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日本是否應該成為「中等國家」

2015-05-14 05:50

? 人氣

添谷芳秀與其著作《日本的「中等國家」外交—戰後日本的選擇與構想》。
添谷芳秀與其著作《日本的「中等國家」外交—戰後日本的選擇與構想》。

添谷提出,世界上有超級大國,大國,中等國家,小國等四種類型。其中大國與中等國家的差異,在於大國有能力以軍事力量為後盾,毫不猶豫地將其價值觀、歷史觀與利益貫徹在外交政策中。於此相比,中等國家雖有不亞於大國的綜合實力,但自願放棄單邊主義,從大國主導的爭霸領域中退出,而在多邊合作的範疇內積極發揮作用。也就是說,日本雖然有實力、也被(誤)認為是政治經濟軍事大國,應該自覺地「降等」,專注在財經合作政策與國際多邊交流的領域幹實事,不要好大喜功,切忌陷入民族主義與軍國主義的盲目狂熱中無法自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國爭霸的遊戲,需要強大的軍事與經濟實力來在國際場域中貫徹政治意志。這並非投注日本國力的最優選擇。添谷認為,二戰後的受吉田路線主導的日本「中等國家」外交,不僅為日本,也為整個亞洲帶來了富裕與和平。面對愈發強勢的中國大陸,日本應進一步在安全保障方面與亞洲各國攜手合作,並好好思量在90年代的「河野談話」以及「村山談話」的基礎上,在與大國政治完全不同的「中間領域」裡,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

何謂「中間領域」?添谷指出,日本外交在冷戰後傾注大量資源的課題,就是聯合國發展計劃署1994年的報告中提出的「人類安全」(Human Security)概念,包含經濟安全、糧食安全、健康安全、環境安全、人身安全、社群安全、政治安全等七個領域,從「免於恐懼的自由」這個根本理念出發,積極與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其他「中等國家」合作,增加日本的實質影響力。

「河野談話」以及「村山談話」,某種程度上展現了日本和平主義者積極面對歷史遺緒的努力,與添谷的中等國家理論若合符節,但若仔細檢驗,添谷提倡日本應該積極在「中間領域」發揮影響力的主張,其實藏有他支持日本加入聯合國安理會的願望,這其實是「中等國家」外交論的一個根本矛盾。儘管如此,在右翼氣燄高漲的日本輿論界,添谷的理論並未成為日本主流意見,安倍晉三於第一次組閣時提出的擺脫「戰後體制」口號,後來逐漸變成帶有國際主義色彩的「積極和平主義」。有趣的是,安倍身為二戰後第一位於美國國會用英語發表演說的日本首相,在其演講中認為日本和美國及其他民主國家「贏得了冷戰的勝利」,顯然以 「贏家」與「民主力量」自居,並承認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願意與美國一道「承擔責任」、建立「希望之盟」,「保證世界的未來和希望」。雖然安倍並未明言,但心中的「中國威脅」,昭然若揭。添谷所稱的「看不見的手」-- 吉田路線的制約效果,似乎又開始減弱。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一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