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政府搖搖欲墜?專家敦促國際社會出手:終結軍事統治、拯救人道危機

2023-11-19 19:13

? 人氣

2023年11月12日,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成員在緬甸撣邦與該組織旗幟合影。(AP)

2023年11月12日,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成員在緬甸撣邦與該組織旗幟合影。(AP)

緬甸軍政府面臨自2021年2月奪權以來最嚴重的打擊。隨著反抗軍政府的叛亂勢力在多個戰線逐漸擊潰緬甸軍,這引發一個重要問題:如果反叛聯盟成功推翻軍政府,他們是否能夠有效治理國家,還是會讓緬甸陷入更大的混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0月27日起,緬甸三支民族武裝組織──若開軍(Arakan Army)、緬甸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Myanmar 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 Army)和德昂民族解放軍(Ta'ang National Liberation Army)──與被奪權後成立的民族團結政府(NUG)結盟,奪取了該國許多與中國、印度和泰國交界的戰略邊境口岸,並將緬甸軍趕出了150多個基地或哨所。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UNOCHA)15日表示,撣邦(Shan State)、欽邦(Chin)、克耶邦(Kayah)、孟邦(Mon)以及實皆省(Sagaing)有超過20萬人被迫流離失所。軍政府發言人紹敏通(Zaw Min Tun)表示,軍方正面臨「大規模攻擊」,在整個緬甸,叛軍運用無人機對軍事目標投放數百枚炸彈。

2023年11月12日,緬甸撣邦一處軍事大樓內,軍隊繳獲的武器與緬甸軍政府最高領導人敏昂萊的照片一起出現。(AP)
2023年11月12日,緬甸撣邦一處軍事大樓內,軍隊繳獲的武器與緬甸軍政府最高領導人敏昂萊的照片一起出現。(AP)

聯合國人權高專辦發言人勞倫斯(Jeremy Laurence)17日表示,大約70名平民和失去戰鬥能力的人員被殺害,90多人受傷,至少一座重要橋樑被毀,一座機場被封閉,這不僅限制避難通道,也妨礙人道主義援助。令人擔憂的是,以往緬軍戰況不利時,常使用不區分軍民且不成比例的空襲和炮擊,這類戰術常造成嚴重平民死傷。

軍政府指派的代理總統明穗(Myint Swe)警告,倘若政府無法壓制邊境叛亂活動,「緬甸將會分裂成好幾部分」。他呼籲緬甸人民支持軍隊,然而與擔心領土控制縮小的軍政府立場不同,緬甸5500萬人口中的大多數可能會因軍隊失去領土控制而慶祝歡呼。

一些專家認為國際社會該出手了,由鄰近國家與西方大國施壓緬甸軍方,促使軍政府放棄勝利念頭,可能是緬甸走向和平的關鍵。美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亞洲計畫的東南亞高級研究員麥爾斯(Lucas Myers)17日在國防外交事務分析平台《戰爭困境》(War on the Rocks)指出,國際社會應向軍方施加壓力,並讓軍政府相信其無法贏得勝利,只有在這種情況下,軍政府才會考慮坐下談判。

2023年11月14日,在緬北撣邦果敢自治區內,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的武裝人員與兩天前向他們投降的陸軍士兵及其家屬交談。(AP)
2023年11月14日,在緬北撣邦果敢自治區內,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的武裝人員與兩天前向他們投降的陸軍士兵及其家屬交談。(AP)

《經濟學人》16日分析指出,現在是西方大國重新參與緬甸抗爭的時候。倫敦拉夫堡大學博士講師羅南·李(Ronan Lee)16日在研究報告網站《對話》(The Conversation)寫道,緬甸軍政府正走向失敗,但這不會立即發生。他強調該國的軍方通常在逆境中會做出更加血腥暴力的回應,因此迫使軍政府統治結束應該是當務之急。

羅南·李指出,緬甸的人民和周邊國家都不希望在軍政府統治結束後,該國陷入分裂不穩定的狀態。因此,緬甸的鄰國、東協以及包括美國、英國和歐盟在內的西方大國,現在應該採取行動,確保軍政府統治結束後,緬甸未來能夠實現和平,並且所有反抗勢力都能參與討論有關緬甸未來的決策。

緬北叛軍團結下,軍政府最搖搖欲墜的時刻

麥爾斯認為,1027行動對緬甸的未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軍方儘管在空軍和炮兵方面有優勢,卻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同時,三兄弟聯盟明確支持親民主運動,凸顯叛軍的反抗意志和建立聯盟的決心。第三,中國對緬甸軍政府的支持成為失算。

麥爾斯指出,1027行動占領了撣邦設有邊境關卡的清水河(Chinshwehaw)和興威(Hsenwi),切斷了通向中國的主要道路。據軍政府宣傳表示,從2023年4月到7月,該地區的貿易額高達近30億美元。叛軍現在正試圖包圍其他戰略據點,如老街(Laukkai)和瑙秋(Nawngkhio),並奪取邊境的其他地點。失去這些路線使緬甸軍政府與其最重要的支持者北京斷絕了口岸聯繫。

2023年11月12日,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成員在緬甸撣邦繳獲的榴彈砲前合影。(AP)
2023年11月12日,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成員在緬甸撣邦繳獲的榴彈砲前合影。(AP)

軍政府接近軍事經濟崩潰。正如威爾遜中心研究員耶苗亨(Ye Myo Hein)所示,緬甸軍隊嚴重缺乏人手,可能只能動員約7萬人的部隊來鎮壓擁有5500萬人口的國家。由於人手不足,軍方只能依賴將精銳的輕裝師調派到前線,以及實施報復性空襲,以驅散叛軍並打擊對手。

值得注意的是,這變得越來越困難。軍政府的車隊和補給線越來越容易受到伏擊。它突然失去了對撣邦各地前哨的控制,暴露了軍方的致命弱點:今年初,軍方調動3000名士兵離開撣邦,前往緬甸其他地區。看起來他們缺乏發動有力反擊的後備軍力,而且空軍已經負擔過重。

再加上民族團結政府的收入剝奪策略、緬甸持續經濟下滑以及日益嚴格的西方制裁,軍政府猶如遭到「千刀萬剮」。軍政府本身在今年初承認,他們失去了國家近一半的控制權。

對軍政府的另一打擊是,三兄弟聯盟成員在武器方面依賴中國,因此如果沒有中國的默許,不可能在緬中邊境開展行動。允許這項行動繼續進行是中國政府對軍政府對撣邦詐騙園區無所作為感到失望的強烈聲明。

2023年10月29日,緬甸民族民主同盟的旗幟在實皆(Sagaing)省的高林鎮升起。(美聯社)
2023年10月29日,緬甸民族民主同盟的旗幟在實皆(Sagaing)省的高林鎮升起。(美聯社)

國際社會是時候出手

麥爾斯認為,綜合考量,緬甸軍隊目前處於半個世紀以來最脆弱的狀態。現在是緬甸親民主勢力全力以赴的時刻,而國際支持者應當加大對軍政府的施壓。反軍政府勢力應當持續在全國範圍內推動行動的勢頭,同時國際支持者,如美國,應當加快制裁節奏,並加倍外交努力,以說服軍政府其無法戰勝。

他呼籲,中國、印度和泰國應該停止挽救傾頹的緬甸軍政府。與此同時,東協(ASEAN)成員國中那些反對軍事政變的國家,特別是該組織即將卸任輪值主席的印尼,應該公開與緬甸民族團結政府、親民主人士和少數民族武裝組織會面。

美國可以透過拒絕外交承認、實施經濟制裁對軍政府施加壓力,阻礙其進入國際市場、限制武器交易和收入,以此推動談判進程。美國在10月31日對緬甸石油天然氣企業(Myanma Oil and Gas Enterprise)實施制裁,這是軍政府最主要的剩餘收入來源。

2023年11月15日,印尼舉行的東南亞國協國防部長會議,為緬甸代表團保留的席位空著。東協禁止緬甸軍政府參加峰會等高層會談。(AP)
2023年11月15日,印尼舉行的東南亞國協國防部長會議,為緬甸代表團保留的席位空著。東協禁止緬甸軍政府參加峰會等高層會談。(AP)

美國還應向國際社會強調,推翻緬甸軍政府不僅是為了民主,還牽涉區域穩定:緬甸軍方在該國獨立後的歷史上,一直扮演著主要的破壞角色,而且幾乎沒有意願解決緬甸嚴重跨境犯罪問題。最後,美國的外交努力應該包括促進和支持緬甸反抗聯盟內部的政治合作。

《經濟學人》指出,受夠軍政府暴力的緬甸人民正在團結反抗。前美駐緬使團團長、現任美國和平研究所(USIP)高級顧問克拉普(Priscilla Clapp)指出,一群新興且背景多元的領袖正在匯聚,試圖「打破過去的社會和政治模式」,許多緬甸人跨越族群分歧,希望建立一個更加包容的未來,或者至少是一個不受軍政將領統治的未來。

在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即將出版的一本名為《舊問題的新解》(New Answers to Old Questions,暫譯)的書中,東南亞專家康納利(Aaron Connelly)和龍肖娜(Shona Loong)也主張,西方對翁山蘇姬的期望,現在更可能由新興領導人實現。西方應該幫助並鼓勵緬甸反對派,即使對他們提供武器是不切實際的,但若能提供衛星網路,將有助於反抗聯盟的運作,以及讓非軍政府控制區獲得人道主義援助。

《經濟學人》總結道,西方還幾乎缺席幕後外交,使中國等外部勢力有更多發揮空間,而這些勢力對民主權利的關切相對較少。在緬甸,這不僅涉及其五千多萬居民,還牽涉到眾多重要的利益。緬甸面臨危機的此刻,西方應該提供協助。

2023年10月28日,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戰士在一輛被擄獲的緬甸陸軍裝甲車上舉旗合影。(美聯社)
2023年10月28日,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戰士在一輛被擄獲的緬甸陸軍裝甲車上舉旗合影。(美聯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