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級爽片?隱喻台獨?《周處除三害》在中國為何那麼紅

2024-03-13 14:00

? 人氣

譬如,有「小粉紅」影迷聲稱,該片靈修堂的教主是「台獨」或「美國」,蠱惑了台灣人。但也有許多評論認為,該教主其實象徵著社會的「不公不義」,壓抑著不敢反抗的每個公民,因此最終需要有人「弄髒雙手」替大家解決問題,卻也反映著我們自身的懦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影評人羅比則告訴BBC中文說,他認為該片是一部「反英雄」(anti-hero)的電影,這或也符合東方人心中「以眼還眼、以暴制暴」的「底層價值觀」,是一個大家期盼會出現的偶像或梟雄。因此,「這也反映了這個現代社會的問題——當透過正規方式無法解決我們眼前的問題時,我們會期待由壞人來伸張正義」。

羅比又稱,《周處除三害》中的某些角色是隱喻政治上的人物,對他個人來說,那「只是一種單純的政治意淫,是將電影做出不完整的過度解釋」。

面對電影大賣以及各式各樣的評論,導演黃精甫對BBC中文表示,事實上,就他而言,嚴格來說「《周處除三害》」並非一部幫派電影,它更偏向於犯罪片,再嚴格一點來說,是一部『殉道者』的犯罪電影」。

「我對『殉道者』的題材特別著迷......一直都在描述『殉道者』,有關他們殉於『道義』、殉於『道德』、殉於『道』(本身)的故事。「『周處』要挑戰這座『殉道者』的高山,說實在的,一直是戰戰兢兢,步步為營......即便電影上映以後,心面還是有一種迴蕩,好像有些東西還沒講完,想要把角色再挖深一點,直到看見他或她們的腦細胞為止,」黃導演向BBC中文補充說。

譬如,中國大陸社交網站「豆瓣」上一名影評者李尋獐就說,他專為這個片子從北京飛了趟香港,「一是為要見識見識所謂『台灣影史極惡電影』在當下時態的創作語境裏究竟有多狠?二是想看看阮經天在內娛蹉跎十年後,再剃回圓寸演流氓,成色幾何。」

該影迷稱,沒有為此片失望並讚譽該片在宗教外衣遮掩之下,把主題說得很確實——「衝突的設置完全跳出了『黑吃黑』這個千層錦套頭,殺戮不是為了利益,也不為懲戒或報復,只是出於一個亡命漢對自己價值的執念」。

但是,許多中國大陸女權主義者觀察到該片對女性角色的刻畫仍很老套,北京影評人玹子也同意這種批評。她告訴BBC中文說,女主角似乎只是個被動的角色,她們在電影中的生活及愛情都被男性以暴力控制,因此即便有精彩的暴力美學,「但同時也落入香港電影B級片厭女、意義淺顯的傳統窠臼了」。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助理教授陳智廷也表示, 讓台灣最有才華的新生代女演員王淨飾演「被動、受剝削、楚楚可憐的髮廊妹」,完全是「不必要」,而且在澎湖靈修中心的片段「混淆了邪教與基督教的儀式,因此削弱了批判力道」。

一位不願具名,知名的台灣電影工作者告訴BBC中文稱,商業電影在大部分時間會因為滿足觀眾對娛樂的需求與渴望而賣座,「但如果電影賣座到一個超乎常理,變成所謂『現象級』作品的時候,它所折射出的社會集體意識、心理狀態、深層焦慮、時代氛圍,就非常值得進一步研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