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雄觀點:美國贈砲彈─台灣站在「代理人戰爭」的風口浪尖

2024-05-01 06:50

? 人氣

2024年4月17日,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援助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法案,圖為議長強生。(美聯社)

2024年4月17日,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援助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法案,圖為議長強生。(美聯社)

美國聯邦參議院4/23通過軍援以色列、烏克蘭和台灣的包裹法案,美國總統拜登隨後簽署生效。參議院是以壓倒性票數通過這項金額達950億美元的軍援包裹案。美國在中東、東亞及西太平洋同時大手筆軍援,用來打擊伊朗、俄羅斯及中國,這是赤裸裸的代理人戰爭,在美國看來,戰爭贏不贏不重要,只要戰鬥持續,就會給美國帶來源源不斷的金錢或利益,破壞和重建的過程是美國賺大錢的好機會,美國的政客太了解其中的奧妙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項軍援包裹案前一周在眾議院進行表決,包括金額達264億美元的以色列軍援案、金額610億美元的軍援烏克蘭案,以及涵蓋台灣等主要印太盟友在內的81億美元「印太安全補充法案」,送交參議院後再包裹成一案表決。台灣有一部份人士認為,美國透過軍援預算就是在鼓舞台獨的戰鬥意志,因為美國可以為台灣撐腰,這無異是在提高兩岸衝突危機。美國從事和秘密進行的「代理人戰爭」由來已久,早在1955年,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就宣稱,代理人戰爭是「世界上最便宜的保險」。美國的一些有識之士曾公開指出,美國政府有關部門和軍方進行的「代理人戰爭」秘密任務的背後,一直掩藏着違憲與人權危機。

1964-1975年左右,美國深陷入越戰的泥潦,國內民眾對於美國政府和軍隊介入他國戰爭,以及向海外大規模派兵的澮持激烈的反對態度,美國政府因而轉向把「代理人戰爭」作為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的手段。資料顯示,從上世紀的1970到1974年,僅尼克森政府便將對以色列提供的軍事援助,從3000萬美元飆升至25億美元,主要目的是資助以色列,與蘇聯支持的阿拉伯國家開戰。

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當時美國不滿阿薩德政權,就開始實施「代理人戰爭」,資助敘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為這些組織提供武器,同時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進入敘利亞。對於美國來說,代理人戰爭是一種風險轉移,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當政時期,就曾授權美國中情局,詳細制定了扶植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的訓練與裝備計劃。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推波助瀾下,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從無到有、由弱到強,敘利亞危機由此愈演愈烈,最終變成一場十分慘烈的全面內戰,估計有五十萬人死亡,成為21世紀繼第二次剛果戰爭之後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場戰爭。

多年來,烏克蘭被一直美國學者布熱津斯基稱為「地緣戰略支軸」,是美國政府全力遏制俄羅斯的戰略抓手。對於來自各方的指責和批評,美國前白宮解釋說,這不是一場代理人戰爭,這是俄烏之間的戰爭,北約不牽涉其中,美國沒有直接參戰。不過,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主持人托德說,雖然,美國在極力反駁,不承認俄羅斯所說的美國在打「代理人戰爭」這一說法。但是,美國就是在「打代理人戰爭」。俄烏戰爭造成死亡的人數,由於雙方都不願坦承真實數字,至今仍是個未知數,但專家估計應該也有數十萬人。

至於台灣,美國則是採取軍售不派兵、訓練不協防、抗中不露臉。軍援台灣無疑支持透過外國軍事融資進行「代理人戰爭」的國家援助,美國花費納稅人錢從庫存中運送武器,有鑑美國國會議員對於金援烏克蘭意見分歧案例,此次直接立法協助台灣強化自我防衛能力,一方面協助美國對抗中國擴張野心,與此同時還能捍衛自身利益;美國還以此法將烏克蘭、以色列以及台灣歸為提供軍援的暫時授權,在目前世界三大火藥庫中,隨時欽點台灣成為第三個「代理人戰爭」,而美國依舊扮演背後的操控者。

2024年4月27日,烏克蘭的消防隊員在伊凡諾-法蘭科夫斯克州遭到俄軍夜襲後努力撲滅大火。(美聯社)
2024年4月27日,烏克蘭的消防隊員在伊凡諾-法蘭科夫斯克州遭到俄軍夜襲後努力撲滅大火。(美聯社)

美國面對台海戰局,自己的軍隊不必出兵台灣,便能輕鬆建立根深蒂固的親美政權,民進黨政府最後成為美國的「代理人政府」。一直在配合美國策動一連串的抗中行動虎假虎威。這一次美國再度軍援以色列、烏克蘭、台灣,略施小惠就可以讓他們為美國賣命,箝制住俄羅斯、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世人看到以、烏、台對美國感激涕零,卻不知道又有多少生靈將枉死在美國操控世界霸權的野心之下了。

美國九百五十億的金援包裹法案對象為:烏克蘭、以色列及台灣,金援烏克蘭的動機:希望烏克蘭能把戰爭拖過今年底的總統大選,不至於影響拜登的選情,金援以色列實質動機:不管其動機如何,金援以色列的結果,便是讓以色列繼續屠殺巴勒斯坦人,而金援台灣:無疑讓台灣更有軍事能力與大陸廝殺,殘殺兩岸同胞,故在這金援包裹法案下,不知增加多少冤魂,美國也就增加近千億的國債,但美國就真能維持其世界霸權不墜嗎?或是帝國將崩潰前的迴光返照?美國國債已累積突破34兆,每三個月增加一兆,其國債的利息已超過軍費,軍費及利息已占總預算的大半,以致基礎建設老舊停怠,軍備的更新也遲緩不前,所有的軍事裝備都是冷戰前的裝備,雖擁有十多艘航空母艦,但裝備老舊已趕不上時代,連北韓、伊朗及胡塞青年軍都擁有超高音速導彈,而美國最近才勉強宣稱試射成功,故在這次以巴戰爭,連胡塞青年軍都擺不平,甚至不敢介入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只擺出和事佬姿態,一方面壓住以色列不得擴大戰爭,一方面安撫伊朗表明無意與伊朗為敵,才使以色列及伊朗爭端未見擴大,以前要打誰就打誰的霸氣已不復見,可是依然到處搧風點火,終會引火燒身。

美國自知國力要維持世界霸權已相當吃力,而設計代理人戰爭模式,以削弱對手,如俄羅斯及中國國力,俄烏戰爭也就是美國為削弱俄羅斯國力設計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以威脅俄羅斯的國家安全,俄羅斯掉入陷阱而發動的戰爭,美國發動全面經濟及金融制裁,企圖把俄羅斯魯布打趴成壁紙,並拖垮其經濟,而俄羅斯反將美國一軍,向俄羅斯購買石油都是需以盧布支付,以致盧布不降反升,經濟狀況也恢復戰爭以前的水準,美國期望以俄烏戰爭削弱俄羅斯國力落空,美國雖在俄烏戰爭中收購歐洲國家的財富,尤其德國受害最深,也讓歐洲國家看清美國的真面目,使歐洲國家覺醒,而有意建立較獨立的國防防衛體系,不受美國制約,總之美國不只要坑敵對的國家,連盟友也要坑。

美國偽善的面孔在這次以巴戰爭中顯露無疑,平常以人權批評他國,甚至攻擊他國違反人權而實施各種制裁,然以色列對巴勒斯坦慘絕人寰的種族屠殺,不但未加以指責,反而繼續軍援各類殺傷武器給以色列,用於屠殺巴勒斯坦人,並提供經濟援助,自以為是中東小霸王的以色列,舉全國之力花盡半年的時間,未能摧毀哈瑪斯,為了把美國拖下水,攻擊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炸死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激怒伊朗,藉以擴大中東戰爭,美國自覺今非昔比,不敢下水幫以色列參戰,令以色列失望至極,也顯露出美國國力已力不從心,而對中東的影響力也大幅衰退,如果美國的勢力被掃出中東,美元霸權作為世界貨幣也就終結。

美國已陷入俄烏及以巴戰爭的泥沼,為了阻止中國的發展,亦積極煽動日本、韓國及菲律賓…等國圍堵中國,甚至在菲律賓部署中程飛彈,擺出不惜與大陸一戰的架式,更把台灣軍事打造成刺蝟島,阻止大陸收復台灣,這次美國聯邦參議院通過九百五十億包裹法案,亦包括金援台灣,讓台灣購買更多的武器,台灣獲得這些美國軍援,增添武器就能保障台灣的安全嗎?以現在大陸與台灣地軍事力量對比,只有讓兩岸同胞更多傷亡而已,不可能增加台灣的安全,反而肥了美國軍事工業複合體,這不是拜登為了說服美國國會議員曾說:這些錢沒有白花,都會回流美國,真是一語道破美國居心險惡,現在大陸已釋出善意,鼓勵兩岸人民多多交往,只等待台灣回應大陸的善意,讓兩岸老百姓相互交流,以降低雙方的敵意,緩和兩岸的緊張。

*作者為前立法委員,海潮智庫創辦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