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學古文沒有用?曾痛恨古文的學生如今這樣說

2023-12-30 06:10

? 人氣

筆者認為,國家應培養對傳統文化和中文有正確且深入認識的高素質人民。(圖/取自Pixabay)

筆者認為,國家應培養對傳統文化和中文有正確且深入認識的高素質人民。(圖/取自Pixabay)

108課綱自改版以來便爭議不斷,前不久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批評108課綱刪掉17篇古文,稱其為「無恥課綱」更是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作為華人學生,筆者想儘量避開可能存在的政治與意識形態鬥爭,從學生的角度,淺析古文學習以及教綱改動的影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眾所周知,臺灣與一眾亞洲地區一樣,基礎教育大多以考試為導向,學生在學習時相較於教綱會更關注考綱內容。108課綱改版便面對著這樣的矛盾:課綱中刪除的文言文被納入「補充文選」中,學測中卻仍然有大量文言文入題,學生只能在課外時間進行額外學習與補充。這種依賴「課外閱讀」的學習要求極大地增加了學生的負擔,以及地區與文化資本的差距。不少經歷過的學生表示「考學測如同簽賭,除了考實力也仰賴當年運氣」。

這樣的改版一來增加學生和家長壓力,二來「填鴨式學習」無法真正達到教育的效果,三來「如同簽賭」的考察也有損考試的公平性。綜上所述,筆者不認為這是一個對學生長遠發展有利的教育內容和模式。

長期以來,「古文無用論」正麻痹著短視者的眼睛,對古文乃至國文的排擠正深刻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誠然,包括筆者在內,許多學生都在學習古文的枯燥中產生厭倦和質疑,「我們又不用文言文對話交流,學了也沒有用武之地,為什麼要學?」輕舟已過,回看古文學習對自己產生的積極影響,筆者將從語言功能和思想精華兩個層面簡述。

白話流行於世不過百年,文言文在華語世界卻已流傳千年未斷。我們現階段使用的現代漢語是古代漢語的繼承和發展,許多語法詞彙和修辭都從文言文中演變而來,「不以為然」、「罄竹難書」等許多我們常用的詞彙,成語,諺語都與文言文息息相關。學好古文,對我們現代漢語的掌握和使用大有裨益。

古文中的文言文使用還有我們現代漢語缺乏的精煉性和意境。優秀的古文數不勝數,「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熟讀經典古文,其精煉的語言中富含的深長意蘊和動人音律不僅能讓我們感慨于中文的魅力,更能潛移默化地提高我們的文學素養。

凝聚千年的思想精華更是我們無法割捨古文的一大重要原因。國文老師批評刪除「廉恥」的課綱是為「無恥」,或有言辭過重之疑,卻並非毫無依據。道德素養固然可從其他現代化教育中習得,先賢流傳千年的經驗和智慧卻有著它獨特的歷史厚度和教育價值。西方各國尚爭先學習孔孟、老莊之道,我們又有什麼理由摒棄屬於我們自己寶貴的精神財富?

因此,筆者認為,我們不僅應該學古文,還要納入課綱中,探尋良好的教學方法,將古文真正的價值傳遞給一代又一代學子。在語言文字的學習中,感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家國情懷,品味「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人生意境,學習「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豁達,體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的豪邁。

將教育落在實處,我們需要培養的不是在學測中碰運氣猜古文的考試機器,而是對傳統文化和中文有正確且深入認識的高素質人民。

*作者為大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