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導體壯大前,台灣的護國神山是什麼?它霸榜23年最大出口品,是經濟起飛的基礎

2024-03-28 09:40

? 人氣

紡織曾霸榜台灣23年最大出口品(新新聞資料照)

紡織曾霸榜台灣23年最大出口品(新新聞資料照)

生管會成立的各種專案小組,大都是救火隊性質,解決急迫面臨的問題。尹副主委了解生管會是臨時性組織,解決面臨的短期問題。但他考慮到台灣未來長期發展,率先做好奠基工作,於是他研究結果,優先發展電力、肥料及紡織工業。因電力是所有工業發展之動力,同時也是人民生活改善所必需。而肥料與紡織有關民食與民衣,皆是人民生活所必需,且需大量進口供應,是每年消耗外匯最大者(肥料及紡織品進口約占總進口額近30%)。即使原廠全部修復,也不能滿足需要,必須擴建及增建新廠,以替代進口,並為未來長期發展作準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 優先發展電力

台電在修復原有設施同時,進行兩大新工程,一是完成烏來發電所,該發電所在日據時代即有規劃,但因戰爭敗退未能進行。當時台電研究即使所有原有發電所修復完成,也不能供應電力不斷增加的需要,於是規劃建設烏來發電所,估計進口發電機及有關設施需一百萬美元及新臺幣三百萬元,在當時是很大的金額,台電無法自籌,就報到生管會電力小組研究討論,結論建議即刻進行,並函請臺灣銀行支援貸給台電,烏來發電所於1950年建設完成供電。

當年台電規劃,除完成烏來發電所外,還規劃興建立霧及天輪兩水力發電所,因需資金龐大,經生管會電力小組研究討論後,因資金難籌,暫時擱置,待籌到資金再進行。

1950年底美援恢復,生管會即商請美援當局大力支持,獲得美方同意後,台電即刻積極進行,至1953年生管會結束時,台電發電裝置容量已達36.3萬瓩,超過日據時代最高發電設備。

另一是完成橫貫中央山脈的東西聯絡輸電網建設,當時台灣東西兩部分電力各自獨立,但西部電力不足,而東部過剩。在孫運璿極力促成下,台電工程師及工人在森林蔽天,杳無人煙的深山裡,連路都沒有,要設置電桿架設電纜,甚至在3200公尺的高山上,也架設了輸電鐵塔。這些鐵塔及電纜都是用人工揹扛上山,其艱苦情況可想而知,終於完成東西兩電力系統合而為一,成為一完整的電力供應網,充分供應全台電力的需要。因而使台灣的電力普及率,於1960年代達到99.7%,超越日本及韓國。

1953年,生管會結束,另成立經濟安定委員會(簡稱經安會),下設工業委員會,尹先生就任經安會委員兼工業委員會召集人,他運用美援大力支援電力建設。至1965年美援停止時,台電公司發電裝置容量增至118.6萬瓩,是光復初期的23倍。

延伸閱讀:台積電高雄廠2奈米環差通過 2040年再生能源用電量達100%

2. 優先發展肥料工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