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晶片大廠「成全球第3」利潤卻暴跌69%!外媒揭悲慘真相:燒錢黑洞

2024-05-23 17:53

? 人氣

中芯國際成為全球第3大晶圓代工廠,淨利潤卻下跌將近70%。(圖片來源:MONEY DJ)

中芯國際成為全球第3大晶圓代工廠,淨利潤卻下跌將近70%。(圖片來源:MONEY DJ)

中國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SMIC)日前公布2024年第1季財報,儘管營收年增19.7%,利潤卻暴跌大約69%。有外媒認為,原因主要是和中芯國際為了協助華為突破美國制裁,花費不合理的成本量產7奈米晶片有關,報導還引用台灣媒體分析,用「燒錢的黑洞」來形容華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韓媒《朝鮮日報》報導,中芯國際首季營收為17.5億美元(約新台幣544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9.7%,僅次於台積電和三星,還贏過台灣晶圓二哥聯電、美國格芯,然而中芯的淨利卻只有7180萬美元(約新台幣22.35億元),年減69%,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20.8%大幅下滑至13.7%,預估第二季還會進一步跌到10%以下。

中芯國際的利潤暴跌的原因不少,包含成熟製程半導體的市場削價競爭,但主要是為了配合國家政策,以不合理的高成本量產7奈米晶片供應給華為,《日經亞洲》日前指出,在美國的晶片制裁下,中芯國際為幫助華為等中國科技企業,仍不惜增加7奈米晶片產量,導致第1季淨利潤率創下2009年以來新低。

事實上,中芯國際在2021至2022年因市場爆發車用晶片短缺,淨利潤率一度達到30%至40%,其中2022年第1季更達到40.7%的巔峰,獲利能力不亞於蘋果公司,但從2023年年初開始,中芯的淨利潤就已經在逐漸下跌。

自從美國去年宣布禁止對中國出口14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所需的半導體設備後,中芯國際就無法取得荷蘭艾司摩爾(ASML)生產的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只能靠前一代的深紫外光(DUV)機台來生產7奈米及以下晶片。

中芯7奈米最初圖像和台積電相似。(圖/翻攝自Tech Insights報告)
中芯7奈米最初圖像和台積電相似。(圖/翻攝自Tech Insights報告)

雖然華為在去年9月成功突破美國制裁,推出搭載中芯的7奈米晶片的新款智慧手機時宣稱,使用DUV設備也可以製造7奈米、5奈米晶片,但實際上使用DUV生產這些先進晶片的良率極低,成本高昂,台積電和三星電子的產品良率可達90%以上,但中芯國際的7奈米產品良率估計僅50%以下,5奈米產品良率甚至可能低至15%

《朝鮮日報》引用台灣《電子時報》分析指出,利用DUV生產7奈米以下先進產品是一個「燒錢的黑洞」;中芯國際從去年第1季開始,生產成本大增,利潤大幅下降,如果持續為華為生產5奈米製程的AI晶片,淨利潤率將降至5%以下。

《朝鮮日報》進一步指出,中芯曾是淨利潤率超過40%的優秀半導體企業,如今為了支持北京發展半導體自主,可能會因此遭受重創,若不是中國政府每年提供數億美元補貼,恐怕早就已經嚴重虧損。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怡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