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國家語言教育政策竟是在摧毀本土語言!

2023-11-06 05:50

? 人氣

筆者認為,本土語言課程師資缺乏,成為復甦阻礙之一。(取自馬鳴國小本土語言教學網)

筆者認為,本土語言課程師資缺乏,成為復甦阻礙之一。(取自馬鳴國小本土語言教學網)

《國家語言發展法》(語發法)於2019年1月9日公布施行,其立法的用意主要是保障目前各族群所使用的語言得以傳承、復振與發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法所稱的「國家語言」,指的是臺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臺灣手語,其中「臺灣固有族群」語言,包括臺灣本島及澎湖、金門、馬祖、綠島、蘭嶼等離島的族群,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原住民族語、平埔族群語(南島語系),以及國語或華語、客語、台語或閩南語、閩東語(漢藏語系),並未包含外國語言,如英語、日語、東南亞等各國語言。

在這個法律條文裡明文規定,政府應定期調查國家語言發展報告,藉由調查瞭解各語言發展現況並提出推動的建議。

建議用語與現行法律牴觸且不符大眾使用

文化部於是在2020年8月提出第一次的《國家語言發展報告》,除了探討各語言的歷史發展,以及說明目前各語言種類及使用情況外,比較受到爭議的是「書面建議用語」。簡單來說,就是把過去我們常用的原住民族語、平埔族群語、客語、台語或閩南語、閩東語,改為「臺灣原住民族語言」、「臺灣平埔族群語言」、「臺灣客語」、「臺灣台語」、「馬祖語」,其中原住民族語、平埔族群語、客語、台語則是冠上繁體字的「臺灣」兩字。

響應聯合國「世界母語日」,新北市立圖書館推出一系列閩、客、原民等本土語言閱讀活動。(圖/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政府所建議的用語,如臺灣客語、臺灣閩南語等,並不符合一班大眾實際使用。(圖/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為何要改如此用語?報告書上提到,由於同一語言出現多種稱呼的情形,以及政府相關語言政策,因語言名稱有所爭議而無法落實或推動等問題,加上能讓族群和諧、尊重多元文化發展而研訂。這樣的用意雖然是尋求一致性,但與現行的法律不僅牴觸外,所建議的用語並不符合一般大眾實際使用。

在《原住民語言發展法》與《客家基本法》的條文中,直接明定這兩種語言是國家語言,但這兩個法律條文裡在名稱上並無冠上「臺灣」。台語更不用說,所建議的用語與教育部訂定的新課綱稱「閩南語」,兩邊用語是完全不同,如何讓教學現場的教師依循,是照著教育部的規定,還是文化部?

再者,若以一般大眾使用情形來看,在這份報告也分析指出,目前台語從網路使用者的角度,有九成是用「台語」這個名稱。換言之,絕大多數人的使用狀況與習慣仍是用「台語」。因此在「台語」前面加上繁體字的「臺灣」兩字,既多餘也不合邏輯!這就讓我們想到,以前若有人國語說得不是很標準,我們會開玩笑說:「你說的是『臺灣國語』嗎?」照這樣的邏輯來看,「臺灣台語」不就也是不標準的意思?

政府花了大把的經費、人力與時間調查、整理出的報告書,所得出的結果卻與民意大相逕庭,而且還很無厘頭。偏偏我們的政府就是恣意而為,根本不在意這些龐大的文書資料更名須付出多少成本。行政院去年八月就發函至中央機關,未來文書若提及這些國家語言如台語,應優先以「臺灣台語」替代過去慣用的「台語」、「閩南語」。雖然只是「建議」,實質卻是在強迫,有哪個機關不遵守?

師資不足、學生學習適應等問題一一浮現

從這樣的邏輯我們不難想像,這些本土語言教育落實到教學現場,會是多麼的困難重重!

《語發法》規定111學年度開始,中小學必修本土語言,原本只有國小必修,現增加了國中一、二年級一週有一節本土語必修課,高中則是增加兩學分。本土語從國小到高中成為必修課後,教師人數勢必需要增加,矛盾的是學校卻找不到教師來開課。

以國小來說,由於本土語言規定有五十二種,除了閩南語、閩東語、臺灣手語外,客語因有不同的腔調分為六種(北四縣腔、南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饒平腔、詔安腔),而原住民族語更是因為不同的族語,多達四十二種(包括恆春阿美語、賽夏語、雅美語、邵語、噶嗎蘭語等),這樣加起來就有五十二種了;再加上國小階段新住民語也列為部定課程之一,新住民語包含越南語、印尼語、泰語、柬埔寨語、緬甸語、馬來語、菲律賓語有七種,所以全部總共有五十九種。

這五十九種語言,只要有一位學生有需求學校就必須開課。但開課有這麼簡單嗎?教師必須是通過中高級以上語言認證資格的教師,但現況是沒有那麼多教師可來教。根據立法院〈我國近年推動國際語言與國家語言政策相關措施及成效之探討〉專題研究裡,教育部2022年3月為止的統計資料,本土語文教學人力(含專職族語教師、現職教師具語言認證、教學支援工作人員)僅有13,829人。這只是閩南語、客語、原住民族語的教師人數,還不知客語是哪一種腔調的教師、原住民族語是哪一族的語言。

更嚴重的是,若以目前人數較多的「現職教師具語言認證」來看,從國小到高中,平均每校獲得分配具語言認證的教師數,國小每校只分配到2.93人,國、高中最慘僅0.72和0.74人。師資員額如此短缺,如何能應付這麼多學生他們各自不同的需求?偏鄉地區的學校又該如何?

有國小資深教師就反映本土語師資不足的困境,不僅四處找尋還得靠人脈關係才找得到,找來了還不見得完全合適。曾經有一位具證照資格的教師來應徵,不過他已年過七旬,能不聘用嗎?問題是他能帶得動這些國小的學生嗎?班級經營還得需要另一位導師在旁協助。

不只聘任師資的困難,開課、排課、學生的學習適應也是一大問題。課綱裡雖要求學校應調查學生實際需求與意願開課,不見得都想學自己的母語。有些國小家長不是新住民,卻想讓自己的孩子學新住民的語言,考量是未來東南亞發展的優勢,即使一、兩位學生申請,學校還是得找教師開課。好不容易找到教師,學生學了才發覺沒有想像中那麼有興趣,重點是考試又不考,有的學生學到一半就不想學了,教師也無可奈何,只能硬給一個分數交差了事。

又或者如之前媒體報導,有些學生在小學階段已學會母語有初級的程度,到了國中因升學壓力太大,而且會考也不考本土語,不想繼續往中高級方向進階學習,結果反而一窩蜂學臺灣手語,造成學生人數過多而找不到教師的窘境。

沒做好配套措施的半調子語言教育

上述所提的問題,文化部的報告書裡較無針對這些可能存在的問題深入探究,以及提出相對應的配套措施與解決方案,反而花了大量力氣要先「正名」。這讓我們覺得文化部真是「不食人間煙火」,寫了一份完全無助於推動本土語言教育的「天書」,大部分篇幅都在調查這些本土語言流失的情形與目前推動的現況,而不是想如何解決師資不足等問題。

或許這些問題應該問一問教育部,教育部才是執行的主要機關。但政府在推動如此重大的政策前,有無跨部會好好的溝通討論?還是各自為政,只依自己的主張行事?

就如這份報告所提,本土語言的確是在流失中,那要看什麼原因造成它的流失?以目前我們的學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每週除了上基本的國語必修課外,還有英語課,有些縣市英語教學甚至已向下延伸至國小一、二年級;為了配合政府2030雙語教育政策,有些縣市公私立學校也陸續開辦雙語實驗課程;現又加上了本土語的必修課。在每週上課節數有限下,一個年幼的孩子需要同時學這麼多不同的語言,能學得好嗎?能不混亂嗎?就如雙語教育政策受到的質疑一樣,能讓基礎科目可以學得夠扎實嗎?

到頭來,語言和基本學科知識通通都學不好,學生什麼都沒學到。政府的用意是希望本土語言能傳承、復振與發展,實際上卻是在摧毀!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