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育平觀點:中國航天太空事業之神舟17號飛船

2023-11-02 07:00

? 人氣

中國太空事業。(示意圖,AP)

中國太空事業。(示意圖,AP)

中國的宇宙探索計畫

就在幾天前,2023年10月26日,中國的神舟17號太空船由長征-2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由酒泉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太空船與之前其他16艘神舟系列載人飛船一樣,將與天宮太空站對接。已經在天宮太空站上待了將近四個月的神舟16號飛船(今年5月30日發射)的三名成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將與這次神舟17號飛船的三名乘員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在太空站交接任務後,搭乘飛船返回艙返回地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陸神舟17號於2023年10月26日升空,預計將會於2024年4月左右返回東風著陸場。(取自「大漠問天」微信公眾號)
大陸神舟17號於2023年10月26日升空,預計將會於2024年4月左右返回東風著陸場。(取自「大漠問天」微信公眾號)

這次神舟17號飛船發射任務是中國第30次載人太空工程項目成功發射,到這次任務為止,總計已將32人次(太空人會重複執行多次任務)的中國太空人送入太空,迄今未發生致命意外,其實除了小心謹慎外,也是一種運氣,太空事業的風險其實真的很不小,只要年紀夠大的人,小時候應該都在電視上看到過美國太空梭高空爆炸,太空人屍骨無存的畫面。

神舟16、17號太空人輪調對換後,神舟17號成員接手管理「天宮太空站」,將進行出艙活動,太空實驗、完成艙內外設備維修等,預計明年4月神舟18號來時才會返回地球。

中國航天局表示未來中國將繼續發射「巡天太空望遠鏡」及「天宮太空站」的擴充艙段,計畫將目前天宮太空站的造型由T字形擴展為十字形,顯然越多艙段的組合,會讓太空站的空間越寬敞,也可以裝載更多氧氣、水、飲食及實驗室設備,甚至是太空人活動的空間等,但每次探空火箭載不了太多酬載。

除了神舟載人飛船外,還有天舟系列無人貨運飛船也會定時為天宮太空站送上補給物資,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地將太空船與物資發射升空,有時太空船就不回地球,連接組合併入為太空站的一部份,使太空站越來越寬敞。除了建立太空站之外,中國也有其進行深太空探測的規畫,如火星探測計畫使用長征-5號火箭與天問一號無人太空船,2020年4月發射升空,2021年2月抵達環火星軌道,當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的著陸器帶著一輛「祝融號火星車」順利降落在火星表面烏托邦平原上,中國也正式加入了對火星探測任務的國家行列。曾經參與過對火星探測或開發的國家計有蘇聯、美國、日本、印度、歐洲等。

2023年10月22日,中國廣播網軍事頻道官方微博公布,中國計畫實施「近地小行星防禦任務」,也就是說未來15年,中國的深空探測計畫將鎖定在「月球探測、行星探測、運載技術」三項領域。其中在行星探測方面將首次進行近地小行星防禦任務,計畫將鎖定一顆幾千萬公里外飛經過的小行星實施動能撞擊,使其改變運行軌道,並進行評估,目標是「撞得准、推得動、測得出、說得清。」

這也是針對雖然概率很小,但是一旦發生會對地球造成極大衝擊的隕石撞地球事件進行先期研究與實驗防禦方式。報導說會以動能撞擊方式進行,那是怎樣進行?近地小行星質量多大?人造飛行物之動能撞擊能否改變其方向與速度等?還是要直接對其引爆核彈?總之目前未明。

倘若宇宙中真有隕石即將撞擊地球,太小的隕石會在大氣層中就燃燒殆盡不構成威脅,太大的隕石就算拿核武器去炸恐怕也只是掉層灰的事情,就像6600萬年前把地球撞成冰河時期,讓恐龍都因此毀滅,哺乳類動物崛起之隕石撞地球事件,要是發生在今日,人類恐怕一樣無法避免滅亡的命運。

所以地球上有任何國家或勢力能夠有保衛地球的觀念,那是很好的,中國如果能把其軍事武力多傾向在這種保衛地球家園正常運作的任務上,而不是整天在東海與南海耀武揚威,相信中國應該有機會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國家。

中國太空事業起點

大家也許聽過「兩彈一星」計畫。在中共建政之初,就算再無產階級,也知道二次大戰是怎麼結束的,兩顆原子彈就可以毀滅兩座城市,令窮兵黷武,還有幾百萬士兵準備本土防衛、全體玉碎的大日本帝國舉雙手投降,這樣的大國兵器誰不想擁有?只不過當時的中國不論是科學、技術都極為落後,要發展原子武器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此時出現了一批海外的中國籍科學家,說是愛國也好,說是被矇騙了也好,包括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在美國留學的物理學家在冷戰的浪潮中返抵共產黨控制下的中國,並加入了當時由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主持的「兩彈一星」計畫。兩彈一星就是「核彈、飛彈與人造衛星」的開發計畫,是1958年由毛澤東提出的,也曾經一度由赫魯雪夫派出蘇聯專家技術的支持,當時還未與中共撕破臉的赫魯雪夫是相當挺中共的。

蘇聯支持中共開發核武

1956年在東歐陣營中的波蘭與匈牙利都發生反蘇聯事件,以及蘇共內部有莫洛托夫的元老群要求赫魯雪夫下來之聲浪,中共黨中央此時堅決支持赫魯雪夫,公開宣佈支持蘇聯共產黨中央赫魯雪夫的領導,承認蘇聯共產黨是共產黨陣營領導者的角色,加上朱可夫元帥領導蘇聯軍隊的支持下,使總書記赫魯雪夫順利度過難關,因此中國再次提出支援核技術之請求,赫魯雪夫不顧蘇聯軍方之堅決反對,裁示為中國建立核武工廠直接生產核彈,也為中國提供相關技術。

作為對中共道義支持的回饋,1957年底蘇聯的核技術支持就到了中國,蘇聯提供項目計有:(1)R-2彈道飛彈實物與圖紙、(2)全套核工業工廠設備,派出千名專家在湖南與江西建立鈾礦開採、包頭核燃料棒工廠、酒泉火箭研究設計基地、新疆羅布泊核彈試驗場,中國核子事業頓時有了樣子。很快中國將R-2彈道飛彈仿製出「東風-1型短程彈道飛彈」與之後一系列東風彈道飛彈。

如果當時中共不要與蘇共交惡,那麼中國的核武與軍方發展之路必定走得更順利、更快速。可是赫魯雪夫走的是反史達林路線,批判史達林作為,中共當時的領導人不懂外交基本原則,居然想為惡名昭彰、聲名狼籍而且已經死了的史達林力挺到底,於是與當時世界兩大超強之一的蘇聯決裂,使得美歐國家可以趁虛而入,裂解共產陣營。

1959年6月起蘇聯單向停止對中共發展核武計畫的支持,承諾中的原子彈實物與製造技術也不給了。不久後1960年中蘇交惡正式浮上台面,赫魯雪夫下令撤走所有在中國支援軍工、工業建設的蘇聯技術團隊,剩下一堆只有設備的工廠,中國從此只能靠自己。不過這終究比自己重新建造起工廠、研發設備等等起點要好得多了。

在沒有了來自蘇聯專家的協助教導後,中國的軍工發展包括海軍艦艇、空軍戰機、引擎動力、雷達、坦克甚至到槍械的發展全部都停頓下來,或者進度極為緩慢,然而兩彈一星計畫作為大國重器,卻持續受到投入與發展,由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與副總理聶榮臻兩人直接領導推動。就像美國定名「曼哈頓計畫」發展原子彈,中國則是將核彈發展計畫定名為「596工程」,以紀念1959年6月蘇聯專家撤走,中國開始獨立自主走自己核武發展之路。

1964年10月16日中國在羅布泊引爆第一枚「596工程」設計製造出的原子彈頭,使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後第五個核武大國。接著中國在1966年試爆第一枚氫彈,並由東風-5型彈道飛彈研發出長征一號火箭,並在1970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兩彈一星」計畫至此順利成功完成。

相比之下當時冷戰另一端陣營的美國與其盟友,卻被美國特意壓制了發展核武的腳步,不論是日本、南韓、台灣、以色列等都想發展核武,其中只有1966年以色列順利做出核彈頭,其他國家發展核武腳步都被美國壓制,甚至是攻擊,甚至特意派兵搶奪、銷毀、剝奪盟友發展核武的設施與能力,所以一直到今天,美國的這群小弟盟邦還是不能發展核武,面對擁有核武的中國怎麼樣都受到無窮的壓力與威脅,美國會否如默契一般真的提供核子保護傘,真的只有天知道。

世界各國宇宙事業發展

中國的太空事業受到太空事業第一把手蘇聯啟發與協助甚多,蘇聯第一款太空專用火箭R-7在1957年發射成功,之後很快將史普尼克衛星、東方一號太空船(1961年4月12日送第一名太空人加加林上太空)、東方二號、東方三號、東方四號、東方五號、東方六號、上升一、二號、聯盟(Soyuz)一號到聯盟十九號太空船等太空船發射至太空,其他發射的衛星與探測器簡直不計其數。

雖然在登月競賽中蘇聯沒有像美國一樣能夠將太空人順利送上月球表面再離開返回地球,但也算是與美國亦步亦趨一起同步做到了探測月球與宇宙的任務,也比美國更早做到探測火星任務。

1970年代開始,蘇聯將力量放在軌道太空站的設立,發射了禮炮系列的多個太空站組件,最終因火箭爆炸意外將太空站體劃破而失敗。美國也在1973年發射軌道工作站「太空實驗室」,1979年才重返地球。美蘇有競爭也有合作,1972年尼克森總統與布里茲涅夫總書記緩和關係,決心在太空領域進行合作,這個「阿波羅-聯盟號測試計畫」裡,美國將太空船連接閘門設計成與蘇聯規格一致,1975年7月15日蘇聯的聯盟19號太空船發射,美國的阿波羅太空船也發射,兩船在太空中成功對接,太空人相互握手、交換禮物並參觀對方的太空船,人類似乎終於瞭解到合作比對抗更有利。

人類太空站的發展

蘇聯在最後的20年,也就是1970-1980年代,著力發展禮炮系列太空站與最終的和平號太空站技術,用來運補的是蘇聯製聯盟號太空船(Soyuz),而火箭推力用的依舊是R-7火箭,這款R-7火箭可謂從一而終,從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到今天俄羅斯發射國際太空站的補給,都是R-7火箭的出力,與中國的長征2號火箭一樣老當益壯,一直用它。

和平號太空站(MIR)是前蘇聯在1986年開始建造,一直到1996年由俄羅斯接續建造完成,是由多個模組在軌道上組裝完成,也是第一個人類可以長久居住的太空站,他最長的住戶曾待了9年又358天,而且他也接待過許多國家的太空船與太空人,美國太空梭(亞特蘭提斯號、發現號、奮進號)就拜訪過和平號太空站多達11次,運送補給與太空人。

但因為組件老舊,2000年時和平號太空站在俄羅斯太空總署決策下返回地球墜毀。其軌道上的角色由1998年升空的「國際太空站」取代。

「國際太空站」是人類第九個載人太空站,產權一半屬於俄羅斯,一半屬於美國及日本、加拿大、歐洲太空總署,組件也是分別由蘇聯的拜科努爾發射場與美國佛羅里達的發射場分別發射到太空中後再進行組裝。中國也曾想加入國際太空站計畫,但因為技術水準低、資金不足等因素不被允許加入。這樣的恥辱實在是難讓中國的領導人消受。

1983年,中國已經進入改革開放時期,知識份子與科學技術重新受到重視與國家政策保護,於是有四位兩彈一星科學家王大桁、王淦昌、楊嘉樨、陳芳允等聯合致信給元老鄧小平,提出借鑒美國星球大戰計畫,開發中國的高新科技,鄧小平支持此提議,調撥100億人民作為專項資金,稱為「863計畫」,又稱「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主要重點放在「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雷射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與新材料技術」。在航天技術方面主要決定發展先進的大型運載火箭,以及可重複使用的空天飛機。

1985年中國政府決定開放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為國外客戶進行商業發射衛星任務,酒泉基地改稱為「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始為國家賺錢創匯。1994年中國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開始興建載人太空飛行發射場,1999年發射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一號。

不過大家還是必須要知道,中國的所有太空事業是控制在解放軍手中的,1998年4月「中國解放軍總裝備部」成立,所有航天基地改隸屬總裝部領導,2015年底再改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太系統部」迄今。因此今天中國的所有航天空間計畫、基地、人員、裝備、太空站、太空船等,其實都是在解放軍的預算內執行,人員也都是軍職,太空人則基本上是由戰鬥機飛行員轉任。(其他內容待續)

*作者為國際政治觀察者。本文若干內容節錄自作者即將出版之《中國航天事業與中國火箭軍》部分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

蘇育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