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今日沒收金門海域,明日沒收澎湖海域

2024-05-15 06:00

? 人氣

所謂制度性安排,並非僅止於海警單位的執法,還包含海監,漁政,救助等公務船整合在一起的整套漁業安全救援機制,務求完整沒收台方所謂「海域管轄權」的方方面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上種種,台灣執政黨都裝作沒看到,在野黨彷彿也在狀況外。之所以沒被台媒高度重視,是因為大陸的行動並不高調,但又不能太低調引起民怨,所以透過半官方的方式不疾不徐地揭露現狀,而不是讓國台辦高調處理此事。

對於當前惡劣的兩岸關係,我們對北京的行為模式也該有所認識,一般而言,「軟硬兩手」以及「縮減敵手」是大陸最典型的基本策略,所以在強調和平的時候,不會只有和平手段,或者說,和平手段裡也包含強硬的那一面。至於「縮減敵手」,簡單說就是統戰,哪怕是次要敵人也被當成朋友對待,目的是孤立主要敵人。

對此,今年,賴清德的應對選項並不多,甚至只有一個 —— 維持表面示強,檯面下示弱的姿態,以符合「中美說好的現狀」。

表面示強,即管碧玲留任海委會主委,保住台獨的面子;檯面下示弱,即海巡署長換人,讓知名度不高的周美伍作為棄子,給北京一個交代。

海巡署長周美伍14日至立法院備詢。(柯承惠攝)
海巡署長周美伍成了賴清德色厲內荏的棄子。(柯承惠攝)

周美伍,2020年底上任,由於其軍系背景,當時被視為「嫻熟各軍種運用,能有效因應中共威脅」的角色。台獨的所謂「戰略專家」當時將此一安排吹上了天,吹周美伍能「應對中共灰色地帶的衝突,海砂抽砂船,還有中共海上民兵這種可能的威脅」,能「將海巡單位當成第二海軍來作編制」。

當時吹得多兇,現在就有多難堪,外傳周美伍落馬,是因為其在金門撞船事件上表現不佳,「連政府高層都有微詞」。我說啊,周美伍不是對付中共灰色地帶衝突的要角嗎?現在金門海域被沒收,北京灰色地帶作戰大獲全勝,可讓「政府高層」臉都丟光了。

事實上,讓北京有大把理由沒收金門海域的,並不是相對低調的周美伍,而是呲牙裂嘴的管碧玲。換言之,賴清德「棄周保管」就是在「棄車保帥」。

最重要的是,不要以爲金門海域被沒收,事情就結束了,北京一旦啟動制度性措施,行動就不會戛然而止,而會一路走到目的地。對此,大陸半官方透露,「金門模式」也適用於整個台灣海峽。

意思就是說,今日金門海域,明日澎湖海域,整個台海都在大陸海警覆蓋範圍內。

此外,菲律賓與日本若仍按照美國計畫,擴大海警部門以作為抗中第一線,那麼繼台海之後,台灣東部海域,以及巴士海峽到仁愛礁,都將出現「金門模式」。各方運用海警作為「二級對抗」,以避免攤牌式的軍事對抗,未來將成為常態。

近年,台灣內部吹起「海權國家」風,不少人鼓吹台灣應將陸權思維轉變為海權思維,試問,做到了嗎?

海權思維是將海域也視為「類領土」,按海軍退將的說法,即「以佔點(島、礁)、控線(海上交通線)、制面的海洋戰略安疆固邦」。此一概念,也獲台獨認可,並展開不切實際的吹噓。海委會於2018年於高雄市成立,主管海洋事務,大有經營台海與巴士海峽的海權壯志,現在呢?

太平島,蔡英文,賴清德都不敢去,台菲漁業協定「半生不熟」,台日漁業協定「進度緩慢」,而蔡英文主政期間的綏靖政策,源於美國偏袒日菲這兩個傳統盟友。到如今,中美對抗態勢明確,美方就更不願讓台灣搞「海洋國家」在第一島鏈生事,而直接由美軍主導東海,南海的戰略佈局。

而在金門模式出現後,台灣連台海的點,線,面都顧不上了,還算什麼海權國家?邊都摸不著。

所以,台灣的漁權,與各種管轄權,基本就等著北京逐一沒收。由大陸海警為台灣漁民維權,就像民眾出國旅有一樣,有事,不是找台灣駐外代表處,而是找中國駐外大使館,弄不好,漁民將來也得比照辦理。

此一局面,乃管碧玲的刁嘴「建功」,當贈管媽一匾額 —— 惠「統」良多。

*作者為自由撰稿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雁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