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秀華專文:戰爭體制與婚家─關於外省社群「家」的故事

2024-03-25 07:00

? 人氣

本書中唯一對與外省男性通婚的閩南女性作較深刻記錄的是張芫榕書寫自己父母親故事一文。相對本書中有關原住民女性或其他本省女性與外省男性的結合大都同屬社會弱勢者間的遇合,張芫榕雙親的組合是本省底層鄉下女性與原來自中國富有家庭的外省男人的「不平等」婚姻故事。張芫榕的母親出身台灣貧困鄉下農家,從小在輕視女性的家庭中長大,既沒機會受教育也未得到親人的愛,很小就以幫人採茶、帶小孩賺錢回家,16歲已離家到台北幫傭來逃離家人的日常責罵。張芫榕母親當時想自己出身窮,不會有機會攀上好家庭,若真有也可能會被看不起,遭人欺負。她當時看這個家人催促的相親對象,一個外省人來台灣,關係也許較單純,不用擔心婆媳、妯娌問題,也許因為他的年紀已較大,可能會有些積蓄,也可能較會疼老婆。只是,這些婚前想像並沒有發生。張芫榕的祖父在中國是地方上的首富,身為男孩,芫榕父親成長過程過的是備受寵愛呵護的日子,後來雖因戰亂少年離家,吃盡苦頭,但其優越的心態卻也不曾改變。芫榕寫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爸爸出身好、相貌好、學歷高,瞧不起媽媽讀書不多, 往往在媽媽面前不經意地流露「知識分子」的優越感。有時媽媽說了什麼話或做的事爸爸不以為然,往往以一句「沒有文化」奚落媽媽(「沒有」的口氣稍重,「文化」的語音要上揚),嘲笑她沒有見識。

這個張芫榕眼中父母間的「不平等」婚姻,是建立在階級、性別、族群關係的交織上。張芫榕在成長過程中相對性地對父親的從容優雅有一種崇拜的認同,對母親的急促勤儉則不耐煩。一直到自己長大才意識到父母間的差異對母親可能造成的傷害。張芫榕父母的婚姻故事,以及她與父母親間的關係看似只是個案例,但這個案例並非特例,一些外省男女不一定能「選擇」到他們所期待的婚配對象,但仗著父權社會的男性權力,以及國民黨大中華意識形態與政策的優勢感,容易強化原已不平等的婚姻關係。

一些單身老兵或喪偶的外省男性在解嚴後回到中國探親,以當時相對經濟的優勢與文化語言的相似性,在中國家鄉尋找伴侶。根據鍾建國的研究,年老外省男性娶中國女性有基於作伴與照顧需求,如鍾建國在台中一眷村的受訪者聊起他當初為何娶他已過世好友的中國配偶為妻: 

我本來與她先生是好朋友,未結婚前當時住在一起,好朋友結婚後,我就搬出來買了這間房子。我見我好朋友的大陸配偶照顧他,照顧得很好,所以三年前我好朋友生病過世,我見她很可憐而且又要回大陸,所以我想辦法娶了她,當然最主要是她照顧我朋友照顧得很好,我想她也會對我很好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