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國基專文:政治黑手無情,報業紛往海外

2024-04-07 07:10

? 人氣

八三年初,我與中報因政治理念的差異而離職(以後再詳述),但也不便厚顏到中時謀職。那時美洲中時已正式出版好幾個月,水準極佳,似乎也不缺像我這樣的人才。未料我離開中報的消息竟然傳開,又是林馨琴從舊金山打電話來,表示余先生不日自臺北飛至紐約,住在凱悅飯店,約我一見,可能要請我擔任總編輯。我嚇了一跳,他們人事均已排定,怎麼可能中途換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準時前往晉見余先生,他果然要求我出任總編。我誠懇地告訴他:「我與中時素無淵源,所有班底,我無一識者,這般陌生的人際關係,如何領導?再說余先生本身的理念與想法,我亦一無所知,方向如何拿捏,也是問題。況余先生長期在臺,如遇大事,如何聯絡、請教?」我隨後提議可否先擔任副總半年,俟人事與作業均能進入狀況後再作考量?他未作肯定答覆,只說周三下午三點半再到飯店,他將宣佈人事部署。

當天我準時赴會,已有多位中時高層在座,我在樓梯口遇見許世兆先生,他在臺灣時報及遠東時報均是我的長官。他見到我從電梯出來,第一句話就是「恭喜!你要擔任總編輯了。」我說:「我不知道,沒有那麼快吧!」他冷笑了一聲:「少裝腔作勢了。」接著,狀似不快地乘電梯下樓去了。

美洲中時,報風自由人才多

我進入余先生的房間,他立即宣佈,任命我為總編輯,不容我有任何推諉的機會,我突然間就職,極為惶恐,正如我所料,該報人才薈萃,均為一時之選,各方菁英幾乎可與紐約時報一較高下。這些菁英分子在「停報」返臺後,均有傑出表現,如黃肇松曾任時報總編輯及社長,杜念中擔任蘋果日報社長,胡鴻仁任中華日報董事長,卜大中為蘋果日報總主筆,周陽山、陳一新均為聲名卓著的教授,可說是「族繁不及備載」。我的角色只能「無為而治」,因為每位成員均有自己的卓見與表現,如何統合成為有系統的新聞方向,實是困難所在。

我曾與余先生討論這個問題,他認為這是值得驕傲的現象,雖然有些不符新聞原則的作法,但在美國的華文讀者圈中,無人不豎起大姆指,盛讚美洲中時的高水準。尤其我們對當地華文執業老大哥「世界日報」造成很大的壓力。他們在美辦報比我們早了六年半,但其報紙內容與評論幾乎沒有脫開臺灣的模式,而美洲中時,除了臺灣本地新聞由國內供應外,我們的自由氣息、寫作的水準、標題的出奇制勝、論述的別具風格、社論的大膽敢言,在華文報業史上,必然有它的地位與影響力。可惜臺灣的國家圖書館未收藏海外的報紙,我正透過關係到紐約市立總館查閱,希望找到短短兩年的相關資料。

中時創辦人余紀忠。(周天瑞提供)
中時創辦人余紀忠,當年創辦美洲中時,網羅人才眾多。

美洲中時這種旋風式的衝擊,勢必引起國內政界的側目,但余先生從未把國內的壓力帶到紐約,他只偶然談到結匯時遭遇的一些刁難。那時外匯管制甚嚴,任何一筆錢匯往國外,都要經過有關單位的層層批准。美洲中時在財務上當然不可能自給自足,必須有賴於國內中時的補助。余先生雖身為中常委,但美洲中時的言論既不為當道所喜,故在結匯時給予各種無形的阻擾。開始每半年結匯一次,後來改為三個月一次,及至最後更改為每月一次。結匯時,需先獲得國民黨文工會的許可,再經過新聞局批准,才能持公文到臺灣銀行結匯。國民黨採用這種手段,余先生當然心知肚明,但他為了安定軍心,從未透露一絲訊息給紐約同仁,薪水按時發放,其他開支亦從未欠款,他為此辛苦與奔走,可想而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