

新南向政策是甫卸任我國總統蔡英文的外交成就之一,且該政策對象涵蓋東南亞、南亞國家及太平洋地區的澳洲和紐西蘭,不過越南胡志明市社會科學人文大學講師黃心光撰文表示,新上任的賴清德政府需要升級該政策,並把帛琉、馬紹爾群島、吐瓦魯3個太平洋邦交國納入其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越南策略論壇(VSF)19日刊登黃心光(Huỳnh Tâm Sáng)文章,內容稱經過8年後,蔡英文政府的新南向政策達到許多成果,尤其是經濟部分,但新總統賴清德需要在文化及人與人互動投入更多,同時把帛琉、馬紹爾群島、吐瓦魯3個台灣邦交國納入此重大策略。

蔡英文在2016年競選期間,就把新南向政策列為政見,當選後隨即推動。黃心光直言,該政策是蔡英文最知名的外交倡議,「基本上,該政策的出現是區域地緣政治日益不穩定的脈絡下指引台灣方向」。他提到,該政策是透過促進與東南亞、南亞和澳洲、紐西蘭18國穩定合作,降低台灣對中國的依賴。

黃心光指出,台灣近年在新南向夥伴國的投資大幅擴張,台灣製造業在這些國家的存在增加,特別是在越南的電子製造業、在泰國的印刷電路板(PCB)和在印尼的紡織及鞋子製造業。他提到,賴清德在競選期間說,推動新南向政策,台灣在國際社群扮演正面力量的角色,會和理念相近夥伴持續合作。

黃心光亦稱,2023年還是副總統的賴清德曾強調,人是新南向政策的中心要素,表示該政策會是繼續努力的「指南」。「不過新南向政策的成功不能只依靠賴清德的承諾」,他直言,在地緣政治迅速變化的脈絡下,該政策需要新的目標,才能實現台灣新總統的願景。

20221010-總統蔡英文(右)與帛琉總統惠恕仁(左)10日出席「111年國慶酒會」。(柯承惠攝)
20221010-總統蔡英文(右)與帛琉總統惠恕仁(左)10日出席「111年國慶酒會」。(柯承惠攝)

新南向應納3太平洋邦交國

黃心光表示,帛琉、馬紹爾群島、吐瓦魯未被納入升級版的新南向政策的話,會給人台灣沒做出必要努力,恢復與這些國家的策略互動,特別是在中國藉由投資和發展協助來搶奪台灣邦交國的情況下。他強調:「和現有邦交國強化正式外交關係很重要,因這些國家可代台灣向聯合國這類國際機構傳遞想法。」

黃心光坦言,在現實上,台灣和中國競爭保有邦交國的資金和發展倡議的資源有限,所以台灣只能做正確的事,強調優先考慮民主和透明政策、價值觀為基礎的關係,以及長期承諾勝過短期利益。他認為,穩固關係需花數年時間和外交努力,共同利益和承諾要「新的投入」,才能鞏固正面氣勢。

「把帛琉、馬紹爾群島、吐瓦魯納入升級版的新南向政策,不只是幫助這些國家強化其在國際社群的地位,也是確定台灣對夥伴持續不斷的支持」,黃心光稱,為了讓賴清德制定出好的策略,他的外交團隊必須先對當前新南向政策基礎,即目標和價值,還有新版新南向政策要應對的議題有明確藍圖。

黃心光認為,評估蔡英文的外交政策談話,或許能給新政府有些建議。他指出,蔡英文在2023年玉山論壇致詞說,「當我們往更具包容性和韌性的發展之路邁進時,我們將繼續深化與新南向政策合作夥伴和其他理念相近國家的連結」,其中「包容性」和「韌性」是關鍵字。

黃心光說,包容性意味對社會各階層公平分配機會和資源,包括弱勢和常在社會主流中被遺忘的族群;韌性則指面對挑戰時,堅定立場的能力,以及調整政策的能力,以從危機中復原,因此賴清德應依前往更具包容性和韌性的未來的政策架構軌跡,重新校準新南向政策。

20161010-國慶酒會.兩大主題菜色.夜市美食及東南亞料理.(陳明仁攝)
20161010-國慶酒會.兩大主題菜色.夜市美食及東南亞料理.(陳明仁攝)

調整獎學金額度、以人與人為焦點

黃心光稱,為了台灣和新南向國家整合,推動經濟合作是「骨幹」,而該政策帶來的經濟利益值得認可,台灣和新南向政策夥伴國家間的人與人往來卻未受到足夠重視。他表示,隨著文化交流與人的連結能為台灣和新南向國家未來推動合作有所貢獻,人與人關係必須成為執行新方向的焦點。

黃心光強調,若只聚焦於透過台灣駐外館處的網絡,或局限於此領域工作的人士及線上計畫,台灣和夥伴國家無法達成互相了解,因此語言交換計畫、招募更多熟悉當地語言,且深度了解習俗、信仰、新南向夥伴國的長處和弱點的外交專家,應是幫助文化交流活動有效拓展的措施。

「賴清德政府必須邀請來自新南向國家的有能力、語言流利先驅參與此重大策略」,黃心光說,台灣應透過人才交換和長期獎學金計畫,和新南向國家積極進行教育合作。他提到,台灣教育部提供研究生的獎學金是每月新台幣2萬元,可是經濟學人資訊社(EIU)2023年把台北列為全亞洲第12貴城市。

黃心光表示,對於在都會讀書的學生而言,這樣的獎學金額度相當微薄,「因此賴清德政府應調整獎學金計畫的資金分配,以符合現今在台灣的生活成本及生活條件」。他直言,新南向政策具策略分量,因幫助台灣在面對日益漸增的大國競爭局勢,還有中國的外交及經濟脅迫下挺住。

黃心光也說,賴清德2017至2019年間擔任行政院長,幫助他累積實施新南向政策的寶貴專業經驗,「為了達成新南向政策有效調整,台灣新總統需要用他的領導力,動員有能力和經驗的團隊,成員能做出實際、寶貴貢獻,且該政策升級版具有策略重要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