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517 不只是反恐同

2015-05-17 05:30

? 人氣

同志遊行(資料照/余志偉攝)

同志遊行(資料照/余志偉攝)

大家普遍印象517是「國際反恐同日」,但實際上它是「國際反恐同、恐雙、恐跨日」,對性/性別少數的歧視,並不是只有針對能見度最高的男同志而已,這篇文章就是介紹目前除了恐同以外,比較明顯存在對性/性別少數的歧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社會的崇陽貶陰-論厭女、恐娘

女性主義標誌。
女性主義標誌。

厭女(Misogyny)是針對女性的歧視;恐陰性(Femmephobia),簡稱恐娘,是針對陰性特質與具有此特質的人事物的歧視。

我們普遍活在一個父權(Patriarchy)的社會,以男性/陽性為權力的中心,女性/陰性則被視作附庸,是次一等的,所以女性/陰性的各種特質也遭受貶抑,相反的,男性/陽性特質則被視作是好的、被鼓勵與稱讚的。舉例來說,「像個女孩」與「太娘」就被視作是貶義,以及「娘砲」、「娘娘腔」等羞辱用詞,這就是厭女與恐娘的典型展現。

男同志社群文化中也很常見厭女與恐娘的現象,「異男樣」與「拒C」(C,意指Sissy,對陰性男性的貶稱)就是最常見的模式。

被遺忘的黑色三角形-論恐拉

像徵女同志與女性主義者的黑色三角形。
像徵女同志與女性主義者的黑色三角形。

恐女同(Lesbophobia),簡稱恐拉,是針對女同志(Lesbian)的歧視。

社會普遍認為男同志比女同志更受到歧視,似乎女同志可以公開牽手與接吻;男同志卻不能。但事實上未必是如此,女同志所受到的歧視不只有恐同,還有因其女性身分遭受的歧視-厭女,受到同時因女性與同性戀雙重弱勢身分的交叉歧視。

像是女同志會因組成都是女性,更難在父權社會取得經濟資源。女同志也常遭到來自男性的色情化與凝視,多數女女商業色情片並不是給女同志看的,而是用來取悅男性的。還有一種針對女同志的性暴力,矯正強暴(Corrective rape),某些異性戀男性會用「改正對方的性取向」為由對女同志施以性暴力(相反地不太會有異性戀女性對男同志施以性暴力),而這種行為與性慾未必有關,不符合異性戀男性慾望想像的「T」也常常是受害者,因為她們被認為在「學男人」,崇尚陽剛,但卻又被認為女人終究是女人,學得不像,也永遠不可能超越男人,卻威脅到所謂的「男性特權」,因此施以性暴力。

世界上最著名的恐拉的事件-納粹集中營,而繼彩虹旗之後第二廣為人知代表同志的符號-「粉紅三角形」,它是納粹迫害男同志的符號;女同志則是被標註「黑色三角形」,但這卻鮮為人知。

雙重暗櫃-論恐雙、恐泛

雙性戀旗幟。
雙性戀旗幟。

恐雙(Biphobia),是針對雙性戀(Bisexual)的歧視;恐泛(Pansexualphobia),是針對泛性戀(Pansexual)的歧視。

恐雙與恐泛有時和恐同症有關,有時無關。畢竟有些刻板印象就是針對雙性戀與泛性戀,諸如:花心、濫交、性向混淆,在某些人眼裡雙性戀與泛戲戀會喜歡上任何人、見一個愛一個,或是會跟任何人上床,更容易出軌等等的。雙性戀與泛性戀的聲音也在只有異同兩種選項的「單性戀霸權」下隱形。

就連同性戀社群都有對於雙性戀的刻板印象。某些同性戀者會認為雙性戀與泛性戀是恐同的同性戀者,是不敢承認自己是同性戀的一種偽裝。若雙性戀者或泛性戀者跟異性交往,有時甚至會被認為是背叛了同性戀社群(特別是女同志社群)。或者有些女同志女性主義者認為雙性戀女性與泛性戀女性是順應父權支配的女同志。所以雙性戀與泛性戀者常遇到「雙重暗櫃」的問題,可能在異性戀為主的社群要出櫃一次,又要在同志社群中再出櫃一次。

認為世界上只有「單性戀」而沒有真正的雙性戀與泛性戀,也是一種恐雙與恐泛的刻板印象。

泛性戀旗幟。
泛性戀旗幟。

性別的流動-論恐跨、厭跨女

跨性別旗幟。
跨性別旗幟。

恐跨(Transphobia),是針對跨性別(Transgender)的歧視;厭跨女(Trans-misogyny),是針對男跨女-跨性別女性(Trans women)的歧視。

恐跨常被與恐同混淆,但兩者並不相同,跨性別者並非「非異性戀者」,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與性傾向是不一樣的,許多跨性別者是異性戀者(性別認同與喜歡的性別不同)。在「順性別霸權」(Cissexism)的社會中,恐跨通常是因其性別認同與原生生理性別不一致,以及社會性別的轉換而被歧視,作用在各樣跨性別群體跨性別男性(原生生理女轉為男性)、跨性別女性(原生生理男轉為女性)。跨性別男性被視作假男人;跨性別女性被視作假女人,且因社會的生理性別做為性別判定的思維,以及法定性別因素,在使用特定性別專用空間、就學、就業、就醫都會遇到困難。甚至是女性主義、LGBT等本應追求性別友善、平等的圈子中,都有恐跨的現象。女性主義圈有所謂的「排跨女性主義者」(TEF,Trans exclusion feminists)存在,只以順性別女性的權利為考量,跨性別女性則被忽視或排除。在同性戀社群中,跨性別女同志(原生生理男心理女,喜歡女性),也會被誤以為是偽裝成女同志的異性戀男性,而被歧視、堤防,甚至排除;而跨性別男同志(原生生理女心理男,喜歡男性),在男同志文化中「嗜屌如命」的意識形態下,遭受男同志社群的排擠。

「厭跨女」,是一個更少人知道的名詞。因為在父權的社會中,男/女是一種階級,男尊女卑、男支配女,所以跨性別女性因為從較高階層的男性轉為較低階層的女性,是社會中自甘墮落的行為,因此比跨性別男性遭受社會更嚴重的歧視與壓迫(跨性別男性較容易有積極進取的正面形象),像是男扮女裝被視作笑話、跨性別女性常被作為一種特殊口味的色情玩物、跨性別女性高比例遭受性騷擾與性暴力等等。這不單單只有恐跨,還有厭女,故稱「厭跨女」。甚至還有再加上恐同因子的「恐跨拉」(Trans-lesbophobia),針對跨性別女同志(原生生理男心理女,喜歡女性),典型的像是認為其既然原生生理男性又喜歡女性,為何還要轉換性別為女性,是假的女同志,同時具有「男性霸權」、「異性戀霸權」、「順性別霸權」三種迷思。

性別不只二元對立-論恐酷

性別酷兒旗幟
性別酷兒旗幟。

恐酷(Queerphobia),是針對性別酷兒(Gender queer)的歧視。

性別酷兒因為其性別認同與性別身分不屬於傳統的二元性別-男/女的任何一種,違反傳統社會秩序的「性別二元制」(Gender binary)。在現今社會架構下,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困擾。性別專屬空間的使用,諸如:廁所、更衣室;法定性別的二元化(男/女);以及男以找到其所屬的社會位置。

社會常見的恐酷的現象,像是認為其不夠像男人或女人,或是因為其不斷地性別流動而投以異樣眼光(只流動一次性別的跨性別者相對上會被社會多接納一些),以及法定性別只有男/女兩種、變更法定性別需要過於繁瑣的過程,制度上的恐酷等等。

天生身體不是二分的-論恐陰陽人

恐陰陽人(Intersexphobia),是針對陰陽人(Intersex)的歧視。

 

陰陽人旗幟。
陰陽人旗幟。

陰陽人,因其生理性別不是男或女,在性別二元的框架下會被要求必須「選邊站」,且法定性別的二元制也使陰陽兒必須交由他人判定是男是女,甚至遭受所謂的「強制手術」。或者有些陰陽人朋友第一性徵與多數人一樣,直到青春期,其第二性徵卻發展的與傳統刻板印象的不同,諸如:出生時被判定為男性,青春期長出胸部;出生時被判定為女性,青春期長出喉結與鬍子,這樣也會遭受相當大的異樣眼光,其本身更容易因社會眼光感到恐慌與焦躁不安。

情慾未必帶有性-論恐無

無性戀旗幟。
無性戀旗幟。

恐無(Asexualphobia),是針對無性戀(Asexual)的歧視。

無性戀的概念有別於異性戀/雙(泛)性戀/同性戀的這個光譜,它是指說情欲當中是否帶有性慾,若有則是有性戀;若無則是無性戀,所以一個無性戀者也有可能同時是異性戀/雙(泛)性戀/同性戀。所以恐無也常與恐雙(泛)交織,一個人可能對一種性別是有性有愛;對另一種性別是有愛無性,就會被當成「假的雙(泛)性戀」。

在「有性戀霸權」的思維下,情慾關係必須帶有性,我們的婚姻家庭制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無性戀與體制運作模式的不同,常會產生摩擦,甚至是伴侶關係中其中一方是無性戀;另一方是有性戀,還有可能近一步產生「親密強暴」與「婚姻強暴」這些狀況的發生。

或是在主流性解放運動的脈絡中,某些性解放運動者會認為無性戀者是「不解放的」、「不進步的」、「性保守的」,這也是對無性戀的誤解與偏見。

我的身體,我做主-論忌性、處子羞辱

忌性(Sex-negative),是社會基於性道德對性的規範與壓抑;處子羞辱(Virgin shaming),是針對無(少)性的人(包含各種性別)的歧視與羞辱。

為何LGBTQIA權益會牽涉到「性」呢?其實無論是男性霸權、異性戀霸權、單性戀霸權、順性別霸權、性別二元制還是有性戀霸權,都是同一套父權的性/性別秩序的思維,性/性別少數常被貼上性汙名的標籤,運動若只顧著與性汙名切割,卻不去質疑這些性汙名本身是否有問題,並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弱弱相殘,變相打壓了更弱勢,成就了性別歧視與父權的運轉。

因為忌性的思維,社會對性常常閉口不談,我們從小就沒有受到良好的性教育,更不懂尊重不一樣的情慾型態,甚至會以「性道德」去審判他人的情慾型態,諸如:性開放、BDSM、從事性工作、扮裝、戀物等等,這些被視作「不道德」的。特別是人們眼中「不道德」的女性,由於社會厭女情結,會遭受到比男性更多的歧視,也就是所謂的-「蕩婦羞辱」,更容易遭受性/性別暴力的問題。

談到「忌性」,也要釐清「恐性」與它的差異,恐性未必是基於性道德,諸如:曾有遭受性騷擾與性暴力的經驗、某些女性認為異性性行為是不平等的種種原因,都有可成為恐性的原因,但它只是個人狀態的差異,不像忌性一樣是種結構暴力,並沒有迫害到別人。

至於「處子羞辱」,則是另一層的暴力,父權不希望我們太性開放,也不會希望我們無性,父權所希望的是「性控制」(如:婚姻制度、單偶關係)而非「無性」,這跟恐無有些接近。例如作用在男性身上,處男或當下沒有性對象的男性會被視作失敗者,社會常以「魯蛇」戲稱之;若作用在女性身上,則會伴隨厭女情結,產生-「良婦羞辱」。父權異性戀關係中,女性被賦予必須取悅男性的職責,太性開放還是太性保守都是父權不要的,父權男異性戀性最希望自己的女伴能夠「在外像個良婦,在床上像個蕩婦。」,而不是真的做個「他們眼中」(會引號起來,是因為這是一種父權偏見,而非那個人真的性保守)完全的「良家婦女」,無性戀女性、性暴力受害女性常成為父權主義者良婦羞辱的對象。

*作者為性別運動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