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濤觀點:習近平訪法、普京訪華,歐洲最關心的是什麼?

2024-05-22 07:10

? 人氣

歐洲關注中國是否最終決定參加今年6月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並勸阻普京對烏克蘭持續軍事行動。圖為2024年5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歡迎儀式中檢閱儀仗隊。(美聯社)

歐洲關注中國是否最終決定參加今年6月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並勸阻普京對烏克蘭持續軍事行動。圖為2024年5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歡迎儀式中檢閱儀仗隊。(美聯社)


5月6至7日,習近平對法國進行了國事訪問。緊接著,普京應習近平邀請於16和17日訪問了中國。歐洲國家對這兩次都涉及中俄兩國關係和烏克蘭和平進程的國事訪問予以高度的關注,並對中國的態度與作為給予複雜和近乎矛盾的期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習近平訪問法國期間,法國總統馬克宏最為關心的議題除了貿易不公平和關稅戰外,首當其衝的就是中俄關係發展現狀和怎樣結束烏克蘭戰爭。因為俄烏停戰及和平談判成就與否事關歐洲安全與繁榮的未來。

歐洲希望中國參加6月可能在瑞士舉辦的「烏克蘭和平會議」。中國被視為最有能力(或唯一可以)影響俄羅斯戰爭行為的國家。由於與莫斯科的良好關係和影響力,北京被看作是烏克蘭和平會議的重要參與者。但中國至今為止仍未對是否參加這次和平會議作出明確的表態,儘管北京對參加該會議「持開放態度」。在德國總理舒爾茨之前訪問北京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表示:「中德鼓勵和支持政治解決烏克蘭和平問題的努力,願就瑞士未來主辦的高級別和平會議以及其他相關國際會議繼續保持密切和積極的溝通」。

針對中國在烏克蘭戰爭中可能對俄羅斯提供變相的軍事支持,法國希望呼籲習近平「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來「緩和普京」。 然而,在法國看來,習卻正在「盡一切努力與衝突保持距離」。愛麗舍宮的一位顧問表示:「中國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馬克宏) 總統將「鼓勵國賓(習近平)利用一切手段對付莫斯科,改變俄羅斯的算盤,為解決這場衝突做出貢獻」。馬克宏也將(試圖)解決「他對某些可能直接大量參與俄羅斯戰爭努力的中國公司活動的擔憂」。

5月6日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巴黎愛麗舍宮歡迎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5月6日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巴黎愛麗舍宮歡迎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德國總理舒爾茨先前訪問北京後曾表示,他已同習近平達成共識,「支持在瑞士舉行烏克蘭和平會議」。但德國反對黨基民盟主席弗里德里希·梅爾茨(Friedrich Merz)則認為,(雖然) 中國可能至少對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施加了暫時的緩和影響,但該國「不太可能參加現在為結束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而召開的任何會議」。瑞士和美國總統拜登都發起了召開烏克蘭和平會議的倡議。俄羅斯也可能不會參加任何這些會議。梅爾茨不相信,俄羅斯和中國對結束對烏克蘭戰爭有真實的興趣。

同樣,針對普京與習近平在北京會面,歐洲人首要關心的也是,習近平是否會真心實意向普京「施壓」(或勸說)其考慮結束烏克蘭戰爭的計劃,如北京之前提出的所謂「十二點和平計劃」(歐美質疑該計劃有任何實際效用)。有分析認為,習近平表面上隆重迎接普京展示中俄戰略夥伴關係達至更高峰,但私下里卻可能「施壓」普京參與和平談判,至少同意暫時停戰。

根據公開消息,普京口頭允諾願意考慮中方的建議。他表示,對「烏克蘭問題對話」持開放態度。出訪北京前夕,普京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說,他的政府已準備好就烏克蘭衝突進行談判。

但歐洲不看好也不相信普京的承諾,認為普京只在應付和敷衍習近平而已,回去後會照常施行其戰爭計畫。況且,烏克蘭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儘管基輔嚴重缺乏武器彈藥、兵源甚或士氣。歐美也將繼續軍事經濟支援烏克蘭。澤倫斯基與俄羅斯爭奪地盤的意志也遠未消減。所以,就現實局勢來看,俄烏和平談判的條件並未成熟。

另外,在歐洲人看來,中俄高唱的所謂達到前所未有高度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只是一種「戰略性」(tactical)(即各取所需、相互利用)的結合,並非一個建立在共同價值基礎上的同盟。因此,普京未必會接受習近平的「規勸」,習恐怕也不會真心實意地向普京「施加壓力」。

2024年5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北京見面。(美聯社)
2024年5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北京見面。(美聯社)

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和中國「在貿易和軍事領域的和解」感到日益不安,尤其是因為它破壞了西方因烏克蘭戰爭而對俄羅斯實施的眾多製裁。中俄兩國貿易的蓬勃發展幫助俄羅斯彌補了戰爭開始以來與西方國家的貿易損失。中國在形式上和自己的理解中對這場戰爭「保持中立」,但因拒絕譴責俄羅斯襲擊鄰國而備受西方批評和不信任。

有分析稱,在此次習普會中,普京主要關心的是中國在與烏克蘭和平議題上的立場。普京這次訪問北京的目的是阻止中國參加6月在瑞士舉行的西方和平高峰會。因為「如果沒有中國,這次峰會就沒有太大價值」。

但習近平在訪問法國時曾與馬克宏共同倡議今年巴黎奧運期間全球休戰(包括俄烏停戰),馬克宏還表達了對「大量參與俄羅斯戰爭努力的中國公司活動的擔憂」,即希望中國不再允許此類經貿活動發生。

因此,有觀點認為,鑑於歐洲國家對中國向俄羅斯提供可用於軍事用途的民用產品的擔憂,習近平或許會做出一些「正面回應」,並爭取普京的諒解,也讓西方國家能「明顯」地看到中國所做的努力,多少滿足一下歐洲的要求。並且,為履行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共同提出的奧運停戰倡議,以及回應歐洲對中國追求和平的誠意和能力的質疑,不排除習近平對普京有所「施壓」的可能,至少試圖說服普京在巴黎奧運期間實現停戰。習近平不顧歐美的不快,隆重歡迎普京訪問北京,也算是給了普京一大面子,卻可能將這「作為迫使俄羅斯讓步的籌碼之一」。

這也是北京從自身利益出發,在歐洲和俄羅斯之間打平衡牌的嘗試。如今,中國的對歐策略是盡量緩和緊張關係,多看雙方關係向好的一面,少計較分歧的部分,即所謂的合理管控雙方分歧,盡量防止歐洲與中國走向(全面)對抗。

總而言之,儘管歐洲不太相信習近平有真實意願和能力規勸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住手,但仍視中國為最能影響俄羅斯戰爭行為的國家。因此,歐洲非常關注中國是否最終決定參加今年6月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歐盟和成員國內部朝野對中俄互動對烏克蘭和平或停戰進程有無和有多少影響作用,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有觀點認為習近平可能會試圖勸說普京考慮停戰及和平談判,並會對俄羅斯的行為多少產生一些影響。而多數分析則對習近平勸說普京的意願和能力持懷疑或否定的態度。

*作者為德國明斯特大學政治學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