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聿文觀點:調子放軟方略不變─北京對賴期待不高要求不大

2024-05-09 06:40

? 人氣

北京的總體方針是進行時而非完成時

既然北京改採溫和的對台政策,是否意味即使賴在520的講話中有讓大陸不爽的政策表述,北京也不會對台灣有強烈反應?這個問題應這樣來看待:北京肯定不會對賴的講話有任何期待,但如果賴在講話中只是模糊地闡述他的台獨理念和主張,而沒有使用一些在大陸看來指向十分明確、大陸民眾聽了會很生氣的話術,如一邊一國或特殊國與國關係,北京可能不會計較,然而,有了這種表述,北京大概率會有反應的,只是反應的強度以及時間--是立即有所動作,還是過些天再表現出來,不很確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島內、兩岸還是國際形勢無論怎麼變化,北京都在強調用習的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處理對台事務,因此,對外界來說,要了解什麼是總體方略,它的內涵有著什麼樣的變化。然而,在這個問題上,北京沒有進行過權威的闡述,外界不清楚總體方略的定義和內容。這可能會對外界理解大陸處理對台事務出現某種偏差。

官方宣傳小冊子只是說,十八大以來,習全面把握兩岸關係時代變化,就對台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重大政策主張,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形成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至於其具體內涵,根據國台辦前主任劉結一及大陸學者文章,可以把它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堅持黨中央對對台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然要求;「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堅決粉碎外來干涉和「台獨」分裂圖謀;堅持團結台灣同胞、爭取台灣民心;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可見,這個總體方略是進行時而非完成時,是開放式而非封閉式,習對台灣問題的最新論斷,都可以填充進去,比如,「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就可以看作是總體方略的最新發展。

假如北京不像外界猜想的2027武統台灣,那麼,在習的第三任期,在兩岸問題上,北京總要取得某種實質性或象徵性成果,才能對大陸的輿論和民眾有所交代,否則,說了半天統一台灣卻看不到一點進展,甚至台灣在賴清德領導下在台獨路上走得更歡,如何讓大陸百姓相信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管用?因此,從習的角度看,和賴舉行會談(前提是賴認可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或者民進黨在大陸壓力下宣布放棄台獨黨綱等此類舉動,是北京可以向大陸百姓宣稱取得了成果的。如果是這樣,未來幾年,北京在兩岸問題上的真正要求其實並不高。

*作者為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志共同主編。本文原刊德國之聲,授權轉載。(原標題為:520前的大陸對台政策及展望)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