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宏再會習近平,專家判斷「俄烏議題難有進展」

2024-05-06 12:09

? 人氣

德法兩國都維繫對華雙邊關係。蕭爾茨是率領大規模經濟代表團前往北京。馬克宏則除經濟外,強調戴高樂主義傳統下戰略獨立自主的立場,也強調法國是唯一在太平洋有值得一提的軍事存在的國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所以這不是新的,是法國傳統的外交政策立場。但值得關注的是,過去一年來,法國媒體和評論家對此日益持質疑態度,特別是鑑於與中國在安全政策等領域的緊張加劇。中法在非洲的競爭也增加。

德國之聲:愛麗榭宮稱,除經濟關係外,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也是核心議題之一。您認為,這次馬克宏是否能在此議題上取得進展?畢竟德國總理蕭爾茨近日訪華鮮有成果。

Bertram Lang:馬克宏和蕭爾茨都將烏克蘭問題列為首要議題之一,以此作為二人在歐盟機制以外與習近平會面的正當理由。蕭爾茨在北京完全沒有收獲,因此對馬克宏來說,這次的起點也相當低。習近平哪怕做出最小的讓步,馬克宏也可對外稱之為成功。二人也將在非常個人的特殊場合下會晤,馬克宏安排在比利牛斯山區。但並無預期會做出實質性的讓步,因為圍繞俄羅斯,中國的根本戰略方向並不取決於與個別歐洲領導人的會晤。

因此,在我看來,法國將烏克蘭列為首要議題之一,是要展示此次會晤事關安全、地緣政治。議題也將包括中東局勢。但我預計僅會有個別辭令上的讓步。

德國之聲:匈牙利總理奧爾班是去年北京一帶一路峰會唯一與會的歐盟國家領導人。與此同時,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中國企業在該國投資。您如何評價中國與匈牙利的關係?

Bertram Lang:我認為中國和匈牙利的關係,自奧爾班上台以來,很大程度上是由奧爾班主動發起的。他一上台就採取尋求靠近中國的立場。早在2012、2013年,他就對歐盟就中國人權的聲明予以杯葛或不予支持。他也是唯一一位主張「非自由民主」模式的歐洲領導人,認為中國的體制是有效治理的模範,是布魯塞爾或西方民主的替代。所以,意識形態對奧爾班個人來說是一個因素。有趣的是,奧爾班是在野黨的時候,對華辭令非常強硬。所以,從這個角度講,他也很靈活。

另一方面,匈牙利通過尋求靠近中國,也的確發展出特別的經濟關係。地區比較而言,中國對匈牙利的投資相對較高,但與歐盟企業對匈牙利的投資是無法同日而語的。

中國的投資也引起一些爭議。其中也包括一些腐敗嫌疑,這讓奧爾班受到批評。中國的議題也不一定在內政上讓他加分。

德國之聲:習近平還將訪問塞爾維亞。中國稱之為鐵桿友誼。您如何評價這兩國關係?

Bertram Lang: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是第二位參加北京一帶一路峰會的歐洲、非歐盟領導人。塞爾維亞是少數中國的形象沒有那麼惡化的歐洲國家,這與匈牙利也不同。中國在塞爾維亞的實際投資也與公眾認知相差甚遠。公共輿論以為,中國在該國大舉投資,但實際上,歐盟對塞爾維亞的投資和援助要高得多。但在親政府媒體的影響下,許多人認為中國對該國經濟有著關鍵作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