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保真觀點:台灣的高山農業何時落日?

2023-10-27 06:40

? 人氣

台灣本島土地約有47%是山地、27%為山坡地,而且林地覆蓋面積約佔全島的六成。(圖片來源:桃園農田水利會)

台灣本島土地約有47%是山地、27%為山坡地,而且林地覆蓋面積約佔全島的六成。(圖片來源:桃園農田水利會)

2023年九月有一則社會新聞,各媒體標題都是「高麗菜一顆500元不貴」。新聞附上一組照片,引述網路「爆料公社」論壇「南投仁愛鄉鄉民運菜下山,過程險象環生:靠政府不如靠自己」,說山地部落居民清晨採收高麗菜,再背負著一籃約30公斤的菜攀登陡峭山壁,裝上貨車運送下山販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網民易受感,紛紛留言誇讚高山墾民是勇士,又說「一顆賣500元左右...真的不貴!拜託不要再亂罵了」。這是因為先前接連遭蘇拉及海葵颱風來襲,高麗菜一度飆漲到一顆500元天價!連鎖超商因應輿情,順勢推出日本進口的一顆75元平價高麗菜。

讀者你說台灣本土的高山高麗菜一顆500元貴不貴呢?

我說「很貴」!

首先,500元一顆菜真的是天價。其次,農民徒手攀登陡坡,有生命危險。還有一點大家可能沒有想到:高山菜園是開闢在什麼樣的環境?是否有礙水土保持?最後,在山地農耕,化肥及農藥是否會流入溪水山川而污染水資源?把一顆菜的價格再加上負面的外部性影響,這顆菜真的很「貴」!

台灣本島土地約有47%是山地、27%為山坡地,而且林地覆蓋面積約佔全島的六成,真正適合農耕及人類宜居的土地不到三成。土地分類中,山坡地是比較模糊的地帶,依法如果超過28度的山坡地就會被界定為「宜林地」或「加強保育地」,而在此「從事農、漁、牧業之墾殖、經營或使用」,就統稱為山坡地超限利用;如果是蓋倉庫、設民宿、辦超商、闢墓地,更是違規犯法。佔比最多的山地,理論上多屬於林地,只能造林或是保育天然林。因此,我們的高山農業適法性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讀者您可能沒有讀過下面這段文字:

『我們的車過了達見管制站,在一處瞭望佔小憩,德基水庫的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德基大壩是一座一百八十公尺的灰色雙曲線拱壩,位於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之間的達見鞍部。壩體東靠白狗大山,西接雪山尾椎,煞是壯觀。整個水庫成一直線狹長型。

從德基水庫繼續前行,不一會兒就到達「佳陽」。沿途景觀特徵是:映入眼簾的全是果園。公路下方陡坡上到處是果園,遠眺對面山坡星羅棋布的也是一棵棵果樹。這裡就是聞名全省梨山水果的產地。

上山的時候正巧寒流壓境,我朝窗外望去,雨絲朦朧中見到的全是果園。果農們在公路旁的陡坡上,插上幾根水泥柱,繞上鐵絲之後便是一塊「私有果園」。

上山的時候正逢水蜜桃和廿世紀梨的開花期,粉紅色的桃花和雪白的梨花生長在光禿禿的枝椏上,棚架與枝椏下方則是近乎慘白灰黃的土壤。

大甲溪仍然蜿蜒在我們的左側,河道中此起彼落隆起的沙丘清晰可見。

雨越下越大,匯成一道道黃色的泥漿,我們的車輾涉而過。我探頭出窗回顧,只見公路上的「黃水」都流向公路下方的河谷去了。』

這是出自在下的拙筆所寫的記錄。當年我唸大學森林系二年級,上了已逝恩師陳振東教授的「育林學」課程,由於我認真聽課,考試成績優異,頗受陳老師欣賞。他為我寫信給當時的林務局,寒假中林管處派一位司機及一位科員,載送我和另一個同班同學上梨山三天兩夜「考察」高山果樹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下山歸來,我寫了一篇不短的散文<撕破的雨衣>在當時的中央日報副刊刊出。這篇「遊記」後來收入我的第一本散文集《歸心》(九歌出版社)及我們全家人文章的合集《全家福》(文豪出版社)。

我要說什麼?也許您已猜到了,就是上述引文中從山坡流下去的黃泥漿,那不就是水土保持做不好而已嗎?這有兩個問題:一是墾民在高山做菜田邊坡的護坡工程,既花錢又耗時;二是在高海拔陡坡開闢農田,護坡工程有效嗎?時效性?

其次,核心問題出在種植蔬菜及果樹!

台灣的高山農業除了種高麗菜等高冷蔬菜,還有人種植梨子、水蜜桃、蘋果等落葉果樹,就是我在<撕破的雨衣>去的梨山所見的景觀。梨、桃、蘋果,原本都屬於高緯度的溫寒帶水果,需要在日夜溫差大的環境生長。而我們台灣有北回歸線經過,屬於接近赤道的亞熱帶地區,原本不適於栽種上述的寒溫帶落葉果樹。後來有人想到也許可以在低緯度的高海拔地區種植,因為高山的平均氣溫低、日照時間長、日夜溫差也大,種植高冷品種的果實,其中的果糖甜度才會高。高山高麗菜會甜,也是同樣的生理作用。

日據台灣時期,日人已開始在梨山地區試種果樹,散居當地部落的原住民也有零星種植。台灣光復後,自大陸來台的程兆熊先生是法國巴黎大學的文學博士,兼有凡爾賽園藝工程師證照,他創辦了「省立農學院」(今中興大學)的園藝系,幾個寒暑假中帶領師生入山考察自然環境,第一次入山是從台中縣的和平鄉經谷關去青山、佳陽、桃源、環山、鞍部等地,也就是我大二當年進梨山的路線。

經過連續五年入山考察,程兆熊相信在台灣山地有種植落葉果樹及高冷蔬菜的條件,他從美國引進蘋果幼苗,航空運輸抵台,馬上用車輛及人工揹負接力運送到高山試驗地種植,終於試種成功而開始推廣。他寫給當時旅港的唐君毅先生的信中說:

『台灣是屬於亞熱帶,而臺灣的高山地區卻有著溫帶和寒帶的氣候。在亞熱帶地區種植溫帶和寒帶的園藝作物,這是台灣的創舉,也是世界園藝史上的創舉。』

雖是創舉,對高山自然環境的傷害卻也很大,因為果樹與林木有著微妙的區別。

2022年6月我打電話給「爾雅出版社」的隱地先生,原本只是問候的寒暄,卻打開了話匣子,談及程兆熊先生及高山農業,因而再回味拙作<撕破的雨衣>。電話中未能詳談,我又寫了一封略長的信給隱地先生。他有寫日記的習慣,甚至將自己一年的日記內文摘蕪留菁再出版,後來成了《2022隱地(未完成)》一書。我收到書,驚喜發現在6月20日那篇他摘錄了我的信函:

『蘋果樹和一般林木都是木本植物,差異在於種植目的不同:造林,要的是樹木的樹幹木材,它的枝條是累贅,而且枝條越粗,在樹幹上形成的連結疤孔越大,破壞那根木材的價值;果樹如蘋果,我們要的是它開花結果,所以得有橫向的枝條,越廣越好。因此,一般造林地的初始種植密度大,待樹木長大,就會選擇性砍伐一些,謂之「疏伐」,幾輪疏伐之後才是最後的終極伐採,過程中始終是要讓林的保持密集,一方面減少枝枒,一方面迫使樹木向上生長爭取陽光,也就因而延伸了樹幹的長度價值。蘋果樹不要它向上竄升,而是要橫向伸展枝枒好開花結果,因此對土地的覆蔽不足,暴雨颱風時就會沖刷地面表土,即土石流;同時,為了促進開花結果,果樹也要施肥,也會隨雨水沖刷流進河川汙染。我的文章標題<撕破的雨衣>,就是點出林木原是陡峭山坡地的雨衣,改種蘋果樹桃樹梨樹,就有如把雨衣撕破了。』

林地是立體的生態系,林木對土地的覆蓋性最佳,果樹就差了,換成高麗菜更慘!嘉義大學的薛玲博士曾有研究,說是在高山種植一公頃的高麗菜,平均一年沖刷流失田土約15到16公噸,是果樹園的三倍、原始林的五倍!那些流失的泥土夾帶著肥料和農藥,堵塞在山下的河道及更下游的水庫。這些都是隱性的負面「外部性效應」,一語蔽之,高山農業多是違法濫墾。

李鴻源先生在網媒節目受訪時,曾說他主張可考慮讓高山的墾農改行,放棄種菜或果樹而改為造林及保育林木,由政府發給工資薪給。

20230810-前內政部長李鴻源10日出席黃暐瀚「下班瀚你聊」節目。(顏麟宇攝)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資料照,顏麟宇攝)

其實這是早已實施的政策:林務局(林業暨自然保育署的前身)提起訴訟,向侵占國有林地

的墾農要求收回土地。有些地區則是以和緩的手段處理,即與墾農簽約要他們造林護林。

但進山一遊,常見不少茶園中夾雜著幾株櫻花樹,還有小木屋。墾農也會多角經營,美其名為「混農林業」,以賞櫻及品茶做號召,搞起了民宿觀光旅遊。櫻花樹屬於林業單位指定的造林樹種嗎?當然不是,墾農不喜常綠的針葉樹種,多半挑選落葉樹種,更扯的是有茶農畫出一個小區密植林木,其他地區仍是茶園菜圃,不均勻混植林木。這完全失去了當初簽約要他們復舊造林的原意。

梨山地區超限利用的林地,雖然林業單位陸續有透過訴訟途徑收回,至今仍是本島最大的水蜜桃產地,種植面積達四、五百公頃,年產量約三千公噸,產值1億多元新台幣而已。若是碰上旱癆天災,產量及營收銳減。所以,在連鎖大型賣場或是超市中,很少見到打出「梨山」標示牌的水蜜桃,即使有也是曇花一現。本土水蜜桃販售地點多在鄉間路邊零星擺攤或是獨立的水果行。常規市場中仍是日本、美國水蜜桃佔大宗。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蘋果。上個世紀六零年代,作家黃春明寫的諷刺小說《蘋果的滋味》,描寫本地一位建築工人被駐台美軍駕車撞傷,住進美軍附設醫院療傷,家人老小來探病,他拿出獲贈的美國蘋果分食,全家反而感覺無比幸福。程兆熊曾寫說他希望在台灣種了蘋果樹,國人就能吃到廉價的蘋果。可是半世紀過去了,充斥市面的蘋果仍然多是紐西蘭、美國、日韓的,本地土產蘋果量少,價格也不低廉。這其實是台灣生產性農業幾乎所有品項的共通短板,我們是一個淺盤性農業體系,想要長期穩定的大規模外銷或加工都「量」有未逮,甚至連內銷也有因天災而困窘的時候。雞蛋不就是最近的例子?

何況,台灣的高山農業還有人民居住福祉的連帶問題:今年八月,卡努颱風來襲,南投縣大雨重創山地部落,搶通道路、移置居民、運補物資,在在都成新聞頭題,南投縣長許淑華為此與行政院陳建仁院長互槓。

風雨災害過了,後續道路復原也是問題:路不通,山區的農產品無法運下山販售,山地青年背負一籮筐高麗菜攀登陡坡的背景正是如此。而中央山脈裡的道路其實都很脆弱,因為地質基本上並非一整塊岩石,而是在鬆碎岩板上堆疊的土石,風雨沖刷或地震搖晃就會崩坍移位。

2007年的柯羅莎颱風導致台中山區石岡往返新社的道路中斷,16年過去後勉強修竣通車,最後168公尺花了六千萬元修復,地方鄉民當成一樁大喜事看待。貫通本島東西部的中部橫貫公路,歷經1999年921大地震、2004年七二水災、2009年莫拉克颱風的接連摧殘,至今仍然未能全線雙向通車,原因就是山區地質鬆軟脆弱,曾經自詡自豪的「人定勝天」踢到了鐵板!交通部長王國材在立院答覆質詢時,說明山區的道路要等待地形地貌穩定才能動工。

台灣高山農業過去承擔安置退役榮民開闢橫貫公路後的生計,半個世紀過去,昔日老兵陸續凋零,朝野都不再提「反攻大陸」,戰士授田證也早已兌換現金,「寓兵於農」的屯田思維也不符現代戰場經營需求。何況,高山農產品的整體產值不高,「外部性」負面效應卻很大,常是朝野的相罵本。再者,高山墾農的生活條件與平地居民有相當大的落差,難道我們忍心讓他們長期淪為二等國民,一再上映颱風前強制遷移的悲情戲碼?可還記得南投縣境內的廬山溫泉區?2008年的颱風,土石流幾乎淹沒全區,聯外道路中斷。此後經過多方探勘評估,縣府終於決定撥款「賠償」當地居民並集體遷村至埔里。然而,多年過去,仍有業者死守廬山的飯店和民宿,甚至變相以「親友來訪」持續營業。今年八月的卡努颱風橫掃,再次上映救援戲碼…。

期待有遠見和果斷行動力的政治家,為山地部落居民、墾農,及本島的自然環境設想長治久安之計。例如:種植水蜜桃是否可轉向適合低海拔而無須低溫的品種?

政治,關鍵就在於執政者的眼界、定見和執行力。

*作者為中興大學農資學院退休教師、文藝作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