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肯定老兵對二戰貢獻的《空戰群英》,彰顯了「強大八」的歷史嗎?

2024-03-24 07:20

? 人氣

過了八個星期,《空戰群英》迎來了結局。(圖:作者提供)

過了八個星期,《空戰群英》迎來了結局。(圖:作者提供)

八個星期的時間沖沖過去,長達九集的戰爭影集《空戰群英》(Masters of the Air)終於迎來了完結篇,對於熱愛空戰片的筆者而言確實是十分感動。那麼這部影集到底好不好看呢?能否跟2001年的《諾曼第大空降》(Band of Brothers)與2010年的《太平洋戰爭》(The Pacific)兩部前作相提並論?關於這點,筆者認為是見仁見智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真的要從史實考據還有劇情的連貫度來看,顯然《諾曼第大空降》是三者中表現最好的,主要的原因在於該片拍攝時間較早,參加過二戰的美國陸軍第101空降師老兵還所在多有,包括主角溫特斯(Richard D. Winters)少校都還健在,能接受製作團隊的口述歷史訪談,並對劇情的錯誤有所修正,較後面兩部影集有「先發優勢」。

雖然《諾曼第大空降》也並非毫無錯誤,但製作團隊能把焦點更集中在第101空降師的E連上,讓觀眾跟著他們從空降諾曼第灘頭開始一路反攻到希特勒(Adolf Hitler)的鷹巢為止,從而對每個角色產生感情。到拍攝《太平洋戰爭》的時候,由於二戰老兵凋零的速度已經加快,沒有辦法如同拍攝《諾曼第大空降》那般把劇情集中在某個小部隊上。

於是製作團隊將劇情拆成三條路線,藉由三名在不同戰場上參與對日作戰的陸戰隊老兵視角來探討太平洋戰爭,劇情已經開始有點散了。而且三名主角都在影集上映前就已經去世,其中約翰·巴西隆(John Basilone)槍砲士官更是在1945年2月的硫磺島戰役中就已經陣亡,使觀眾對他們難以產生如同溫特斯那般的情緒和連結感。

再加上美國觀眾對太平洋戰場的熟悉度遠不如歐洲戰場,導致《太平洋戰爭》的市場表現遠不如《諾曼第大空降》,這是為什麼《空戰群英》從2013年發表以來,等了我們超過10年時間才與我們見面的原因。HBO更因此不願意繼續撥放《空戰群英》,因此我們只能夠透過蘋果串流平台觀看,即便是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跟湯姆·漢克斯(Tom Hanks)的面子也不買。

《空戰群英》雖然把劇情拉回到歐洲戰場,卻同樣因為老兵已經凋零殆盡的原因,出現了故事過於分散的問題。雖然我們不能否認,《空戰群英》確實在歷史還原的程度,尤其是第100轟炸機大隊的歷史還原程度上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但是有太多與劇情主線不相干的故事被添加進去,從觀影角度來看還是不免讓人感到遺憾的。

米勒的書描述的是第8航空軍麾下三個轟炸師的故事,不只是第100轟炸機大隊。(圖:作者提供)
米勒的書描述的是第8航空軍麾下三個轟炸師的故事,不只是第100轟炸機大隊。(圖:作者提供)

是「強大八」還是「血腥一百」的故事?

這部影集的名稱《空戰群英》來自唐納·L·米勒(Donald L. Miller)的同名書籍《空戰群英》(Masters of the Air),而根據片頭畫面的介紹,劇組團隊也不否認本片是以米勒的原作為靈感。若從這個角度出發,是否去閱讀米勒的原作就能更加詳細瞭解《空戰群英》的故事呢?答案是錯誤的,因為米勒的書講得不只是第100轟炸機大隊的故事,而是第8航空軍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